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1年高教动态第5期
发稿作者:2021-10-25   ‖  发布时间:2021-10-25  ‖  查看91次  ‖  

高 教 动 态

 第5

(总第57)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新文科建设

【建设思路】  新文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破解之道】  新文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审核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编者按:

 新文科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专业新文科的一系列建设事项和建设工作新文科建设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本期新文科建设哲学基础开展探讨,集中针对当下新文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标要求,指明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方向,以期待为我校新文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建设思路

新文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作者简介:李志峰,男,湖北武汉人,教育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新文科教育是对传统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的新思考、新融合与新实践,对促进文化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认识论理解,新文科教育是以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为核心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本体论理解,新文科教育突出教育与受教育者道德情操的塑造和创新性思维的养成,突出文科教育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从方法论理解,新文科教育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范式重构和模式创新,强调“融合贯通能力”、“整合能力”、“共振能力”的培养。新文科教育的哲学基础为新文科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文科教育 哲学基础 认识论 本体论 方法论

一、新文科教育的时代意蕴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变革。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汇、个人信仰空缺和意义危机,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当下,如何改进文科教育,使之顺应时代的呼唤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就成为了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新文科教育理念的提出,无疑因应了这个时代话题。大力促进新文科教育的发展,探索一个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科教育模式,加快新文科教育现代化、融合化发展,从而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显而易见的是,新文科教育是对传统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的新思考、新融合、新实践与再出发,是文科教育“中国化”创新,对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科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促进文化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新文科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提出的,是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文科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新文科教育具有学术性和时代性特征,以需求、目标、特色为导向,充分运用最新理论成果、科学技术与教学手段方法,深入开展国情、社情、民情教育,促进文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界、业界与国界的交流融合。新文科教育基于文科的本质特征和学科建设的逻辑基础,深度整合科学技术和社会产业体系,通过构建相应的专业设置和执行标准,以期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新文科教育需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解决中国问题、创新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阐释中国现象。新时代的新文科教育是在传统文科教育的深刻认知基础上,准确把握所处社会进程的系统化改革,呼应了新时代下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需求,是实现文科教育全方位、高质量的一场综合改革。

二、新文科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来源于实践的积累,对新文科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认识论的视角来理解,新文科教育是以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为核心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新文科教育与传统文科教育相比较,传统文科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忽视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改变。新文科教育提升受教育者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重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养成。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受教育者接收的知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一步深化和运用知识并用以指导实践。同时,通过新文科的教育实践,有助于增强受教育者加深国情的了解,深化对客观现实和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柏拉图认为“我们所假定的哲学家的天赋,只有得到了合适的教导,才会成长而达到完全的至善”。从传统文科教育的认识来看,以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观及对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过分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结果导向,忽略了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因和教育受众的人的本质因素,导致各学科之间壁垒森严,一味追求“纯粹”知识,逐步远离社会实践,按照专门职业要求传授知识与技能,进行规格化的“专业教育”。新文科教育形象生动,通过揭示社会实践的情景和社会生活方式,突出社会道德与伦理,重视现实生活中的情理教育。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价值对新文科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准确认识与把握新文科教育的学科内涵,全面认识新文科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加深我们对文科教育本体的再认识。传统的文科教育过分强调功利和实用忽略了人文素养、价值与道德的培养,忽视了个性化培养,忽视了对“高深学问”探究与应用转化的关系,忽视了教育所具备的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正如我们了解的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并非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认为的单个的人,而是现代伦理意义上具有个人与社会双重价值的“人”。因此,在新文科教育中,重要的是需关注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新文科教育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如何加强知识的传承及文化创新,如何推动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相互促进,如何建构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环境,如何回应社会关切和国家需要,这些都是新文科教育发展需要思考的基本命题。对于新文科教育的认识,一些学者关注“分科治学”与“学科融合”之间的继承与发展,探究如何破除学科壁垒走向各学科“大融合”,这是对新文科教育的新认识,其对于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观念显然缺乏对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的高度关注,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论的哲学观。还有学者通过与传统文科教育的比较认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其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主动回应。”这种观点充分考虑到了新文科教育的社会价值,是积极的,进步的。还有学者认为:“新文科是基于全球新技术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注重通过文科内部融通、文理交叉融合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引领学科发展。”原有文科过多强调分科治学,而新文科强调的是学科融合,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与融合,破除学科壁垒向各学科“大融合”的新文科。新文科建设需要各个学科交流、交叉、交融,文科不仅要与理、工、农、医等学科交叉,更需要打破其内部的学科壁垒。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在全球新科技革命、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实现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这些观点反映了学术界对于新文科教育的新认识,强调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强调需求导向,对于推动新文科教育实践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对于新文科教育的本质属性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新文科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围绕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的双向互构过程。我们已经注意到,传统的文科教育的单一知识体系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新文科教育的提出是对以往文科教育的新思考与再出发,在传统文科教育中不断汲取营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扬弃而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因此,把握新文科教育的新趋势,需要认真谋划、深入研究其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发挥好其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充分吸收中国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服务国家、服务发展、服务育人,支撑文化强国建设。新文科教育引领着文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需要牢牢抓住文科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教育发展模式、结构类型、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新文科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性的流程再造、机制塑造和全方位打造。构建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的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家国情怀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从新文科教育的理念、目标、政策等方面进行科学创新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文科教育结构优、类型全、质量高、效益好,从而推动新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新文科教育的本体论基础

