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19年高教动态第8期
发稿作者:2019-12-16   ‖  发布时间:2019-12-16  ‖  查看128次  ‖  

高 教 动 态

 第8

(总第4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一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战略思考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后普及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战略规划理论与方法

【发展规划的性质作用】在回顾总结中提升院校战略规划的水平

【发展规划的基本特点大学战略规划的若干基本问题



编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之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发展研究分会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了高等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研修班,邀请了国内部分知名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专家,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以及十四五高校发展战略进行了研讨,各位专家普遍认为十四五是我国开启新发展征程的历史出发点,国家对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已经开始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本刊分两期摘要介绍部分专家的观点,帮助大家了解高校发展规划的性质和作用,增强做好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后普及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战略规划理论与方法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

 一、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尔. 特罗(M.Trow,1926-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做出重大贡献,最突出的是他在60年代末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将高等教育划分为“英才”(Elite) 、“大众”(Mass)普及”(Universal)三个发展阶段。伴随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类迎来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后普及教育时代”。“后普及教育时代”是一个全面普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时代,是一种处于普及教育和终身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以平等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普及教育和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终身教育的双重特点。普及教育产业于工业社会,为现代工业化进程“批量化”培养标准人才。按照普及程度划分,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时代以前的前普及教育、工业时代的普及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后普及教育。后普及教育在后工业时代萌芽,并将在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发展和成熟期。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一阶段(1971-1990年)

1、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后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2、高等教育发展从大众化到普及化

1970-1980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3.4%提高到30.3%,增加了7个百分点,1995年达到近60%,又提高近30个百分点。

1900年,美国教育实现第一个40年跨越式发展后,从19001930年的30多年中,全世界9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中美国也就只有4人。一个历史性的标志是1934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四名获奖者全部是美国人。

1941年,美国成为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

1971年,美国成为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

1960-1976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的数量增长了3倍,每年达到近32000名,硕士学位授予量从80500名增长到30万人以上。在1960年代中期以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美国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保持在32000-34000名。

1976年,美国获取硕士学位的人数达到高峰,约为317000名。

1990年代,美国博士研究教育规模再一次出现迅猛发展,每年授予学位

数达到43000个。

2012年,美国共有硕士生768000人,博士生170000人,共计908000人。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二阶段(1990-2004年)

1、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统计,在有数据的95个国家中,2003年有33个国家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数量上比1995年增加了24个;62个国家处于大众化阶段。2004年,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

2、不同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普及进程

 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高度普及,平均入学率高达84%,成为人类进入21世纪前夕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标志。第二个层次为拉丁美洲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从1970年的6.3%提高到1996年的17.3%,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地区。第三个层次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其同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了5.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低于世界高等教育年均增长水平。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三阶段(2005-2020年)

 在2006-2020年间,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将达到50%以上。拉丁美洲国家中墨西哥、巴西、智利等国家将率先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亚洲国家中,继韩国之后,日本在2005年后将实现普及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紧随其后。到2004年有25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处于30-49%之间,其中除奥地利和保加利亚出现“逆普及化”现象以外,其他据有可比数据的19个国家,从1999-2004年五年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增长最快的是哈萨克斯坦,为23个百分点;其次是黎巴嫩,增长12个百分点。在这25个国家中高于入学率40%的国家有9个,这些国家在近几年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按一般变化规律,其他国家约在5-10年左右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在《高等教育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国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知识时代——繁荣所需要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创造知识,它体现在受教育人口和他们的思想之中。与早期推动经济变革的钢铁和石油等自然资源不同,知识是用之不竭的资源,越是运用,就越有利于知识的增长和扩散。但知识不能为所有人所利用,它只青睐受过教育的头脑”。

 二、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

 (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是—种后发内生型教育现代化模式

19589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一方面《指示》明确指出“培养出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巨大的历史任务之一。”《指示》提出“全国应在三年到五年时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业合作社社社有中心和使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能入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任务”,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从大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

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提前5年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制定的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 0 %的目标,2016年毛入学率达到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8年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48.1%

