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0年高教动态第3期
发稿作者:2020-09-05   ‖  发布时间:2020-09-05  ‖  查看215次  ‖  

高 教 动 态

 第3

(总第49)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年九月五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综合改革】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综合改革路径

【本科教育】  面向 2035 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

【专业建设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


编者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应顺应新时代新形势,面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聚焦高校综合改革的困境,需抓准改革的方向,贯彻“九个坚持”,探寻出一条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改革之路。解决加快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理念价值不够成熟、支撑要素推进艰难、评价标准整体缺位等问题,就必须推动实现应用型本科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崛起,充分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内涵与特征,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驱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才能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 整体战略目标。本期主要围绕高校综合改革、应用型本科教育、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共同探讨谋划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 综合改革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综合改革路径

中山大学 黄 毅 林鸿章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应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直面新挑战、抓住新机遇,探寻出一条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改革;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打破历史陈规、突破时代瓶颈,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与世界接轨的道路,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我国在新时代发出的教育强音。“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前进的号角,吹响了高校综合改革的新征程。高校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直面新挑战、抓住新机遇,探寻一条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改革之路。

1. 高校综合改革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到那时,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也应当符合国家在国际的地位和水平,中国教育应当稳稳立足于世界教育的中心,成为世界教育舞台的主角,这既是愿景,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 我国高等教育追赶世界水平的步伐明显加速,“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初显成效,一些大学初步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为进一步提速,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5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2017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暂行)》。同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双一流”高校与学科名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自此,全国高校拉开了“双一流”建设的大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批高校的“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形成一些高校综合改革热潮。

2. 新时代下高校综合改革的困境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高校综合改革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各高校要下大力气解决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

 需抓准改革的内涵。许多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中,存在“用发展代替改革”的情况。高校综合改革的痛点和难点,是高校管理结构和机制的改革,这是高校综合改革的“地基”,如果“地基”不革新,再豪华的装修,也只是装饰。因此,不能混淆“发展”和“改革”的关系,不能以“发展”代替“改革”。

 需抓准改革的目标。高校综合改革已成为全国的新浪潮,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积淀不同、办学理念不同、学科特色不同,其改革的方法论也不尽一致。高校综合改革,要明确改革的意义和目标,要时刻厘清“为什么要改革”,只有明确想成为什么样的大学,才能更明确如何实践。目标明确,哪怕改革之路大风大雨,也能及时调整方向,继续航行。

 需抓准改革的主次。高校综合改革,是通过改革实现高校的前进目标,让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符合现阶段高校的事业发展要求。与前进节奏不合拍、不符合现阶段要求的内容,应当果断进行调整。

 需抓准改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九个坚持”,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现阶段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的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是首位的。 高校要坚定“四个自信”,以我为主。 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征程中, 我国高校始终是开放的,鼓励中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倡导世界大学相互合作。这是观念的转变,更是自信的体现。此外,每所高校所面临的实情不同,改革目标和措施也必然不同,在各类对比和舆论中,应当满怀信心大步往前走。

3. 新时代下高校综合改革的路径

 高校综合改革已扬帆起航,要走出困境,尽早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愿景,需要高校管理层保持清晰头脑,果断果敢,也需要全校师生凝心聚力,万众一心,在改革方向、目标、内容、步骤上仔细斟酌、权衡。

 改革方向应坚持“三个一致”。一是要与国家改革步伐一致。高校综合改革应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严格按照“双一流”建设的整体部署和总体要求,推进高校综合改革。二是要与国家上位法一致。高校的综合改革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与国家上位法要求一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使综合改革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三是要与高校现阶段发展需要一致。高校的综合改革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立足高校的实际情况,把握高校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合自己的综合改革措施,稳妥推进,唯有适合自己的“鞋子”才能走得更稳。