本体论基于若干学科、课程及若干领域的本原,将特定类型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价值互动,探究科学发展的本体的一种哲学观。就新文科教育领域而言,文科教育的相关概念、特征是其特定的本体。从本体论理解,新文科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互动,是基于对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的传递与创新,是深厚的人文教育与受教育者道德情操的塑造和创新性思维的养成,是文科教育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的张扬。新文科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承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以客观事实为准绳,进行科学的实践与探索,得出科学的结论。新文科教育突出一个“新”字,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创新。新文科教育继承传统文科的学科范式,深刻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传统文科所遵循解释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拓展,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出新的评价机制,更加注重人的道德养成、学以致用、问题解决与行动能力的培养。全面科学地认识、把握与创新实践新文科教育是全面推进教育强国的基础,具有复杂性、理论的非标准化与鲜明的“中国化”、“时代化”特点,彰显出新时代文科教育所体现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特征。

(一)新文科教育是文科教育价值的回归

从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维度来看新文科,新文科既是事实科学,追求客观真理,又是价值科学,追求具有主观标准的美和善,是客观和主观、事实和价值、真理和规范相统一的科学,具有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新文科教育具有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的双重属性,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层面,更注重价值层面的内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是具有中国化特点和社会价值规律性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发展,对哲学社科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什么样的文科人才”、“如何培养文科人才”,是新文科教育所必须深刻思考与认真对待的问题。新文科教育的落脚点在课程,体现在课程的教育价值上。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来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深度挖掘生动有效的真、善、美思政教育资源,将其与专业基本原理与前沿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打造有温度的文科课堂。课程思政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科学观根植于课程过程中,重视深化课程改革,不局限于教育者的单向知识灌输,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价值观塑造和素质能力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运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考虑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立体多元的教育体系,实现新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文科教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立场意识,具有强烈的育人导向,从根上说,文科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对人自身的教育以及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正确理解,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征。在新文科背景下,以思政课程融入专业教学,针对当前社会热点,从受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入手,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课程思政的创新,做到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进而挖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识,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新文科教育是人文关怀的实现载体

对人的培养与教化是新文科教育的初心,体现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学校是一个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们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制度体系,教育不能完全摆脱作为社会人的实践,高居于“象牙塔”追求“纯粹”的知识,须更加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理想与价值追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探究“高深学问”或“专门化”教育,都是由人的生存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需要决定的。新文科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出发点,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因此,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成为了新文科教育的本体论追问。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载体。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期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指出:“要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要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育中的领航和指导作用,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当前尤其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新文科教育中的领航和指导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文科教育方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科教育的理论、思想及教学实践进行创新,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文科教育是学科协同共振的关键

当前,仅靠一门单一的学科难以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所谓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就是自然科学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科学发生积极的影响和渗透,从而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概言之,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新文科涉及面广,包含八大学科门类,学科门类边界并非不可跨越。门槛并非高沟深垒,这就为新文科教育的跨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出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同时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了方向与价值判断,提供了文科营养,注入了文科的新元素、新内容、新思想,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在注重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具有跨学科性、体系性和整体性,客观上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构建与融入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中去,并对文理、文工、文医、文农等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关联性与学科融合性进行分析与科学论证,为新文科教育建设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打下扎实的知识体系基础。

四、新文科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的统一,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认识方法。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效法的是已取得广泛成功的先驱即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则:从系统的、精确的、经验性的探索,推导出理论,理论越精细,科学就越先进。方法论为新文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功能观层面的可能性选择,给出这种可能选择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解释,可以为新文科教育的发展做出系统化的分析与解答。运用方法论的观点来看待新文科教育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在新文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充分契合这一发展趋势。新文科教育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新文科教育的发展为人的内在品质、精神和素质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为实现文科的“自我超越”打下坚实基础。新文科教育是不断实践、渐进发展的过程。从新文科教育的方法论解释,新文科教育是对传统文科教育在方法方式上的重构。这就需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文科教育的规律,从“单一性”向“顾他性”的交流融合发展转换,提升新时代文科教育发展的整合能力、协同共振能力、预见未来发展趋势能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强国的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现文科与其它学科不断交融交叉与跨越式发展。新文科建设是从不同维度对如何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国家软实力,如何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如何从实践中创造路径等问题进行方法方式上的改革。这就需要对文科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总结,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与相近专业集群融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新文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新文科教育范式的形成较其它学科具有相对的滞后性,面临各种阶段性困难与挑战,这需要紧紧围绕文科教育改革,进行大胆的探索并预见新文科未来发展趋势,推进学科“顾他性”融合,从而实现新文科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教育、高质量就业。

