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1年高教动态第3期
发稿作者:2021-05-25   ‖  发布时间:2021-05-25  ‖  查看315次  ‖  

高 教 动 态

 第3

(总第55)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中国共产党与高等教育

【发展脉络】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的发展脉络、历史经验与未来走向

【成就展望】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百年历史基本经验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期围绕中国共产党与高等教育,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创办与领导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探索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实现了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展望未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利用好国内国外资源,实现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以改革创新继续引领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建设思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的发展脉络、历史经验与未来走向

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王名扬,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摘要经过了艰苦开创、曲折探索、辉煌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针对党创办与领导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从不同历史时期时代背景、指导方针、高等学校办学实践等维度的回顾和梳理,在研究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经验与特点基础上,总结出基本经验;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来,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创立与发展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脉搏、与人民共相依。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地位在高等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得以确立,形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阶级教育到革命教育、到国民教育、再到现代教育,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实现了关键性历史变革,极大地丰富了政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革命时期的艰苦卓绝到建国时期的百废待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轰轰烈烈、改革开放时期的鼎新革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民族复兴,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的使命重任决定了其领导高等教育方向的客观需要。今天,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高等教育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二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高等教育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教会学校、私立学校不断衰败消亡,党领导的高等学校持续焕发生机活力。一百年来,党领导高等教育创立与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建党初期自主设立高等学校的初步创办阶段(1921—1937年)

1.于混乱中发轫:建党初期创办的高等学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内工农运动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潮流高涨。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自主创办高等教育具有启蒙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方针,指导高等教育创办实际的、具体的理论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活动的迫切需要。“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发现真理、造就人才”是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方针。

  湖南自修大学于19218月在长沙创办,是第一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大学。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将学习、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为党培养了一批工农运动领导骨干。上海大学于192210月改组,是第一所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旨在培养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和建设新文艺的革命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既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传授,又非常注重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育。

2.于探索中拓展:苏维埃根据地创办的高等学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党在这一时期实施苏维埃教育,确立了“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劳苦民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创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红色通讯学校、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等高等教育机构。

  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于19333月在江西瑞金创办,是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将其改称为中央党校,旨在培养革命政治工作干部。红军大学于1936年由工农红军学校更名而来,是培养训练红军高、中级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确立了“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艰苦紧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校训。苏维埃大学于19339月在瑞金建立,次年与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合并,旨在为苏维埃建设培养各方面的高级干部。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干部学校标志着党探索新型高等教育实践的滥觞。

  (二)革命战争时期高等教育“延安模式”的积极扩张阶段(1937—1949年)

1.于危难中转型:抗日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新型高等教育。1937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制定了“实行抗战的教育方针,提倡国防教育,实行文化教育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力发展工农群众的教育”。为培养更多的抗日干部和各种建设人才,党在陕甘宁边区、华北抗日前线陆续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30余所新型高等学校,每所高校各有定位,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各扬其长。

  抗战时期党创办的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十分重要。首先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运用于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开启了独立自主探索发展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其次是延安的高等学校逐步向正规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延安模式”显现。最后是培养造就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干部队伍志存高远、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廉洁奉公,为夺取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于内战中重建:解放区创办的新民主主义高等教育。1940年初,毛泽东同志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从抗战胜利后到解放战争爆发前,晋察冀解放区积极开展学校教育正规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和制度得以实施和发展,初步实现了“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向“教育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建设服务”的转变。解放战争爆发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得以坚持,强调教育为解放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解放战争后期,党确立了“教育需要向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正规化’方向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华北解放区的高等学校进行了整合、重组,高等教育向革命化、专业化方向又迈出一步。全国解放之际,为全面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实行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成为必需。这一时期,北方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东北军政大学等14所专业学院的组建,拉开了党建立统一高等教育制度的序幕。

  研究发现,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解放区高等教育始终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着重于战后的恢复与重建。抗战胜利后,党积极实践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进行城市稳定、正规化办学的尝试;解放区战争时期,党坚持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新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高级知识分子为目的”,将解放区原有的许多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进行正规化改造,东北解放区高等教育建设是解放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出代表。这些历史进程都为新中国创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改造阶段(1949—1978年)