 改革目标应实现“三个大幅提升”。一是要大幅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科研回归科研,让管理回归管理,让服务回归服务。高校综合改革,重点健全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内部治理能力,厘清管理职能与服务业务,提高高校整体管理与服务水平,确保高校各项事业行稳致远。二是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发人才的内驱力,高校的薪酬分配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和绩效水平。三是要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有的改革都应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改革内容应完成“三项调整”。一是要调整管理架构,使其成为“火车头”。高校综合改革要深入调整内部管理架构,推动各职能部门重组职能、强化协作、优化布局,调整内部机构设置。重点是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让高校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让管理运作更加顺畅,成为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二是要调整岗位职能,使其成为“动车组”。要进一步梳理、明确管理工作岗位的设置和管理工作职责,以“因事设岗”为原则,以岗位绩效为导向,同时建立岗位调整动态机制。三是要调整办学责任主体,让其成为合力。高校综合改革要理顺学校和学院的权责关系,明确学院的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的管理主体责任。以推进放管服为原则,给予二级学院更多的资源配置主导权,增大学院的办学权力,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通过将工作目标分解到院系、资源配置支撑到院系,实现差异管理,视情况下放办学自主权;通过管理责任落实到职能部门、管理重心的下沉,实现放管服的有效管理。 最终实现学院办学、学院办校的目标。

 改革步骤应符合“三个原则”。一是分类原则。高校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 每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应分类考核,分类评价,分类发展。结合校区、学科、部门类别等因素建立分类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改革流程图、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让各个方面都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二是分层原则。高校综合改革要完善组织结构、厘清管理层级、明确相应权责,确保各个层级的管理干部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在分层的过程中,要确保每项改革任务都有负责人,有明确的职责,减少工作交叉带与盲区。三是分阶段原则。要合理对改革任务进行分阶段,分清主次任务。优先推进主要任务,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按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规则、给予相应的支持,并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分阶段调整。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中国高等教育,20185.

[2] 陈宝生.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成就与现实使命[N]. 人民日报, 2019-9-10.

[3] 杜玉波. 在新时代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N]. 人民日报,2017-11-19.

 资料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1


【本科教育

面向 2035 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

 魏中林

 作者简介:魏中林,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摘 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2035 整体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在充分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理念价值不够成熟、支撑要素推进艰难、评价标准整体缺位的四大问题,应当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总目标,在政府层面上建立两级建设和评价标准框架;学校层面上推动七项具体主要任务,推动实现应用型本科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中部崛起”。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主题,大力推进三大任务:“双一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应用型转型建设。三者当中,两端的“双一流”、职业教育如火如荼,政策、激励递进展开深化,上下合力形成踊跃争进之势。处于中间的应用型转型或称高水平应用大学建设也有发文、也有提倡,但情况却不温不火,被称为“中部塌陷”。现有约1250所左右本科院校,其中至少有800所左右院校正处于这个状况,不可忽视。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整体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陈宝生部长在2018621日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应用型也要加强一流本科建设”,应用型高校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发展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以宏观视野和长远眼光厘清内涵、明确定位、解析问题,形成富有前瞻性、创新性、可行性的路径和举措办法。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政策导向和基本内涵

 从国内政策看,进入新时代,为有效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质量需求的变化,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国家层面先后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014)、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教育部关于 “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2017)、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2018)、《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 等一系列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文件。其中 2015 年三部委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正式对高校转型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拉开正式转型大幕;2017 年 《教育部关于 “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应用型本科是高校设置三大类型之一。其余各文件为间接或捎带提到。与此同时,各省也陆续出台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落实意见,确定了大约一百多所转型试点院校,以产教融合项目为依托投入一个亿支持建设。

 从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有这么几点认识:其一,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认识,到形成国家高等教育基本政策的过程;其二,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结构三大类型之一的明确定位,也就是说,它不再是以往那种泛泛提倡,就像做饭做菜,随意多加些盐还是多加些酱油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基本结构的一个法定类型,带有必须推行落实的明确导向; 其三,五年来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各省纷纷试点、以及众多院校积极响应,声势已成,但成效尚待彰显;其四,应用型高校在国家层面到目前只是形成了粗略的顶层设计,包括类型定位、基本要素、主要任务以及相关政策体系,但这离一个完善的高校类型体系的距离还很远,更不要说这一类型体系中包含着更多差异巨大的众多类型,其中大量的空白、空间需要探索弥补。