 (二)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意义

 (1)实现中国人力资源的高层次开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民主化的过程,原来集中于部分人群身上的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权力,渐渐转移到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及个体身上,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更加广泛的支撑力量。

 (2)为全面实现高水平就业和发展提供保障。高等教育普及化为全球、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既提供就业机会,又可以延缓就业。

 (3)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拥有占世界高等教育18-20%的在校生规模。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创造了发展中人口大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模式。

 (三)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与趋势

 (1)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2)从重点到平衡:一流大学建设初见成效

 (3)从数量到质量:学术质量明显提高

 (4)从大众到普及: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三、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探索教育资源配置新思路新模式

 (一)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结构三次大调整。一是1985年,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开启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教育结构调整,重点是解决教育宏观布局问题,建立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基本框架。二是1992年,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第二次教育结构调整,重点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体系。三是2010年,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以改革人才培养结构为核心开启了第三次教育改革。

 新一轮教育结构调整,既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延续,又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所进行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特点是教育数量供给相对充裕前提下,所进行的教育结构性改革。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结构性饱和和结构性短缺问题,提升教育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

 (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

 瞄准未来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形成教育结构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灵活调整机制,教育体系结构基本稳定成熟,教育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其基本思路是:(1)加快调整区域教育结构,形成教育强国的基本框架体系;(2)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结构;(3)加强教育专业结构和科类结构调整,培养成百上千万创新型、复合型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

 四、高等教育规划理论与方法—一种后发超越型教育现代化模式

 习近平主席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李克强总理: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集思广益,最大程度地汇聚民智。规划不是要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到地上。

 中国教育发展六大趋势:教育综合实力全球领先;教育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基础教育成为国际典范;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引领者;一流大学进入世界前列;现代化模式进入成熟阶段。


【发展规划的性质作用】

在回顾总结中提升院校战略规划的水平

刘献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名誉理事长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之年。回顾总结高校战略发展规划的过程,寻找规划制定中的不足,提升院校战略规划的水平,十分重要。

1956年,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制定战略规划,如华中工学院的《一九五六—一九六〇年的综合规划》综合规划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方针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补充提高师资”是实现这一方针的中心环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科学水平”,奠定了华中工学院发展的基础。1980年代起,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随着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开始制定五年规划,即“六五”,“七五”发展规划。21世纪初,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各高校都开始制订发展规划,即“十五”,“十一五”规划,形成规划意识。这时,主要是面对国家要求,规划并未发挥大的作用。

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在西安举办了《大学校长与战略》国际研究会,这次会议对我国高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提出要从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结合起来。

 其次,提出大学校长要高度重视战略。

 再次,根据战略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核心战略;将经费的筹措、规划放在战略管理的突出地位;战略规划应该是多样化的;学校战略要体现校长信仰、理念,但不是校长个人的原景。

2013年,中国院校研究会在昆明召开了“院校研究数据分析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学术研究会,推动重视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运用大数据,解决战略规划制定中“定量分析不足、实证依据缺乏”等问题,从而提升战略规划的水平。

 本次,院校研究会再一次举办高级研修班,搭建一个平台,共同进行探讨。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战略规划要更加自觉、科学、有效

 制定战略就是把你自己的智慧、远见和意志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外力所掌握,或陷入无序的状态。我国战略规划制订是从上而下的要求,其重要性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认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要从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开始。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是人的本性的体现。“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资本论》)规划首先使我们明确行动的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动力。

 (2)规划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在人的面前有两种世界,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人的活动,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因此,教育是人们对可能世界的把握。可见,规划也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3)规划可以帮助人们不断总结过去,少走弯路。人生是漫长的、复杂的,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规划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反思、调整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坚定信念,排除干扰,少走弯路,达到胜利的彼岸。

 (4)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化复杂为简单。

 (5)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干成大事。“一年可能干不成任何事,十年可能干成任何事。”

现在,不是要不要制定规划的问题。关键在于,规划的制定要自觉、科学、有效,充分发挥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二、认识战略的特点