(一)推动文化创新是新文科教育发展的实践目标

面对新的历史节点,在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新文科教育需要文化创新。中国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具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新文科教育的发展是以文化创新为基础的,明确已走过的路、现在所处的方位与今后前进的方向,关键在于文化传承中创新发展,坚持传统、固本正源,精于求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培养文化自信,创新文化实践;同时,培育基础扎实、知识广博、晓通古今中外、熟悉跨文化研究和传播,熟悉中华文化并将其创造性转化与传播的人才,从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二)厚基础宽口径是新文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重构新文科教育体系,就需要对新文科专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升级、换代与新建,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新文科专业的设置只有顺应国家当前阶段发展的需要,强调高校专业设置和规划的科学性,在专业结构上不断进行优化,才能够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新文科教育发展道路。同时,需要以现有的文科专业为基础,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现有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组织形式、内涵创新驱动等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新的理念对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明确厚基础宽口径作为新文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将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转化为新文科教育的主要内容,才能不断提升新文科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学术性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新文科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新文科教育需要在强化价值引领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学术内涵、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培养具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新人。当今时代正进行着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大变革,全方位的科学技术为新文科教育提供了诸多方法上的指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运用到新文科教育中,必然推动新文科教育方法的大变革。由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教育的环境格局和教学模式的变化,紧跟互联网科技时代的步伐,开展新文科教育教学创新范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打造学科交叉相融的精品课程。将“互联网+”“融媒体+”“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打造“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新模式,从单一的教学方式、简单的教学效果验证转化为重视教育发展过程,将教学方式向多人、多地、互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范式上促进文科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范式的变化,推动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文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时期,面对新文科教育发展需求,增强学科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基础性工作,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升教师“四史”教育,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加强优秀教师和工作典型的宣传力度,吸引稳定一流人才充实新文科教育事业。这就需要大力培养德才兼备,优势互补、互助合作、各具特色及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并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让其能施展才能、发挥专长,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新文科教师还需要具有广博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新文科教育的内涵、掌握新文科教育的方法,才能够在教学方式上有突破,在教学内容上有创新,才能够提升新文科教育教学的效果,继而实现新文科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破解之道



新文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节选)

作者简介:刁生虎,男,河南南阳人,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摘  要:新文科概念提出后,迅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讨论。中国学界的新文科研究在数量上逐年增加,内容上也逐步深入和细化,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涉及的学科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戏剧影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经济贸易等几大类别。新文科研究内容主要为探讨新文科的产生背景、辨析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并为新文科总体建设以及新文科背景下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当下的新文科研究还存在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尚待明确、相关探讨尚需深入、新文科建设讨论尚需具体、新文科建设成效与转型需多加关注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尽快厘清新文科概念、提升研究深度、聚焦具体问题,同时关注新文科建设的落实与转型,以此推进新文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教育 回顾 反思

新文科作为一个教育新理念,于2017年由美国的希拉姆学院首先提出。2018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准备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中国的新文科由此浮出水面并受到学界高度关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进行讨论研究,迄今发表的研究论文已将近700篇。研究内容从新文科的产生背景到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再到新文科总体建设以及新文科背景下各专业的建设等都有涉及,可以说新文科研究目前已初具规模。本文试图对新文科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反思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尝试为日后的新文科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研究回顾

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研究主要从新文科产生背景、新文科内涵外延、新文科总体建设、新文科背景下各专业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从文科自我革新和应对时代新变的角度分析新文科产生的背景,以融合与创新特质与人才培养任务两方面阐述新文科的内涵与外延,又从基本路径与重心、人才培养措施、配套设施建设、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几个方向对新文科总体建设提出设想,并指出新文科背景下相关专业的建设路径,初步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1.总体建设