 从实践探索和国际经验看,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三方面典型特征。一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生于地方、长于地方,必须合理定位,树立与区域经济社会休戚与共的发展观,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改革和发展重点,累积办学特色,厚植办学优势,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服务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学科专业、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等方面必须突出应用性,注重构建学科与应用并重的课程教材体系,注重采取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培育应用型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注重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注重“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融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区域性与行业性特点要求其自身在融合发展上更为积极主动,在联合学术研究、工程技术革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体现产教高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解读政策文件,结合国际趋势,可以说,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包含九大基本要素:适应、融入、引领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主要任务;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是组织依托;形成科学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要求;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是基本内容;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是必由之路;搭建高素质人才实验、实训、实习基地是必然之举; 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发展基础;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重要使命;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是根本保障。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若干问题

 从现实看,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建设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认清和破解,可用四句话概括: 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理念价值远未成熟、支撑要素推进艰难、评价标准整体缺位。

() 顶层设计尚不完善,主要是说宏观政策设计存在矛盾或模糊。一是多种文件将应用型本科放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来表述,如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9 年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这种做法逻辑上认为应用型本科属于职业教育类型,但是又从不明确说明。二是概念模糊。如2014 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再如,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这些文件多次同时出现“应用型本科”和“本科职业教育”两个概念,这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也未见说明。三是落实不力。如 2015年三部委 《指导意见》中提出“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现在过了近五年,这两个标准尚踪影不见。其它有头无尾的就更多了。

() 理念价值远未成熟,主要说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与文化认识偏差。高职升本的惯性作用和高水平本科模式的路径依赖,仍然主导着多数院校应用型建设。再宕开一步说到文化根源,是重“理”轻“术”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以道为根本,崇尚义理,向来视义理为本源、为高尚;以术、技为末、为低下、甚或称为奇技淫巧。看看千年以来的科举考试,考什么呢? 经义策论,代圣贤立言,阐释经义为主,最多加上诗赋。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中国科技史那么多发明创造及相关原理内容,有半点进入过科举考试的吗? 丝毫没有! 那是末技呀。所以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文化从士大夫到寻常百姓,整体上缺乏一种应用性价值观和社会文化观。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得不到深切重视的文化根源。其实,从价值理想来讲,各院校实际上总是潜在地希望回到学科型高水平体系中。

() 支撑要素推进艰难,主要指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高水平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情况是学校能力弱,企业动力弱。虽然一些本科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多属于松散式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间寻求的价值各有不同,院校与行业企业缺乏有效协调和融通机制,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机制远未牢固建立起来。师资队伍建设难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一方面,存量教师到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学习以增强应用能力的要求长期推而难动;另一方面,增量教师绝大多数为学术型应届硕士、博士,基本未受过应用能力训练,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够熟悉,实践操作能力较弱。

() 评价标准整体缺位,指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标准尚未有效建立。评价标准具有“指南针” “度量衡”功能。当前,我国在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建设方面已形成相对成熟、较完备且颇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发展时间短,尚未形成独具特色且具适应性的建设和培养评价标准体系。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研究,并且也试图构建标准体系,如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从2017年开始每年发布《应用大学排行榜》,将评价标准分为综合指数、应用指数、学术指数、声誉指数四部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作了个《广东省应用型本科学校建设标准》,分成引领型和提升型两类,具体指标设为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服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七项;安徽省2018年出台《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试行)》,规定了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内部治理、办学特色;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提出个指标体系,分为办学定位、办学影响力、办学能力、办学成效和组织变革五部分等,但现在无论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还是审核评估,都是原先形成的学科型标准体系,只是在其中加了些应用型元素,这显然难以适应实践要求。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路径探索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既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也需要在各个层面上重点推进。在此提出些个人意见。具体说,就是整体层面上坚持一个总体目标;政府层面上建立两级标准框架;学校层面上推动七项具体任务。