 从战略→战略规划→战略管理,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企业、商业界,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视战略,60年代开始制定战略规划,70年代开始提出战略管理。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领域引入战略这一概念是20世纪末,同样要经历从战略到战略规划,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环节。

 战略(Strategy)——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一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动词(Strategy),意即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谋划如何打败敌人。

 规划对大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理想。“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规划与学校发展脱节、与学校实际工作脱节。究其原因:我们还停留在战略规划阶段,没有走向战略管理。进行战略管理,要充分认识战略,认识战略的特点。战略、战略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外向性是战略的主要特点

 战略具有外向性、未来性、全局性、稳定性等特点,其中外向性是主要特点。

 战略管理的基本宗旨是利用外部机会以化解或回避威胁,它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在环境分析中,大学主要领导关注什么:如何抓住机遇进行了战略转移和变革;如何在变化中把握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如何从外在环境高度确立内部组织结构;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决定自己的政策、机制和行动。

2.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战略是从定位开始的。在军事领域,定位是指针以敌人确定最有利的位置。(电视展《太行山上》的游击战)在企业领域,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不同的运营活动。(马云)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系统网络上的一个个网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任何事情,明确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即定位,是基础和前提。

 高等学校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分类是定位的前提。我国对高校的分类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通常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

 本人2007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教学服务型。发展方向为创业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教学型、教学服务型——创业型。

3.舍弃是战略的精髓

 有舍才有得。最大的树也长不到天上去。对于任何大学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切领域、所有学科处于领先地位。大学要重视特色建设,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就是水平。

 学校特色包含学科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主要是选择自己办学的教育思想、途径。学科专业特色,每所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每个学科、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方向。如吉林大学的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的力学;华中科大的机械、电气;兰州大学的敦煌学、草业科学;徐州医科大学的麻醉学科;青岛科技大学的橡胶。

4.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

 战略规划仅仅是为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确定了战略目标,明确了战略重点,提出了战略措施,而要将这些转化为现实绩效,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则要靠战略实施。

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战略规划是在行动前部署力量,战略实施则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战略规划是一个思维过程,而实施是一个行动过程;战略规划需要协调的是少数人,实施则是要在全体师生之间协调。加强战略实施必须把握:

 (1)在规划中重视战略措施和战略行动。我们的战略规划,缺少“战略行动”这一部分。

 (2)根据战略规划,制订年度工作计划。

 (3)开展战略评估。对战略规划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每年度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决定是否修改,坚持战略规划。发展规划部门不仅要负责规划的制订,还要负责对规划的评估。

 三、探索“十四五”规划制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1.面临环境的分析

 战略是向外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是时代给予的。

 (1)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本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两个战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两大举措。

 (2)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国家重点发展五大战略领域: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新产业,绿色低碳产业。

 (3)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发展要求。

 人工智能导致人机协同:机器以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感知人类;图像识别技术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语言控制类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量简单、繁琐、重复的工作由职能助手完成;覆盖从决策到运营、从生产到服务的经济活动全链条。

 (4)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企业。特别是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更离不开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任务就是生产,科研、设计由科研单位和高校来承担。现在,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企业要用生产总值的3%用于科学研究。

 (5)教育已进入个性化教育时代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反思教育》中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今天,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应时而变——尊重个体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将以“全球共同利益”为理念,经历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

2.重视学校的阶段性特征

 过去,规划制定时,对学校自身分析强调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这是对的。但还要注意阶段性特征,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发展目标、关注的问题不同。从大的方面说,双一流大学、应用型大学,有显巨区别。

 大学有其生命周期,每个生命周期有一定的发展阶段。以新建院校为例,大体经历三个十年:起步,发展,提高。

 第一个十年,起步;关注理念、队伍、制度、文化的基本建设;

 第二个十年,发展:优化结构,重点突破;