1.于接管后整顿:建国初期以“苏联模式”改造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快速整顿国家教育的旧象乱局、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在弘扬解放区高等干部教育的同时,党接收改造国统区高等教育机构,通过改造、调整、整合、组建,形成了全国范围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教育制度方面,对旧大学的改造成为我国学习“苏联模式”高等教育的开端。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由公立、私立、教会大学三种类型构成。共有公立高等学校124所(包括国民政府国立、省立、市立学校)占总数的60.5%;私立高等学校61所,占29.8%;教会高等学校21所,占9.7%。针对当时高等学校类型多样、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党开始推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通过改造和裁撤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全部收归国有,实现对旧高等学校的改造。1952年秋,以苏联模式为模板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此外,党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对高校原有政治课程进行改造:一方面“破旧”,取消三民主义、训育原理、军事训练等课程;另一方面“立新”,全面学习苏联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953年,党基本肃清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此外,教学上还着重发展科学与技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着力适应工业、国防需要。

2.于改造中调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院系调整中的高等教育。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党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为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展开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这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经历了4个阶段,即1949年底至1950年底以京津沪为主的小范围调整阶段、1951年底至1952年底的全国院系大调整阶段、19535月至1953年底以中南区为重点的继续调整阶段、1955年至1957年带有战略转移性质的高校布局补充调整阶段。这一时期的院系调整力度大、影响广、动作快,对当时整合力量支持社会主义建设是有益的,但也让部分高校后来长时期一蹶不振。这一时期,为提高地方办大学的积极性,高等教育管理权由中央下放至地方。19584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指出“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仍由中央教育部或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外,其他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都可以下放,归各省、市、自治区领导。”19589月起,高等教育经历3年“大跃进”,盲目扩张造成了高等教育布局失衡、教育质量下滑等问题,高等教育面临再次调整。1961年,教育部多次召开高等教育调整工作会议,对高校的规模和布局进行“瘦身”。首先,大幅度缩减高校数量;其次,定发展规模、定学制、定专业、定人员编制;再次,全国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从627个降至373个。

3.于动乱中停滞:“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高等教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党对高校的领导遭到严重破坏,高等教育发展停滞,人才培养遭受重创。高等教育在院校规模与布局、学科专业设置、领导体制、招生标准、课程教学等方面均受到严重冲击。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从此我国高等教育面貌一新。

  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后,党迅速接收旧大学,并对高校进行全面改造,肃清高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切反动因素,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这一时期,党在高校建立起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高等教育领域的意识形态。高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得大学建设与发展受到伤害。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等教育在模仿和探索中曲折前进,但高等教育总体上还是发展的,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急需的人力资本。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的改革探索阶段(1978—201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这一时期,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1999年,党中央决定进行高校大扩招,全国高等教育得以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改革开放使我国政治、经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体制必然随之进行改革。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单一管理体制,曾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显现,高校缺乏自主办学活力。199211月,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召开,国家教委指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高等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有机统一起来”“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高等教育体制”。1993年党中央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20世纪90年代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南。

  世纪之交,党两手抓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质量上同时发力。一方面,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使更多的个体享受到高等教育资源,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规模的需求。“截至2002年秋季,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5%,历史性地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另一方面,重点大学项目积极推进。199511月我国启动了“211工程”,1999年启动了“985工程”,这两项教育领域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高了我国一大批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内涵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做出了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重大战略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调研,发表重要讲话,还先后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籍专家伊莎白颁发共和国友谊勋章,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给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做出明确指示。在2016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9月全国教育大会、20193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阐述了“高等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做到“九个坚持”,并对高等教育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和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刻阐述,号召高等教育发展要同党和国家现实目标、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新时代,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3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在规模扩张同时,强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着眼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高等教育。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党的教育理念发生了从阶级教育、革命教育、国民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制度也经历了独自摸索、延安模式、苏联模式、新型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阶段。全面回顾党领导和创立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深入总结党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规律,有助于新时代更好地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其确立和完善既有对中国共产党精神理念的移植,又有结合时代背景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独创改革。

  党的全面领导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做好高等教育工作最宝贵经验和最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只有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握好我国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

  (二)党的机构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组织保障

  党的领导是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核心是要处理好党、政、学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实现各利益主体的有机协同,形成党委领导、多方参与、学术自治的高等教育的有效治理机制。党的领导融入大学治理结构之中,需要形成系统化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化的运行模式。大学党组织系统在机构设置上分为校级层面和基层组织:校级层面设有党委及其办事机构;基层党组织设在院系、教研室、研究所等机构。同时,大学建立起一套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如通过党代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支部会等形式行使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与监督权。这些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保障了党对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有助于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大学的每个角落,提升治理效能。