1)基本路径与重心。关于新文科建设如何开展这一重要问题,学界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规划,提出学科体系的再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教育理念的创新、文科教育与社会的对接等是主要途径,并指出了加强文科基础建设、新科技手段运用、复合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等重点领域。201812月,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会议中,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部署,具体包括加快理论体系创新、深化专业改革、进行课堂革命三个方面,对新文科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认为,高校要把握新兴产业领域出现、传统研究范式转变、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变化带来的新文科,具体来说要在观念重构、结构改造、模式再造、平台垒筑、类型分布上下功夫。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一文聚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术研究的新范式、顺应社会需求的新标准、文科管理的新方法,对新文科的建设路径进行总结。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从时代需求角度,提出新文科建设的重点工作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中,马骁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应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核心应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跨学科研究;根本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操太圣《新文科建设的效用:知识生产与教养培育》指出新文科建设要处理好坚持新文科育人的基本目标、搭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沟通的机制、以公共理性引领新学科建设措施、新文科建设中要善用现代科技手段这几个关系。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为人才培养和知识体系创新,为新文科的未来建设寻找充分依据和可行路径。陈静《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文科发展》指出面对科技革命与新文科发展需求,数字人文体现了新文科的“应变”“求变”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是一条可行的新文科建设发展方向。段禹、崔延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构建了我国高校实施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包括深入解读新文科建设内涵、优化学科生态、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新文科建设、践行“质量革命”、夯实文科专业基础、改革文科评价制度等方面。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指出要改变以往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知识组织方式,具体建设中要鼓励新知识领域的建设、强化新知识的积累、以知识管理的创新带动教学创新、注重方法学研究以推进新文科的多元化发展。季卫东《新文科的学术范式与集群化》提出卓越集群的形态,认为这将是新文科学术范式创新的基本方向和切入点。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现阶段推动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变的双轮,并提出要以区块链和网络来思考价值取向问题,培养复合型的新文科人才。李凤亮《新文科:定义·定位·定向》指出要以“积极应变”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应强化硬通识、催生新思想、体现新担当,并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强化实践导向、探索范式创新。陈跃红《新文科:智能时代的人文处境与历史机遇》指出新文科建设的重心是提供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覆盖性的一流通识教育,要将文科学术研究定位在具有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特色科技人文研究上,并从更长远的意义上去考量它的未来。202011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此会议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并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宣言》提出新文科建设的共识是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遵循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郁建兴《新文科建设的场域与路径》从构建交叉融合的文科学科体系、创新文科学术研究范式、完善立德树人的文科育人体系、强化传播纽结的文科话语体系四个方面,对新文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杨灿明《新文科建设的“七个维度”》从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哲学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学科的跨度、情怀的浓度、道路的长度等七个维度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认知和建设新文科。

2)人才培养措施。在对新文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时,学界对新文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十分关注。指出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要变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复合型并具有深厚人文基础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具体提供了数字人文专业、小班导师制教学等思路。周毅、李卓卓的《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一文认为新文科建设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改革,在文科教育的理念、结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上展开创新,并以苏州大学数字人文专业实验班为例,对数字人文专业方向发展历史与设计思路进行介绍。相似的还有彭敏《“小班制+导师制”——“新文科”理念下本科国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在人才培养方面以本科国学的小班导师制教学为例,阐述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价值与可期方向,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一种思路。谢芹《“新文科”专业多元融合式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专门对新文科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对多元融合式人才培养策略的含义与特点进行介绍,并具体提出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重构融合课程体系、学习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措施。并指出要建设专业多元融合式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要转变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安丰存、王铭玉《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地位及体系》构建了新文科的建设体系,以培养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为总体要求,从“大”“新”“融”“通”“特”等几个方面开展具体建设及规划,提出了融合式的新文科建设发展路径,总的来说以大类培养、跨类培养、混合培养、融合培养、特色培养为具体途径。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认为新文科建设要建立健全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模式,探索以多学科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书院制度,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并助力传统文科转型升级,对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

3)配套设施建设。新文科建设也需要一些配套设施如图书馆以及实验室来保障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新文科建设发挥其辅助功能。王震宇、薛妍燕、邓理《跨越边界的思考:新文科视角下的社会科学实验室探索》梳理了社会科学实验室的产生背景,并从功能定位与组织特征、资源构成与运营模式、技术体系与工具设施三个层面分析目前世界一流大学与企业的社会科学研究实践,为我国新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刘艳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指出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适应新文科的建设发展状况提供有关的新服务,包括面向教学改革机构的学科规划服务、面向院系/科研团队的嵌入式学科服务、面向用户的综合素养教育服务、基于协同创新与技术应用双驱动的智慧服务,满足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蔚海燕、李旺《图书馆数据服务助力新文科建设之路径》在分析了数据密集型的第四科研范式下新文科建设逻辑与新文科视域下的图书馆数据服务基础上,提出了DIKW框架下图书馆数据服务助力新文科建设的实施路径。朱本军《重视新文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文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概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新文科数字基础设施的中国方案,强调要主导人文基础数据的标准与规范、注重数字生态培育、做好体系化大一统的顶层设计,以此推进新文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4)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在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如现有研究教学制度落后、学科之间存在壁垒、地方院校建设基础薄弱等,学界也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关注。李凤林《加快建设“新文科”主动引领新时代》认为新文科建设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主要是学科交叉度不够、技术融合性不强、战略引领力不足。新文科建设要从打破学科壁垒、融合新兴技术、服务国家战略这三方面入手,提升对新时代的引领力。王永《新文科建设的三个理论前提》指出新文科建设需要解决新文科与新科技的关系、经典与经典之学的更新、新思潮与新表达的生成问题,将新文科建设当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遇与使命来看待。周杰、林伟川的《地方院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掣肘及路径》则指出了地方院校建设新文科的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教育理念滞后、学科专业壁垒、培养模式壁垒三个方面是主要的阻碍因素,而相对应的解决路径就是强化办学逻辑、推进结构调整、改革培养方式,以此来推进新文科的建设。马骁、李雪、孙晓东《新文科建设:瓶颈问题与破解之策》一文,从学科分类体系、基层学术组织形态、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体系四个角度分析目前新文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相应提出了把准文科发展基本规律、重塑基层学术组织形态、完善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引领文科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新文科建设方案。