() 坚持一个总体目标: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中国特色: 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从世界经验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都要从本国本地区历史传统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壤中汲取丰富营养,具有深刻传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世界一流: 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要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广的国际视野、更远的发展眼光,系统谋划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但是,从现实来看,应用型大学在我国从理论概念到实践探索都尚属发端阶段,有必要学习借鉴国际上尤其是德国、美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和路径方法,在学习借鉴基础上总结发展普遍规律,进行本土化创新再造,力争通过十几年努力,到 2035 年进入世界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第一方阵。

() 政府层面上建立两级标准框架

1.在现有基础上,作为国家对应用型本科教育顶层设计的核心,尽快研究制定专门适用引领应用型本科教育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转变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既具有一般高校属性,又具有自身特征,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这种教育类型的办学标准、培养标准、服务标准、质量标准,形成标准体系。作为标准体系,应该尽量简单优化,以保证可操作性,这就要求选取的指标应能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键点和核心要素。

2.在国家制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各省制定引领自身发展的应用型高校评价标准体系。区域性、服务性、融合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同一区域产业分工有所侧重,人才和应用技术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整体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属于地方性高校,办学主要依赖地方资源,办学成效根本上取决于同所在地方社会经济产业的融合程度。这就要求各省通过具体的评价标准,全面承担起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主体责任。

3.国家层面的建设标准与省级层面的评价标准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标准框架。国家层面重点管按应用型标准设置院校,管基本、管合格;地方政府层面主要管按照经济产业所需要的内涵建设,管引导、管提高、管特色。

() 在学校层面上推动七项具体任务

1.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轴心的基本路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后面还有句话,叫做深度融合或深度合作。怎么才算深度融合? 我理解,就是产教一体化,这才是产教融合的本质。应用型转型不是对专业设置的简单调整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产教融合也不是传统的校企合作,不是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简单结合,而是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双向整合,也就是让高校进入产业成为产业主体的一部分,让产业中的行业企业进入高校成为办学主体的一部分,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所有权,主要是指管理权。只有产教融合到位了,才能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将产教融合作为轴心、作为基本路径,就是指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各项努力都要从这个原点出发,以此为结穴,始终坚持这个基本路径不跑偏。

2.以产业学院、行业学院为试点的机制改革。那么,怎么来实现我们所要求的深度融合呢? 从国外经验来看,产教融合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 “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但怎样拿来改造呢? 显然现在这一套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动。所以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体制机制改革又谈何容易! 把长期形成的这一切推倒重来? 显然不可能。怎么办? 就目前实践来看,有两项机制改革措施较突出: 一个是产业学院,一个是行业学院。产业学院、行业学院,称名不同,实际上大同小异,本质一致。产业学院由上而下推动,全国试点蜂起,较为普遍,广东省更为突出,以佛山科技学院为代表;行业学院源自常熟理工学院,阶段性成效可观。

 思路和做法上,两者都是在现有学科专业组织形式、即所谓校内二级学院基础上进行改造,平行组建产业或行业学院,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形成以产教融合为主导的新的运行机制。基本路径是同行业、企业联合形成一体化机制,实现双主体共建共管。

3.以底层设计、底层实施为出发的重心下移。我们向来讲顶层设计,从治国理政到办学兴校,这成为定制。确实,没有顶层设计,遇事无所适从。前面指出过应用型本科顶层设计尚不完善,也是说顶层设计的重要。顶层设计有不同层面,显然,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首先要做好并且不断改进完善顶层设计。我要说的是,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转换一下运作思路。顶层设计之所以问题较多不完善,根子在于底层实践基础薄弱。人才培养,立足点在专业,基本单元是专业。全国有五六百个本科专业,五花八门。我们应在现有顶层设计基础上,坚持重心下移,坚持从专业做起,把顶层设计和实施操作一体进行,不断完善,并将其数据化、结构化、动态过程化,形成以专业为单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以再造流程、重构课程为内容的模式探索。所谓再造流程、重构课程,指的是重新审视打破传统学科性人才培养的内容、结构和过程,按需要重组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和流程,最终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进而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再宕开一层说,就是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要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制度,以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制度。