  (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治理的现实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直至今日,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共经历了7次调整: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试行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每次领导体制的调整都发挥了相应作用,并且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高等教育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机制也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而逐步确立、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做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2010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三章第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通过党政联席会,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一章第九条规定,“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可见,根据多次修订后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被实践证明的可行的现实选择。

  (四)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高等教育的思想前提。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发挥了启蒙、推动、调整和支撑等作用。建党初期,具有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最先倡导创办高等教育。革命战争时期,党通过创办刊物、邀请社会名人和进步人士到高校讲演、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运动实践相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广泛宣传和高校党组织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是保障党领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证明,高校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有在科学思想指导下,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才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

  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的高等教育,还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都是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民理念、人民立场,都是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党初期,以“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发现真理、造就人才”为教育总方针,我们党开启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制定了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劳动群众相联系的教育总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高等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明确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先后做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强调为人民服务。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扎根人民,才能赢得人民信任,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对外开放,都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有效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努力做到高考机会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党领导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要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支持为学生成人成才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六)理论联系实际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教育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最首要的教育原则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党领导高等教育创立与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虽然在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不同,但共性在于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政治和战争知识教育、军事战略战术教育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建党初期,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院校确立起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办学导向,纠正了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注重实质而注重形式、不注重应用而注重死读的做法,以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弊病,让学生领会马列主义实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成为党培养干部的重要思想路线,这反映出高校教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实际问题。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办好中国的教育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他国经验,苏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并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去引领,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滋养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方案。

  (七)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创办与发展具有鲜明的使命意识,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与时代同发展,为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这是百年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高等学校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相关内容,深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同时,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从更高站位、更宽平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

  建党百年,经过艰苦卓绝岁月和砥砺奋进实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辉煌历史历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折,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后迈入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阶段。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站在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正在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必须把党的最新战略部署转化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有着独特的性质、路径和方向,为中国近代以来始终无法解决的大学本土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开创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对高等教育发展更加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砥砺前行。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全面领导

  以建党百年为契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优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之更加有效和顺畅。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固本之举,善于运用一切场合、载体、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时效性;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不断夯实基层党建,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常抓不懈的政治任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应该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面向未来,立德树人重点必须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三)推进“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质量

  领导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党的重要使命。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办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应当面对中国问题,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应当服务中国发展,在中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全球尖端领域竞争加剧的环境中,办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应当塑造中国特色大学精神,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办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等教育。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等学校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内涵式发展、改革驱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锤炼特色、深化改革、服务需求中加快建设,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不断深化国际实质性合作,主动融入国家软实力建设,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创新服务能力

  面向未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大学更加重要的功能,也将是一所大学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放眼全球,机遇和挑战长期并存;立足国内,创新和发展更加迫切;环顾左右,协同和竞争相互交织;面向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深加广。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面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面临人工智能巨大挑战,必须不断创新,抢占发展先机。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在机制上求得突破,强化教育评价导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科评估,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放手让各类改革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啃下教育评价这块“硬骨头”。要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破除“五唯”,破中有立,破立结合。在党的领导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应当对内聚焦、对外扫描、准确思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确立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建党百年,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走过了光辉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各高等学校都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脚踏实地、再创佳绩。

资料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6



成就展望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郑庆全 杨慷慨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前的探索期、过渡转折的奠基期、改革发展的优化期和实力强化的提升期4个阶段,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百年里,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与质量不断提升,高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之源;科学研究整体水平逐步提升,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高校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策源地;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均衡,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不断增加。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加速推动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权力下放为中心,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增加高校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始终把握教育核心之问,构建“金课”“金师”共存的教育生态;勇担重塑中华文化自信的重担,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关键词:建党百年;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治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也是其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取得成就的一百年。当前我国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回顾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谋划与展望未来,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回顾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一些学者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顾明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之时,总结提炼了党领导新民主主义教育和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确定和新时代的今天及以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给出了有力阐释;朱永新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发展的显著成就,指出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张晓萌、韩喜平等分别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生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陆有铨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中指出,在20世纪百年教育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前后的特殊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正规化、专业化的整顿和改造,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刘振天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在转型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从内涵到外延的价值革命。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旨在为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做铺垫。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金鑫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角度出发梳理并分析了党在育人、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方面的三大优势,得出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这一基本结论;李宏刚等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划分为改造、创建、大众化和普及化4个阶段。笔者认为,根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地位的不同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建党百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新中国建立前的探索期”“过渡转折的奠基期”“改革发展的优化期”与“实力强化的提升期”4个时期。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探索期(19211948年)