2.专业建设

1)语言文学类。学界对语言文学类专业建设主要关注其教育教学中专业素质的强化,以及人才培养中融合创新的实现,同时针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教师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意见。马世年《新文科视野下中文学科的重构与革新》提出了“新中文”的思路理念,凸显重人文、重原典、重融通、重创新这四个方面的特征,重构新的中文学科。赵莹《新文科背景下中文学科革新与发展的几点思考》提出要有分类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体现“强基、特色、融合”特征的学科优化,并以“提升质量、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革新人才培养方式,同时加强灵活多样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新文科理念的顺利实行。赵鸣《新文科视域下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通过分析新文科对语言学专业人才的融合性、创新性、发展性要求,从组建交叉学科导师团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考生报考、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语言学专业高水平实验室这四个方面,对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姜智彬《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定位》认为要重新进行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培养“以德为先”政治素养、“多种语言+”人文素养、“国别区域+”综合能力、“交叉领域+”专业能力、“语言智能+”科技能力,打造新时代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郭英剑《对“新文科、大外语”时代外语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分析了“大外语”之“大”的表面特征,探讨了“大外语”之“大”的内在特质,提出不能把“外语专业教育”和“外语教育”等同,并阐述了外语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刘宏《外语院校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指出,外语类院校要提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建设质量,同时要发挥这一学科联接其他人文学科的作用,并在学科建设中引入数字人文理念,从这三方面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新闻传播类。新闻传播类专业由于其特殊学科性质,学界在探讨其建设发展时尤其关注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人才培养上扎实基础、教育上有所创新、推进学科融合等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传媒业状况推动专业建设。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提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要注重推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快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率先开展专业质量三级认证工作、打造新闻传播专业“金课”、推动“国标”生根落地,从这六个方面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白贵、杨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认为新文科建设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了土壤,并从意识形态建设、全媒化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平台、教学队伍、人文基础等方面,分析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路径。莫梅锋《新文科建设中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方位》指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文科的本质属性,将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此作为指引,并坚持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扎实基础和开阔视野。阳海洪、荣光宗《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观念创新与路径转型》提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闻人才;破除乱世新闻自由论和西方自由主义中心论“陷阱”;建立政治家型、全媒体型与专家型三个评价指标;抓住教育视野、知识结构、教学模式与教育投入四个转型。从目标定位、理论建构、能力构成、培养路径四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进行解读。

3)戏剧影视类。学界针对戏剧影视类专业的艺术性特质与应用型特点,也提出了相应的专业建设意见。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一文,在对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和方略的基础上,以戏剧影视学为例,从打破学科藩篱;面向互联网智能时代;学科综合性、人文素养和审美精神培育这三方面,对艺术学科新文科建设进行了思考。张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的创新认识》一文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要面向全球,立足中国,确定国际新坐标;确定产业、艺术、技术融通的新格局;强化学科交叉、内外融通的新视野;提升师资与人才、课程建设的新品质。孙立军《新文科背景下的电影学科建设创新思考》指出电影学科要观念革新、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立德树人;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完善电影学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用好新技术,做好课程体系的精细化、纵深化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实现电影教育“走出去”。胡智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在梳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创新发展新环境与新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科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提出了中国特色、高质量和传承与创新的学科发展思路与理念。

4)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天然和信息与数据有着紧密联系,并在新文科建设下得到强大助推力,学界根据其专业特点,在保持人文学科特质的前提下,提出加快推进学科间交叉融合与增强应用属性等建议,以推动图情档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马费成、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一文,从新技术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学研究、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影响三个角度,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整体的冲击,并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发展要对社会需求、交叉融合、理论创新、人文传统这四个方面加以注意,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寻求图书情报学科的新发展。初景利《“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认为,要坚持图情档学科内核,并强化技术与方法的引入,重视图情档内部的再造与优化,同时进一步增强图情档的应用属性,推进图情档学科的开放创新,促使图情档尽快从“软”走向“硬”,确立在国家新文科建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樊振佳《“新文科”语境下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话语、逻辑与路径》梳理了图书馆信息学学科的多维度发展逻辑,并阐述了中国图书馆信息学学科的身份认同,提出了加强一级学科内部融合、凸显学科独特性同时推动跨学科交融、抢滩新兴领域、优化人才培养能力结构的建议,推动图书馆学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