5.以转移创新、项目合作为导向的应用研究。不同于传统研究型大学科研职能定位于以知识发现为目的的基础研究,应用型大学的研究职能定位为以知识应用为目的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活动,其研究活动主要聚焦于生产生活实践的具体需求,更多侧重在技术转移、开发和推广,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转移、开发和提升,其本质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研究工作。

6.以“双师双能”、实操平台为前提的重点保障。“双师双能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院校短板中的短板,需要专门规划,形成有效政策体系,长期坚持。实操平台,指的是实验、实训、实习一揽子基础条件建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要有重点有节奏的完善起来。

7.以营造环境、开放合作为推动的应用文化。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成熟的标志,文化不能制造,要逐渐抟凝。作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文化建设理应以应用性文化为重点。这就需要透彻研究应用型文化有哪些基本要素,包含显在层面和精神层面,如何把它从校园软硬件整体以及每个局部细节上体现出来,在精神层面上提炼出来。这既是个诉诸长远、值得用力投入的战略组成,也是高水平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关于论坛已有成熟的经验和设计,需要的是坚持下去,形成品牌,成为抟凝应用文化的重要载体。

 资料来源:高教探索,2019年第 11

【专业建设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

 林建胡,陈志勇,李文芳

 摘要: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及20186月份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主动新作为,以特色化和内涵式为双引擎,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驱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并提出了建设一流专业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特色化;内涵式;转型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彰显了党中央对“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2018年,黄建军教授阐述了以内涵式发展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要主动迎接新时代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挑战,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遵循“新时代高教40 条”,积极响应“双万计划”专业建设战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地方高校应立足自身历史传统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专业布局顶层设计,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培育特色专业,强化优势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以专业认证为建设载体,实施“特色化与内涵式”双引擎驱动,努力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培育出更多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一流专业建设是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提升内涵质量、攻坚创新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地方本科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承担培养新时代新形势下适应地方产业需求人才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在应用转型发展阶段,地方高校面临着如何推动从“新建本科”向“应用转型”发展的挑战。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地方高校更应该主动作为,挖掘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增强转型的紧迫感和加大转型的力度。坚持统筹协调,抓住重点,针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有效突破。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专业,专业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办好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把建设一流专业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抓手。建立完善专业区域布局优化机制,按照严格的专业划分要求,做好专业的自主分类和规划战略。及时有效捕捉或研判地方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主动布局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改进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战略对接,加快地方高校向应用转型发展。

 为突破自身办学资源不足的瓶颈,实施教育部强调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实现之路,地方高校要拓宽办学路径,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与地方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设专业,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协同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通过加强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与大型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毕业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有效联动,实现学科建设与企业发展重大战略同向同行、无缝对接。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增值”教育质量观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吴岩认为,“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本科教育是高校实施“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重要内涵,新时代新形势高等院校教育评估与质量评价经历了由关注投入的传统质量观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质量观的转变。本科教育应该树立以价值增值为质量评价标准的新质量观,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作为了检验一流专业建设的根本标准。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实现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专业建设也要以学生学习成效增值为质量评价标准,要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吴岩强调,“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应该停办了”。课程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真正对学生发挥作用的是高校课程体系。地方本科高校要把课程建设好,重新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提升学业挑战度,彻底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性的“金课”。

 “双一流”高校建设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要转变、遵循“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 要结合办学特色以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人才需求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要严格按照质量提升和专业认证要求,布局学校专业规划战略,做好自主分类和结构调整,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实现应用转型发展。

2.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挖掘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是指地方高校集中力量在人才产出目标、师资队伍优势、硬性教学资源等方面聚焦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地方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但是新建本科院校限于专业基础和师资队伍的局限性,往往在专业建设中东施效颦,导致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战略脱节和人才培养产出过剩。在人才培养同质化的情况下,地方高校想在办学水平、专业品质有所提升,需要办出地方特色。因此一流专业建设应该首先考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凝练 “小而精”“小而特”的特点,凸显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结构布局。随着新经济与新科技不断发展,催生出很多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新兴行业,地方高校应该积极作为,主动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只有把握人才需求新趋势、结合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及时调整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战略领域或方向的学科专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才能找到一流专业特色化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