 大学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孕育中国共产党的场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大多来自大学。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并在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典型特色的根据地革命教育思想。我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除进行政治、经济的革命与建设外,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进行了若干新的尝试,形成了以毛泽东、徐特立、吴玉章等为代表的革命教育思想”。“从徐特立先后创办的列宁师范、鲁迅师范和延安自然科学院等院校来看,就在学制、招生、课程、教学等方面,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适应根据地和解放区革命与建设需要的创举”。为适应革命战争对革命干部的需要,根据地和解放区依据“干部教育第一”的原则,先后创办了红军大学、延安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以及适应各部门需要的干部培训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农干部的知识化,大批知识青年由此成长为革命干部。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奠定了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基础,也为新中国积累了兴办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延安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国道路的开创、中国模式的形成具有重大价值。

()过渡转折的奠基期(19491977年)

 处于过渡转折中的奠基期又分为19491965年和19661976年两个阶段。1949年以后,我国改造了原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并学习苏联模式,尝试构建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为此我国在这一阶段组织了大规模扫盲运动,创立多所工农速成中学,选拔优秀工人和农民上大学。1957年我国仿效苏联模式调整了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加强了综合大学建设,并发展了专门学院。1958年的“教育革命”对高等教育办学体系、管理体制与教育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也导致了高等教育规模过度扩张。1961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高校教育质量有所提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与基本规律,出台了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教六十条”。

19661976年,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高校数量下降严重。高校招生取消了文化考试,实行以“政治思想”为主要标准的“推荐入学制度”,这一违背办学规律的制度带来的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下降和人才断层,对国家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1977年党和国家果断恢复统一高考制度,我国高等教育得以重回正常发展道路。

()改革发展的优化期(19782015年)

 统一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加速发展,在规模与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781992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措施,通过修订本专科专业目录、实施三级办学体制、增加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招生就业制度等,使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得到恢复并逐步正规化。1992年到1999年,党中央通过尝试市场化改革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学校、收费并轨、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出台《高等教育法》等,旨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到1998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由1978年的10 934人增加到198 885人,扩大了18.2倍,招生人数由1978年的10 708人增加到72 508人,扩大了6.8倍。此后,我国先后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将“调整结构、规模与形式”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在21世纪前10,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并在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在此期间,我国还开展了全国性的本科教学评估,实施“质量工程”,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这一阶段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管理体制改革获得质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以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内核的“双创”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突破口。同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实行产学研结合,注重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

()实力强化的提升期(2016年至今)

20151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方案》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央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强调大学要立足中国国情、继承中国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塑造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一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数量在2019年达到2688所,研究生培养机构达828个,全国各类高校在学人数突破4 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高等教育规模与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二是依法治教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如《高等教育法》得到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绝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大学章程》,完善了内部治理结构。三是逐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了教育“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互动生态。四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增强。到2016年底,我国先后与多个国家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480个,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00余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历史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层次与质量不断提升,高校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之源”

 首先是人才培养规模实现了巨幅增长。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49年的30573人扩大到2019年的914.90万人,毕业生人数从21 353人增长到758.53万人,分别增长298.3354.2倍。

 其次是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邓小平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同年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从严要求,大力提高教育质量。”198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了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1988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1990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并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评估写进了《高等教育法》。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方位展现并跟踪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中国高等教育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学生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是建立了完整的学位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层次,特别是研究生数量与类型持续增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学校1949年招收研究生数仅为242人,到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达到91.65万人,增长了3 786.2倍,培养类型也从单一型转向了多样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政府在这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相关措施。如198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扩大研究生数量并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199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有关研究生招生类型、考试方式、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细则;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召开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学位体系不断得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度显著增强。高校毕业生成为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3年,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

 (二)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与成果转化率提高,高校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策源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建立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主、高等学校为辅的国家科研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建立起中国科学院与高校并列的科研体系,高校的科研能力快速提升,科研成果日渐丰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提高。2019年我国有12所高校进入世界排名前200名,有6所高校跻身世界排行榜前100名;截至2018630日,中国大陆有241所高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高校发表了全国80%以上的SCI论文,承担了全国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出了全国70%以上的科技成果和80%以上的社科成果;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共239项,其中144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198项,占授奖总数的82.8%,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达130.9亿元。