 第三个十年,提高:全面提升。

 发展阶段之间存在战略转变。战略转变指随着具体战略方针的转变,战略上要实现的变化。引导师生观念和行动的改变,更好地达到战略目标。

 华中科大的三次战略转变。

 第一次转变(20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目标:国内一流大学。由教学到教学科研相结合;由本科教学为主到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结合;由单纯的工科到多学科发展。

 第二次转变(20世纪九十年代中至21世纪初),目标: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由科学教育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由教学、科研到学研产三足鼎立;

 第三次转变(2012年起……),目标:世界一流大学。从数量发展到质量提升;从工医优势到综合优势;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3.规划要有战略主题

 战略主题是战略思想的体现,战略目标的高度概括。通过战略主题可以引导师生明确学校的战略方向,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是:“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洪堡大学规划的战略主题是:“科学达致修养——培养探究思维”。

4.战略目标要变口号为目标

 华中理工大学 “七五”、“八五”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毫无作用。目标要有具体的时间,确定的内涵,可计量的成果,明确的责任。

 洪堡大学战略规划(2012.11.01-2017.10.31)的战略目标:

 目标1:为一流的研究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

 目标2:促进个人的发展和青年学者的提升;

 目标3:构建服务网络,建设“有利于学术自由”的管理文化。

5.要有战略行动

 我们的战略规划有战略措施,没有战略行动,这是战略规划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战略措施属发展策略,可以放在战略行动之中。战略行动是战略实施的具体安排。我们的战略规划往往缺少战略行动这一部分。多数国外高校的战略规划,有战略行动。

 “十四五”规划中,一定要变战略“措施”为战略“行动”,并明确每一年的分目标和具体行动,解决规划和年度计划脱节的问题。文华学院每年采用“清单+典型”的方式,落实战略行动,效果较好。

6.要重视资源配置

 高校是一种需要消耗稀缺性资源的机构。资源既是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与社会互动与交换的载体。战略规划中要十分重视资源。

 资源对大学发展的作用:大学三大功能的实现靠资源支撑;大学资源的多少影响战略选择的自由度;资源结构决定校长工作的方向、重点;资源的依赖性决定组织的管理模式;战略重点,依靠资源来保证。资源获取——办多少事找多少钱;资源配置——保证重点;资源转化——学校与社会互动与交换的载体。资源转化是资源在个体发展、组织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创造。资源转化是高校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资源转化是实践中解决高校办学与政府、社会之间关系的钥匙。

 资源可划分为三类:

 基础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发展性资源:知识、政策、市场;

 衍生性资源:理念、文化、制度。

 资源转化在这些资源中进行。

 资源转化的路径:

 (1)结合型转化:资源联合嫁接路径;

 (2)结构性转化:资源结构优化路径;

 (3)认知型转化:资源内生路径。

 通过资源转化,获取基础性资源,实现价值优化,激活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在“共同创造”中制定战略规划。

 大学的历史、学科结构、人员结构、文化等不同,大学的任何工作都需要创造。创新是后来居上的唯一选择。如果一所大学,发动所有师生,围绕共同目标,进行共同创造,没有办不好的。

 首先,提出问题,全校开展讨论,如:学校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是否遇到了发展中的节点;如何确定学校发展的思路、目标;促进学校发展,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行动;学校书记、校长要亲自提出问题,亲自参与讨论,并从中归纳,提出战略要点。否则,难以做好规划。

 其次,规划初稿制订后,印发全校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汲取群体智慧,凝聚共识,调动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制定好规划。


【发展规划的基本特点

大学战略规划的若干基本问题

别敦荣 教授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我国大学发展正处于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上。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阶段,以现有发展速度,未来十年左右可能达到相对饱和状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部分大学发展将进入成熟期。

 一、大学发展模式与战略规划

 (一)两种成功的大学发展模式

1、累积性发展模式

 牛津大学(1096年)、剑桥大学(1209年)、哈佛大学(1636年)、耶鲁大学(1701年)等。

2、跨越性发展模式

 芝加哥大学(1890年)、斯坦福大学(1891年)、卡内基·梅隆大学(1900年)、沃里克大学(1965年)等。

 (二)两种大学发展模式的特点

 累积性发展模式:发展周期长、发展的成本高、发展的目的性较弱、成功的不确定性大;