 大学灵魂在于大学文化,挖掘专业特色还应该聚焦地方本土文化。作为本科教育“立德树人”的共性要求,高校应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地方高校在依法治校的同时,还要将本土文化传承创新融入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努力构建境界高雅、底蕴深厚、和谐向上、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在此基础上,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实现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相统一,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建设一种高质量、有文化、创新型人才的一流专业。

 随着产业转型发展和激烈的人才竞争需求,企业对当前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流专业,学校必须主动推进、积极作为,这就需要高校之间、校企之间进行充分的资源共享,走互补型道路,开展校际、校企、校所联合培养。一方面,有效吸纳教育教学资源,聘请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高级顾问,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为优秀课程体系开发与培养方案编制注入新能量;另一方面,拓宽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路径,共同参与专业设置、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人才培养需求与产出导向、行业企业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校企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联合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提升一流专业建设品质。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高校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 ,在专业建设的道路上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从世界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努力创建接轨国际一流的特色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建设新高地。

3.制定内涵提升计划,打造一流专业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不仅要结合办学特色,凝练专业特色,还应实施专业内涵式发展,强化专业优势,着重从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师资队伍力量、教学质量评估、实践教学体系、学习过程管理等方面发力,把“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提升专业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以“特色化与内涵式”为双引擎,助推地方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推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发展。

(1) 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专业布局顶层设计,从学校自身办学定位、特色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整体考虑,深化地方本科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自主分类,制定长远的专业规划战略。要面向未来、适应需求,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程、医疗健康、养老护理等新兴产业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及时撤销一些人才供给“产能过剩”、与产业发展脱节、“对不起良心”的专业。

(2)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实施本科教育的主体,是建设一流专业的关键。地方本科高校囿于办学历史较短、硬性资源匮乏、人事机制不足等,导致对人才的吸引度不大、师资队伍力量薄弱,造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产出往往也不尽人意。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必不可少的指标。因此,要着眼未来发展,面向产业需求,完善兼职聘用、柔性引进等机制,吸引一流人才加入,助力地方本科高校建立符合人才市场新要求的专业发展目标。

(3) 加强专业教学质量评估

 当前,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战略,专业认证能在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上发挥积极作用,促使高校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综合评价为载体,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推动专业认证与评估工作,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此外,陈恩伦等强调“双一流”高校建设应该接受第三方评价,主要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监测评估。基于此,科学发挥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调研、校友追踪访问等第三方评价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订和专业认证等方面的作用,对引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至关重要。

(4) 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强调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了满足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需求,地方高校积极 “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整合校内外一切育人资源,加强教师与工程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资源互补,着力打造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加强大型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同质性”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注重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主动与被动的协同,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意识能力,提高实践教学与学习效率的专业含量。

(5)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因此,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该从核心部分——课程建设抓起。第一,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全面加强课程整合力度,促进课程设置结构化、体系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第二,在教学方法改革上,要采用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要我学”逐步转向“我要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在学生考核上,要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第四,在毕业出口关上,要效仿欧洲“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坚决取消“清考”制度,确保人才产出质量,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

 三、结语

 在新时代使命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响应我国实施“双万计划”专业建设战略,有担当有作为,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树立新的“增值”教育质量观;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凝练特色,强化优势,及时调整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培育地方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以特色化和内涵式为双引擎,探索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路径,为地方本科高校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和推动应用转型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祥忠,谭笑.“一流专业”群: 争创“双一流”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8(9):4345

 [2]黄建军.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N].光明日报,20181030(13)

 [3]吴玉程.本科教育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8(20):68

 资料来源:莆田学院学报,第26 卷 第3期, 20196


 本期编辑  高强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