 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服务国家产业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推动了高校科技与国民经济的紧密结合。1994年,原国家教委等三部委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系统地提出了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动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以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上海交大昂立、云大科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科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科技大军中的有生力量。21世纪初,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推进,高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2015年,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突破传统大学重学术轻应用的路子,把办学思路从追随老牌本科院校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摸索、学习与创新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社会主义建设从“全面仿苏”逐步转向“走自己的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多次调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路径更加清晰。1993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非政府组织开始成为办学主体之一。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放权”和“激励”来开展。1994年后,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整合了900 多所高校,“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得以形成。进入21世纪之后,政府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从“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型,依法办学、依章程治校的管理框架开始形成。

 (四)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均衡,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党和国家扮演着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者、财政支持者与资源调配者等多种角色。鉴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民众的满意度,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但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高等教育现实与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追求日益增长的需要难免会出现矛盾,即便高等教育不断市场化,忽视公平也必定损害整体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根据公众的社会诉求,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首先是初步消除传统较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保证不同地区考生的入学机会基本公平。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乡孩子入学机会基本均衡,通过提高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与政策性调整招生指标分配等方式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顶级大学的比例。这些政策措施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国共产党并未止步于取得的成绩,始终将教育公平问题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高考政策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对“高考移民”的治理、取消高考不合理加分政策等系列措施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同时,国家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大学和学科的合理竞争机制,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此外,国家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探索并创新了多种助学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平衡了不同阶层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提升了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满意度。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质量提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关口,我们既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成就,更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充满自信地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一)加快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从整体上看,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型,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客观上“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还不够,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还存在重专业轻通识、重科研轻教学、忽视人格培养、功利化办学、师资结构不佳、办学特色不足、国际顶尖大学过少等方面的不足,“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确保大学牢记生产高深知识的使命,既面向市场又要抵制市场对大学精神的可能侵蚀;其次要坚持“立德树人”,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魅力;第三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大学再地化,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第四要坚持质量至上,加强本科教育,优化学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教学的行动中。

 (二)以“权力下放”为中心,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实质上来自高等教育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要形成合理的大学治理结构,促进各利益主体平等多元和互依共存,使政府、大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协调并相互制约。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以激发更多创造力。从高等教育外部来看,我国现行法律赋予高校的自主权非常有限,且权利含糊不清[26];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教职工参与内部民主管理的权利有限,对学校管理的话语权过弱。此外,高校的监督机制十分薄弱,存在外部监督严重不足的现象。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7],旨在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障碍、利益冲突、权力矛盾等,从而实现教育强国[28]。国家要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就要构建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有序的关系,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要理顺各利益主体间的地位和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能,让权力逐级下放;要通过协调政治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三者的关系,促进对高等教育权力的重新分配。当前的大学已经是结构复杂的“航空母舰”,只有具有专业管理才能的“舰长”才能驾驭。因此,未来的大学需要加强行政权力。这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基本职能所必需的权力,当然这要受到学术权力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制约。政府要在对大学给予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坚持放权,让大学建立自我监督机制、依法治校,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现象;要通过完善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管理与自律之间的平衡。

 (三)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提升高校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科研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高校科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伊丽莎白·波普·贝尔曼指出:“学术研究是开创新行业或彻底变革旧行业的创新源泉,具有积极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学术研究可能成为经济引擎。”因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挥大学科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有限,科研实力亟待加强,高校需要主动参与社会服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寻求更多经费投入与支持。如2015年全国高校科研成果以合同形式转让的只有2 257件,转化率不足3%,出售和转让收入只占到总拨入科技经费的2.5%。这其中既有大学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政策限制过多的原因,还有产学研结合不充分等因素。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服务教学和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这就要求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特别是在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背景下,高校应重视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引擎功能,提升市场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将产业的现实需求和高校的科研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安排推动科技成果、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的市场转化。

 (四)始终把握教育核心之问,构建“金课”“金师”共存的教育生态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核心之问,不管未来教育形态发生何种变化,教育核心之问都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德育是五育之首,未来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创造性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弘扬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金课”是当下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的主流话语,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将进一步被强化。“金课”之“金”反映在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5个方面。“金课”建设过程是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国家培养一流人才的过程。“金课”形态多元,因课程类型各异,随教育工具与手段的变化而不断裂变,呈现多样性特征。如2020年因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而出现的“分离式金课”,就是在教学分离的情况下,以结果为导向,从整体观的视角出发,将一般性教学规律与既定条件下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的教学内容和进程计划。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渗透,对内涵越发丰富的“金课”的追求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金师”是“金课”的建设者,“金课”的建设过程也是培养大批“金师”的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意味着“金师”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在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大量“金师”的加入和奉献,从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基础。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契合现代科技发展路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人是课程建构的决定性因素,未来高等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始终“眼里有人”,构建起“金课”与“金师”共存的新型教育生态。