 跨越性发展模式:发展周期短、发展效率较高、发展的目的性较强、成功的几率大。跨越性发展是战略规划的实践

 (三)我国大学发展的一般模式

 (1)“无目标”发展模式;

 (2)“指令”发展模式;

 (3)“模糊”发展模式 ;

 (4)“紊乱”发展模式

 (四)战略规划定义

 战略规划是谋求大学在规划周期内实现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大学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实践;是面向未来、目的明确的现代大学治理方式。

 美国大学战略规划专家乔治·凯勒:高等学校及其领导者是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对待其历史地位;外向性的,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有助于增强学校的竞争力;重在决策,并非文本上的规划、分析、预测和目标等;理性的、经济的分析与政治手段和心理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参与式的,对矛盾冲突有很大的包容性;所奉行的是组织的命运高于一切。

 (五)战略规划的作用

 (1)凝聚发展共识

 (2)设定发展标准

 (3)明确发展目标

 (4)创新发展文化

 卡内基·梅隆大学柯亨(Jared L. Cohon)校长(2002年):我们的大学有很多目标,它们都很重要,但是我们的钱不够,能力也有限,因此,大学必须进行战略选择和规划,发展其比较优势。卡内基·梅隆大学规模并不大,但能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战略规划的结果。

 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一般任务

 (1)回顾和总结过去

 (2)分析发展环境和形势

 (3)提出愿景和目标

 (4)确定发展任务和计划

 (5)提出保障和支持措施

 (6)明确实施与评估要求

 (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主题

 谋划全局、谋划重点、谋划未来

 (三)大学发展战略的内容

 愿景、目标、行动

 三、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理论与方法的误区

 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汇报的行政文书或公文。战略规划是学校领导的“面子工程”。战略规划就是规划年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一次性的工作。规划就是规划部门的事情,或是规划部门工作人员的事情,跟其他人无关。战略规划没有理论,做好战略规划的诀窍不是理论修养多高多深,而是如何将学校领导的意图弄清楚 。

 战略规划就是一个拼盘,只要将学校各部门和院系情况汇总起来,根据领导的意图做些裁减,就出来了。战略规划就是文字游戏。一些大学在编制规划的时候,在一些文字和词汇表达上大费周章,而对主旨思想、重大主题、战略思维等较少关心。战略规划的“拷贝(copy)理论”:只要有一所大学完成了战略规划编制,其他高校直接拿来,根据本校情况做些数据和情况的调整,就解决问题了。

 (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

 (1)文化创新理论

 (2)目标牵引理论

 (3)资源匹配理论

 (4)组织再造理论

 (5)人力资本增值理论

 (三)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组织方法

 (1)全员参与法

 (2)系统规划法

 (3)战略研究法

 (四)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工作方法

 (1)环境研究法

 (2)目标参照研究法

 (3)功能结构设计法

 (4)重点设计法

 战略规划有其可为之处,也有其无能之处。不能指望它能解决大学发展的所有问题,至少不能指望它一下子能将各种主要问题都解决了。要看问题的性质和解决的时机。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了,就可以通过规划来解决;有时候,一些问题确实很重要,对高校发展影响也很大,但却不具备解决的条件,编制战略规划也只能将它放到一边,绕着走,不要去碰它。

 四、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要求

 (1)领导转变观念以及转变领导的观念

 (2)转变干部和教师的观念

 (3)提高战略规划的专业化水平

 (4)善于利用外部的影响力

 (5)领导尊重战略规划,组织保证到位

 (6)工作程序有效,保障措施发挥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领导重视、人事保证、思想解放、组织配齐、措施得力。

 五、结语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战略规划有助于大学实现战略转移,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有效性。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么重视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但战略规划对我国大学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偏弱。实现战略规划从弱作用向强作用过渡,大学是可为的,空间还很大。只要工作到位,战略规划就能在大学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大学发展走上“快车道”。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