5)经济贸易类。学界针对这类专业与社会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并重视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操作,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张希君、叶敏、季国民《从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趋势看“新文科”建设——以经管类专业为例》指出了经管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基本特征与新文科建设对经管类人才培养的启示,并以金融工程方向为例,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实践操作方面介绍其构建的新文科金融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顾晓燕、华树春、符斌《新文科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中针对目前专业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教学队伍、深化国际合作的建议。卓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财经”教育创新发展》分析了“新财经”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新财经”教育的内涵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以理念先导、学科引领、育人为本、评价保障为主体的“新财经”建设路径。洪永森《“新文科”和经济学科建设》在分析新文科建设背景与中国经济学建设任务、研究范式、学科交叉、国际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应有理念和模式。

二 、反思与建议

虽然新文科建设已开展两年多,有关新文科及其建设的讨论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新文科整体建设时间仍较短,我们对于新文科及其建设的认识也还有待提高。所以目前的新文科研究仍存在新文科内涵外延尚不明确、探讨缺乏深入、建设讨论空泛、建设成效与转型关注不足等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采取加快厘清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加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聚焦新文科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关注新文科建设的落实与研究的转型,推进新文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现阶段研究的反思

1.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尚待明确

虽然对于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学界已有不少共识,如新文科的学科交融性、人文本质性和其人才培养任务等方面,但目前学界对新文科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仍存有争议。这会影响新文科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不利于接下来的新文科建设,容易在具体建设中产生方向性问题。而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除了因为新文科提出时间较短、具体建设实践不足与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学界对西方新文科理念产生的源头有争议。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新文科是由美国的希拉姆学院提出的,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新文科理念的产生在希拉姆学院提出之前,这除了影响我们在研究新文科时进行溯源,也会让新文科的内涵外延更加难以确定,影响后续研究。同时,对于西方产生的新文科理念与目前国内所理解的是否一致也有争议,有研究者就提出了因为翻译不当的原因,导致我们对西方新文科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从而影响对其进行定义。如果要继续推进新文科研究的发展,势必要对新文科的内涵外延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2.新文科的探讨尚需深入

目前新文科的研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许多研究者对新文科的一些重点问题也都作出了回答,但有关新文科内涵外延与新文科总体建设的论文内容重复性较高,产生了同质化倾向,少有更为深入且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提出。又如部分对新文科及其建设进行讨论的文章,特别是关于具体专业建设的文章,只是把学科专业建设放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仍停留在本学科范围内,并没有将新文科的一些核心理念如学科交叉与数字科技等融入其中。使得文章虽然有新文科的内容,但和以前有关的研究相比较并无太大区别,这反映了部分研究者对新文科的理解不够,无法把本专业情况与新文科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导致没有与之前的专业建设研究产生区别,从而不利于新文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3.新文科建设的讨论尚需具体化

虽然学界对新文科建设提出了不少指导性建议,但许多的讨论和研究内容还是有些空泛。不少的研究论文中虽然指出了新文科建设的大方向和原则等问题,如要进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破除不同专业间学术壁垒等。但在具体实施措施上进行的研究还是不够丰富和具体,如培养课程究竟如何设置、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如何对接等。新文科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总体框架的设计与主要原则的制定上,还是需要通过一些更为具体的措施来展开。同时,由于新文科建设实践的不足,现阶段的研究多在于提出方向性意见,少有对具体建设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如目前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有无需要改善的方面、新文科研究与具体建设之间是否有脱节等问题。总体来看反映新文科建设现状与指出新文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文章数量不多,这也是下一阶段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4.新文科建设成效与转型问题更需关注

新文科概念提出至今,已经从开始的理论构想进行到具体实施阶段,教育部与地方省市的高校都针对新文科建设展开了讨论与部署,新文科的研究重心也开始转向具体的建设上。但目前新文科建设上存在着理论讨论与规划多但实际落实少的状况,新文科建设并未在文科专业发展上充分显示出其成效。如何使新文科真正成为人文学科发展的助推器,并在实际的文科发展中显示其成效,这是下一阶段新文科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同时,新文科建设也需要进一步转型发展,要在现有学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寻找出符合我国国情与学科发展规律的新文科建设道路,而不是简单的新教育思想与理念的使用。面对着目前新文科建设成效并为完全显现的情况,针对目前教育体制与特点的调整与接下来的转型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更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加以关注,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推动新文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下阶段研究的建议