 (五)勇担重塑中华文化自信的重担,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坚持文化传承与增强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对有着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华文明来讲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重要时期,这一历史重担更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

 从中世纪大学发展到如今,大学逐步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职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就曾指出,大学除了其传统的职能外,还应该成为面向全民的文化场所和学习场所。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过分强调社会服务功能而导致市场文化与功利主义的过度张扬,造成对人的价值、社会发展和精神境界等宏大命题的疏离,没有很好地发挥重塑中华文化自信的作用。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既要秉承大学自有的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具有批判精神等优秀传统,更需坚守培养人才、探寻真理、创新知识的文化职能,抵制功利主义的侵蚀,还要肩负传承优秀传统社会文化、重塑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自塑,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全球文化建设。我们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既是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由大到强过程中必经的环节和必须正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报告《重新思考教育:迈向全球共同事业》指出,教育要进一步成为全球的“共同事业”。过去我国长期缺席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在国际上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此,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下,努力拓展教育合作空间,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首先要坚持“走出去”。一是通过培养国际高等教育组织管理人才并积极输送到相关机构,通过这些人才所在的机构更好地参与高等教育国际规则的制定;二是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已有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组织基础上,发起建立更多的区域性高等教育联盟或合作组织,在国际高等教育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向沿线高等教育薄弱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其次,要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各种平台,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参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时通过提高自身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改革方向。

 四、结

 百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和发展高等教育,中国共产党从政治、思想和组织各个层面,通过制定国家教育方针、采取行政手段和必要的措施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发展中的矛盾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来予以解决。因此,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历程与经验,既可以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去,又可以更好地谋划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还可以努力探索和积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并不断推广,以期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资料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212


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百年历史基本经验

崔延强,段禹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4007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研究”

 摘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起步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阶段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四个发展时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适应性转变,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成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汲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基本经验,站在历史的新方位上展望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推动高等教育公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国家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核心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办与领导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大致可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起步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阶段以及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四个时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高等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筚路蓝缕到如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带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回顾与总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宝贵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于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创办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平民女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以及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等早期由中共领导人创办的干部培训性质的学校的基础上,延安时期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及中国女子大学和马列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反映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体现高等教育观念更新的典型代表,它们是延安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象征,为我国的抗日斗争培养出了为数众多的各级干部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也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主力军。在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形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独具特色的“边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作为根本性指导思想,确立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地位,开创性地实施了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干部教育为中心任务,并奠定了人才队伍建设在革命战争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建立基本框架格局的同时也步入了探索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对旧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接管、改造与升级。同时,出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家建设的需求,我国仿照苏联的教育体制对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学制、课程、院系设置进行了调整与改造。到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5所增长到434所,在校学生从11.7万人增长到67.4万人,高校专任教师从1.6万人增长到13.9万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高等教育实践探索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格局得到初步建立,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稳步发展,为党和成立初期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紧缺的实用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恢复和整顿时期后,以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节点,拉开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质量评估工作、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与探索,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也随之展开:在办学体制上,从以往政府包揽的办学体制初步转变为以公办为主,民办、民办公助与境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为辅的办学新格局;在管理体制上,通过召开一系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以共建、划转、合并、合作办学和参与办学等方式,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体制;在投资体制上,改变了高等教育单一依靠国家拨款的局面,建立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并建立了大学生缴费上学的制度;此外,在大学生招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到90年代末,为了满足我国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应对世界挑战,党中央适时作出了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决策,到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4万人增长到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此次扩招是新中国高等教育所实现的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次跨越式发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一举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此外,党中央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于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的建设,先后实施了“211工程”与“985工程”,在整体上大幅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提升了办学水平。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伟大实践,以实现内涵式发展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全面开启。为此,党和国家先后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实践中,在深入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开启,以“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的质量革命工程以及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代表的“四新”建设全面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从成熟走向卓越。到“十三五”收官之际,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比2012年提高2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我们需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百年历史基本经验,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主要矛盾,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书写高等教育的壮丽史诗。