1.尽快厘清新文科的内涵与外延

为了尽快明确新文科的内涵与外延,我们需要在下个阶段的研究中加强关于新文科的溯源研究的关注,要将新文科理念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清楚。其中重点是梳理新文科理念在美国希拉姆学院的提出与实施状况,并在这一过程中明晰国外新文科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其与我们目前对新文科认知的差异,结合国情、取长补短,明确出适合我国国情与文科未来发展的新文科内涵与外延来。同时分析新文科与我国文科教育的关系,将我国的文科教育传统与新文科理念接续起来,继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以此为新文科内涵外延的确定提供依据。

2.提升新文科研究的深度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于新文科的讨论要继续深入下去。首先是新文科的内涵外延与新文科建设的方向等问题的探讨还需进一步进行。尤其是只有把新文科内涵外延理解透彻,才能展开更充分更广泛的研究。新文科的研究者必须先要对新文科内涵外延和本专业发展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能有机结合、加以创新,才能从更高层面对新文科进行观照,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这是新文科研究继续发展的一个前提。其次,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突破目前存在的同质化倾向与存在的研究瓶颈,要找到更多的新文科研究角度与方向,提出符合实践的新理论、新规划,将新文科研究进一步引入更深层次,这样才能将新文科的研究挖深挖透。总之新文科研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等待挖掘,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3.聚焦新文科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

下一步新文科建设研究更需落到实处,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既要不断完善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也要在具体实施方面如学校层面的课程设置、教师安排、机构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同时新文科建设研究也要跟紧实践,研究者需要做好调查研究,对高校的新文科实施措施有一定了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反映目前新文科建设具体情况。同时还需要在研究中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及时对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反思并提出建议,以实现新文科研究与建设实践的良性互动。

4.进一步关注新文科建设的落实与转型

针对新文科建设成效未完全显现的问题,学界新文科研究者未来要对此进一步关注。首先,应思考现阶段研究是否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有没有发挥对新文科建设应有的指导作用,同时研究中是否存在对现今建设情况认知上的滞后。其次,要关注目前阻碍新文科建设实施的各种制度与思想壁垒,寻求破除之道,实现新文科建设的真正落实,发挥新文科建设对文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最后,要为新文科建设未来的转型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应在总结目前新文科建设经验与困难的基础上,调整新文科建设的路径与方向。使新文科建设既能解决传统文科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又能对当今文科体系进行系统性变革,同时适应我国国情与社会发展需求,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科建设与发展之路。




审核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第二类审核评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审核重点

1.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1.1党的领导

1.1.1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情况

1.1.2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情况

1.2思政教育

1.2.1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情况

1.2.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按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情况

【必选】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比例≥1:350

【必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全校师生人数比例≥1:100

【必选】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20

【必选】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40

1.2.3 “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建设及选树情况

1.2.4 学校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

1.3本科地位

1.3.1 “以本为本”落实情况,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的本科教育良好氛围形成情况

1.3.2 “四个回归”的实现情况,推进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1.3.3 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条件、教师精力投入等优先保障本科教学的机制建设情况

【必选】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备注5

【必选】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统计要求见备注5

【必选】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要求见备注6

【必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求见备注7

1.3.4 学校各职能部门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的比重情况

2.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

2.1.1 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2.1.2 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情况

【必选】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数≥2学分

【必选】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

B 2.1.3

B1 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况

B2 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情况

2.2专业建设

B 2.2.1

B1 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必选】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近三年新增专业数

【可选】近三年停招专业数

B2 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必选】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近三年新增专业数

【可选】近三年停招专业数

B 2.2.2

B1 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情况

B2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情况

2.2.3 学校通过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培养等举措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2.3实践教学

2.3.1 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必选】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

【必选】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工程实践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数

B 2.3.2

B1 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

B2 学校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

B 2.3.3

B1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教师专业实践、科研课题情况及完成质量

【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B2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情况及完成质量

【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2.4课堂教学

2.4.1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情况

2.4.2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情况

2.4.3 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情况,依照教材审核选用标准和程序选用教材情况;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必选】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的比例

【可选】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数

K 2.5卓越

培养

K 2.5.1

K1 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可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生数

K2 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可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

K 2.5.2 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情况

【必选】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

K 2.5.3 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实施成效

K 2.5.4 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K 2.5.5 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K 2.5.6 优秀教材建设举措及成效

2.6创新创业教育

2.6.1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情况

2.6.2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与成效

2.6.3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必选】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比例