 一、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国体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办与领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鲜明的制度优势和体制特色的体现。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创办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同样坚持“教育为持久抗战服务,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正确方针,并开创性地实施了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经历了短暂的“校务委员会”领导时期,到19508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暂行规定》,决定“大学及专门学校采取校(院)长负责制。在校(院)长领导下设校(院)务委员会”。校长由党中央任命产生,对党中央负责。1961年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学校的党委会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决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改革开放后,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入确立发展时期,先后经历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制、校长负责制以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个阶段。最终在1998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入改进加强时期。党中央于201410月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意见》就党对高校“为何领导”“领导什么”“如何领导”进行了深入解答和明确规定,标志着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制度层面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

 从陕北公学所开创的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发展实践中探索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事实证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只有坚持贯彻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教育事业才会实现顺利发展,反之则会遭受挫折。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教育战线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一要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重要抓手。为此,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同时要注重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政工队伍,以不断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创办高等教育的历程中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为此,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的职责,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同时要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并严格标准、严格把关,选好配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三要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同时统筹抓好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使党建工作成为高校办学治校的基本功。

 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高等教育许多新的功能,但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始终是其最根本的功能,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养什么样的人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在办学实践中重视的问题。早在创办陕北公学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意识到要将德育置于青年培养的首位,他在为陕北公学的题词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新中国成立前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特别指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同样将德育置于了文化教育政策的首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继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后,又在19853月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至此,“三个面向”和“四有新人”成为改革开放后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90年代我国开启市场经济转型后,我们党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蓝图,进一步强化了德育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从根本上回答了“德”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的密切联系,立德树人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连续出台和修订了大量重要政策文件,立德树人在新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展望新时代,立德树人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进行长期性、持续性地推进和落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关键,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特色,深挖其余各门课程的思政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把事实讲清、把道理讲实、把理论讲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增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二是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引导教师做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此,应努力办好师范教育,深化高校教师职称、人事等制度改革,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调动广大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推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克服以“五唯”为代表的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这一根本标准落实到办学的体制机制上来。

 三、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建设全局。独特的历史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纵观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的历程,任何脱离我国国情,盲目借鉴和模仿他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都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一流大学也从来离不开其社会发展的现实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策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伊始,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正确办学方向。例如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抗大”以及延安大学,都是为了适应全国抗日形势的需求,造就抗战所急需的大批干部和专业人才而开设。它们在办学形式上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与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相适应的“干部教育模式”,成为党和边区人民一起创造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新大学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迅速组建,强调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努力实现大众化的人民教育,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由此,我国高等教育真正开启了系统化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主基调,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实践在纵向上力度不断加强,在横向上的路径也不断拓宽,为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首先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是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因此,在涉及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高等教育发展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我国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教育传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我们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自信之源,把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向朝向。其次,我们要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高等教育实践历程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是在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甄别与批判,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目标,探索更多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教情的办法。最后,我们要坚持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现实都发生了变化。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四、坚持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对于卓越高等教育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努力与追求始终主导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重点大学政策,从1954年到1960年,重点大学政策不断调整,在数量上由建设伊始的6所增加到64所,这些重点大学在师资调配、人员编制、基本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得到了来自国家的倾斜支持。改革开放后,19782月出台的《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重新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88所重点高校,同时对重点大学的领导体制做出了调整,突出重点大学的示范作用和使命,并强化了重点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90年代以来,以“211工程”“985工程”为代表的一流大学建设国家工程正式开启,其中,“211工程”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基本体系框架,“985工程”则进一步在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和改进。两大工程的实施提升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由此,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201510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台,2017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印发,“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采取了更加公平、开放和竞争的机制,其开展是对我国既有的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建设计划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转向。

 事实证明,在重点大学建设的时代,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学龄人口规模庞大、建设经费有限、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的策略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要与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成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选择,以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发挥其排头兵、领头雁作用,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奋进的标杆、学习的样板。

 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我们一是要坚持中国特色。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这启示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一流大学的自信;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世界,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二是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要坚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考虑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以及培训体系等;其次,我们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高校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最后,要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使教师的职业更具有成就感和吸引力。三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同时,也要注重完善教学体系,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并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效应。