【必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

【可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3.教学资源与利用

X3.1设施

条件

X3.1.1 教学经费、图书资料、校园网等满足教学要求情况

X3.1.2 校舍、运动场所、体育设施、艺术场馆、实验室、实习基地及其设施条件满足教学要求情况及利用率

3.2资源建设

B 3.2.1

B1 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及其共享情况

B2 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及共享情况

B 3.2.2

B1 面向国家、行业领域需求的高水平教材建设举措与成效

B2 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建设情况

K 3.2.3

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和条件建设及使用效果

K 3.2.4

K1 学科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

K2 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

4.教师队伍

4.1师德师风

4.1.1 保障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

4.1.2 教师在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自觉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方面的情况

4.2教学能力

B 4.2.1

B1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能力

B2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

4.2.2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措施

4.3教学投入

4.3.1 教师投入教学、教授全员为本科生授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情况及实施效果

【必选】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必选】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

4.3.2 教师特别是教授和副教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及成效

【必选】教授、副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4.4教师发展

4.4.1 重视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4.4.2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举措与成效

【必选】设有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教师的比例

B 4.4.3

B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政策措施

B2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到业界实践、挂职和承担横向课题的政策措施

B 4.4.4

B1 教师队伍分类管理与建设情况

B2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情况

【可选】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

K 4.4.5 教师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5.学生发展

5.1理想信念

5.1.1 学生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

5.1.2 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情况

5.2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

B 5.2.1

B1 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面和创新能力

【可选】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本科生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

B2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独立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中实际问题能力

【可选】在学期间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

【可选】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本科生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

5.2.2 开展通识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必选】体质测试达标率

5.2.3 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情况及育人效果

【可选】省级以上艺术展演、体育竞赛参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K 5.3国际

视野

K 5.3.1 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与本科教育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展情况

K 5.3.2 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育资源的吸收内化、培育和输出共享情况

K 5.3.3 学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实习、竞赛、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可选】在学期间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实习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

5.4支持服务

5.4.1 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情况

5.4.2 学校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工作(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情况,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配备及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建设情况

【必选】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生比例≥1:200

【必选】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1:4000且至少2

【必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1:500

5.4.3 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辅修专业制度、双学士学位制度建设情况

K 5.4.4 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

6.质量保障

6.1质量管理

6.1.1 学校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

6.1.2 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的情况

6.2质量改进

6.2.1 学校内部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及接受外部评估(含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等)情况

6.2.2 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与改进效果

6.3质量文化

6.3.1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

6.3.2 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

7.教学成效

7.1达成度

7.1.1 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7.1.2 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

7.2适应度

7.2.1 学校本科生源状况

B 7.2.2

B1 毕业生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B2 毕业生面向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和行业企业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情况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7.3保障度

7.3.1 教学经费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资源条件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必选】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必选】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7.3.2 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情况

【必选】生师比(要求见备注8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7.4有效度

7.4.1 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情况

7.4.2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情况

7.4.3 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

7.5满意度

7.5.1 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7.5.2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7.5.3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备注:

1.第二类审核评估分为三种,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且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2.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包括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

——“统一必选项”无特殊标识,所有高校必须选择;

——“类型必选项”标识“B,选择第一种的高校须统一选择“B1,选择第二种的高校须统一选择“B2;选择第三种的高校原则上选择“B2

——“特色可选项”标识“K,高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自主选择,其中:第一种与“K1选项对应,第二种与“K2选项对应;第三种原则上与“K2选项对应;

——“首评限选项”标识“X,选择第三种的高校必须选择,其他高校不用选择。

3. 审核重点中定量指标的具体要求可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其中,【必选】是指该定量指标学校必须选择;【可选】是指该定量指标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

4. 表中定量指标计算原则上参照《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教发〔20206号)。

5. 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折合在校生数。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含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

6. 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10%。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的高校,当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1000万元,该项指标即为合格。

7.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普通高校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总资产值/折合在校生数(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工科、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5000/生,体育、艺术院校≥4000/生,语文、财经、政法院校≥3000/生。

8.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总数(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工科、农、林院校和语文、财经、政法院校≤18:1;医学院校≤16:1;体育、艺术院校≤11:1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硕士研究生在校生数*1.5+博士研究生在校生数*2+普通本专科留学生在校生数+硕士留学生在校生数*1.5+博士留学生在校生数*2+普通预科生注册生数+成人业余本专科在校生数*0.3+成人函授本专科在校生数*0.1+网络本专科在校生*0.1+本校中职在校生数+其他(占用教学资源的学历教育学生数,例如成人脱产本专科在校生数)。

专任教师总数=本校专任教师数+本学年聘请校外教师数*0.5+临床教师数*0.5;其中:本校专任教师须承担教学任务且人事关系在本校(原则上须连续6个月缴纳人员养老险等社保或人员档案在本校);校外教师须承担本校教学任务、有聘用合同和劳务费发放记录,聘请校外教师折算数(本学年聘请校外教师数*0.5)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临床教师须承担教学任务且人事关系在本校或直属附属医院。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