 五、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区别于规模扩大和数量增长,通过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优化而激发其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转向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长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所作出的重要抉择。“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一表述首见于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首先使现有学校达到合理的办学规模,同时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办学潜力,提高整体效益。”随后在同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发布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1996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道路,显示我们党在推动高等教育规模、数量发展的同时,开始重视高校内部各要素的结构性调整,以提升办学的效益与质量。90年代末以来,知识经济初现端倪,高等教育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为了满足我国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应对世界挑战,同时考虑到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审时度势,积极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扩张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涵式发展”由此重新现身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提出要“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逐渐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指导性理念。近年来,“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得到不断丰富,衍生出了稳定规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事实上也赋予了内涵式发展以新的内容与更高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也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历史方位的必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建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替代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发展道路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在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高等教育实践之路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我国高等教育长远的良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必须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从静态、单维度、统一的质量观演变为发展性、整体性和多样化的质量观。要坚持通过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引导高等教育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教育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需求。要坚持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一切工作都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要增强高校的创新发展能力。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深化、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走创新驱动、质量优先、内生增长的道路,瞄准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国民生计发展重大问题,调整学校学科专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布局,构建起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体系,做到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与“现代大学制度”的高度统一,是推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实践。对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难题;必须坚持推动建立和实施大学章程,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坚定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完善教育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六、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惟有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一百年的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实践史,就是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教育改革史与发展史。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给高等教育的前进增添了强大动力。每一次改革创新都是在对前一时期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进行分析、批判的过程中促进了高等教育理念上的革新和实践中的进步。

 例如在新中国诞生之初,通过不断探索建立起来的与我国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新生共和国的建设培养了各种急需的专门人才;1961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简称《高校六十条》)澄清了人们思想上的许多模糊认识,纠正了认识上的种种片面性,使全国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在经历了“教育大革命”的激进式改革后逐步回归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在高等教育领域,以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起点,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例如在办学体制上,逐步建立起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增加高校活力的同时也拓宽了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对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则打破了高校内部的“平均主义”,优化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对于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教育公平;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持续推动则在整体上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内涵式发展理念为指导,高等教育围绕管理体制、区域布局结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强调,“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进入新时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我国的角度看,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等教育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高等教育改革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向纵深推进,更需要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我们要敢于向积弊痼疾顽症开刀,一方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机制、招生考试制度、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倡导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改革走入“深水区”,敢于触及深层次的利益与矛盾,并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充分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另一方面要以教育评价指挥棒为抓手,坚定不移地破除教育评价中的“五唯”倾向,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高校回归育人、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初心。

 七、坚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力量。当前,无论是世界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还是我国当前所处的新时代、产生的新需求、面临的新挑战,都决定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同时考验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引领能力与治理能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早在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各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就确立起了学用一致的办学导向,强调高等教育要解决中国问题。例如在延安大学的行政学院,首要的教学原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实施革命政策教育,实施边区建设各方面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的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和边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之一,这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支撑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愈发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自此,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理念被牢牢地确立下来。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化,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目前,高校布局了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出产了80%以上的学术论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以及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的主力军之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追赶中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适应,高校的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这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迈向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要以成为面向世界、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战略重器为目标,成为提高国家经济社会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的战略引擎。为此,一是要强化对于高校科技工作的谋划,在加强高校的基础科学前瞻性布局的同时,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加快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前瞻性布局。二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高校技术创新体系,提供高质量技术供给。三要加强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同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四要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的有机结合,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五要发挥好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八、坚持推动高等教育公平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公平包括机会均等与利益补偿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一条主线。早在1949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党就明确了“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发展教育工作的方针,应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事实上是一种通过倾斜性的政策来实现对于工农群体的照顾与偏向,在实践中,这种倾斜也适应了当时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要求,体现了我们党早期的高等教育公平思想。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以来,学术标准重新成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重要凭证,意味着我们党在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过程中重新确立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平等竞争的原则,实现了拨乱反正。90年代末期,党中央积极实施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批适龄青年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新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十九大报告则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目前,我国不仅建立了“奖、贷、助、补、减、免”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还统筹教育资源,通过对口支援、扩大招生、省部共建等多种政策形式,重点向农村、贫困、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倾斜式的、补偿性的政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公平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对于教育公平的大力推动下,高等教育实现了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变。同时,我国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教育惠民措施落实落地,教育公平程度不断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始终制约着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在区域差距方面,我国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亟待改善;在城乡层面,二元的城乡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村地区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是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面临减少的压力;在校际层面,由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以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的存在,高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广大地方高校由于缺少投入与扶持,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新时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推动高等教育公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坚持推动高等教育公平,一是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针对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通过对口支援、建立区域性高等教育共同体等方式,使高等教育政策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二是加快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强化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支撑引领,建成具备不同层次类型的一流大学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步伐,使其得以合理定位,彰显特色。三是要坚持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于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招生比例,通过增加录取名额、实施专项招生计划等方式,进行定向招生,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资料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本期编辑:高强  电话0538-6715730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