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教 动 态
第2期
(总第48期)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十四五”规划制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革思路】 落实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 做好高校“十四五”规划
【问题挑战】 “十四五”期间教育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方法手段】 教育“十四五”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政府与智库深度互动制定规划的技术流程
编者按:“十四五”期间需要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突性进展,这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本期围绕“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探索,从深层次上弄清楚高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实质,启发研究破解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寻求高校改革的方法和路径,以使我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切实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化解我校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的制约、破解影响我校发展深层次问题的五年规划,实现我校在“十四五”期间奋起直追,以高质量发展绘就科学的蓝图。
【改革思路】
落实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 做好高校十四五规划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院长,云南华文学院院长、博士、研究员王秀成
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体系中处于何种历史发展方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路怎么走?如何认清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点、痛点、难点、方向、着力点?高校应该如何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势,做好“十四五”规划工作?
(一)关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学校规划的中心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这个学校的规模、数量有多大,关键在于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素质能力提高大不大、学生满意不满意。
人才培养规划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在新常态下,如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规模?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把握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规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多样发展,使高校造就的学生能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展现风采?
十四五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重点工作包括:1、继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及“卓越工程师”5个卓越计划;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3、着力推动建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4、加强相关教育标准建设;5、根据社会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和专业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制定分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标准体系。
(1)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在实践育人上,要始终贯彻协同育人的思想,就是集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南京大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三三制”模式: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给予学生多样化培养。
特殊的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部分高校选择设立教学改革实验区,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学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上海交大“致远学院”。
(2)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适应新时期人才成长特点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教学方式。
(3)适应先进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件运动(OCW),其2200多门课程的教学材料都能够在网上免费访问。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纷纷响应,也启动自己的开放学习项目。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特别是MOOC的兴起,重构了大学的学习空间,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MOOC正深度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人类思维模式和学术组织形式,有可能直接冲击教育界现有领跑者的优势地位,催生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格局。如何面对教育信息化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挑战,是高校规划必须审视和应对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关于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龙头。学科是搭建大学组织架构的基本要素,科学研究是学科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型大学尤为如此。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施学科带动战略是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学科科研规划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何选准学科发展方向?如何在新常态下优化学科布局,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如何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如何处理学科布局与空间布局的关系?
1、如何选准学科方向?
围绕主攻方向和重大任务构建学科大平台。“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1)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等;(2)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等;(3)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等;(4)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等
2、如何优化学科布局?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厦大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新兴应用学科,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2)浙江大学“顶层规划,科学布局”:把握学科梯次发展策略。 宏观(学校)层面上的学科建设,要控制学科数量规模、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构建重点学科体系、配置学科建设资源、组织学科评估; 中观(学科板块)层面上的学科建设,要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凝炼重点方向领域、打造重点学科基地、拓展重大合作平台、制定学术标准; 微观(学科、学科群)层面上的学科建设,要制订学科发展路线图、造就学科领军人物、建设学科人才梯队、营造学科组织文化。
(3)北京大学一是树立“上天、落地、下海”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空间科学、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二是以生命过程为主线,发展面向人类健康的生命医学交叉学科群;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完善北大的新型工科体系;四是将资源、能源与环境、先进材料、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思想文化等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和重大工程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群的全面崛起。
3、如何有效促进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学科交叉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百年诺贝尔奖中,有41%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学科交叉。近三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高校参与获奖105项,其中有44%的获奖项目是属于高校之间或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合作的。
厦大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通过“学院+研究院”模式,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更新。 依托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管理、法律、台湾研究、东南亚研究、南海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等学科领域共设了10多个研究院(做增量)。
在研究院试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采取“首席科学家制”、“年薪制”等新型人事聘任制度,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使这些研究院成为学科新增长点的依托。
4、如何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
厦大探索学部制改革,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设立了6个学部委员会——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学部、医学部、工学部、地学部。
学校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的特点,给予学部更大的学术自主权,包括本学部的学科建设、师资评聘、重点资源配置等方面。
通过学部制改革,逐渐改变以往以理科标准评价工科、医科,以文科标准评价理科的状况,让各个学科都能在符合自身规律的评价体系下自主发展,营造起良好的学科文化。
(三)关于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牛鼻子”。 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始终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建设一流大学需要多大的教师队伍规模来支撑? 如何打造“人才高地”? 如何形成这样的大学土壤或大学生态,能够让各类人才真正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如何在规划中平衡教师、党政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三支队伍之间的关系?
1、高校发展需要规划多大规模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
2、如何打造“人才高地”?学校的未来,根本上取决于能不能吸引、培育最优秀青年才俊。
要围绕学科发展重点和争取重大任务做好人才队伍规划,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创新团队的数量成倍增长。
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锻炼人、培养人,造就新的学术领军人物群体;从国际化培养、教学实践、重大学术活动等方面扶持培养青年教师。
以重大需要为牵引,加强组织谋划,加强团队攻关,调动各方面资源为承接重大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团队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和配套支持。
厦大的思考:全校保持3000人左右的专任教师,这些教师都有博士学位或本专业的终极学位,都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重点建设40个左右的一流学术团队;每个团队大体上由5-8个学术带头人(在本领域世界排名前100位),30-50个学术骨干(在本领域国内排名前100位),100-150个优秀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组成。
3、如何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
杜玉波副部长: 要解决好教师队伍活力不足的问题,主要在于完善考核评价指标机制、薪酬分配机制和流转退出机制。
(1)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学术主导、学院为主。科学划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学校事务和学院事务。
绩效管理。
非升即走、非升即转:参照世界一流大学通行做法,实行终身教职准聘制度。探索教师流转退出机制。
实行校内合聘制度:在交叉学科、平台引入“虚拟编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每位教师在聘期内最多可同时接受校内3个单位的聘任,工作量计算、合聘津贴等由合聘单位具体制定。
(2)改革薪酬激励机制
注重三支队伍的薪酬水平适度平衡。根据岗位特点和任务差异,设立管理服务和专业技术重要岗位,建立与岗位责任、业绩、贡献挂钩的薪酬制度。
(四)关于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高校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资源配置机制和方式又是加强高校规划管理的有效调控手段。但在实践中,规划编制与资源配置还未能有机衔接,资源配置的效率还不尽人意,资源配置的保障和调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资源配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如何处理好外部与内部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如何处理好外部与内部的关系?
对外:千方百计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没有经费的增长,何以盖大楼、何以引人才、何以保质量。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内:就是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学校在综改调研中,学院仍普遍反映用房不足;大型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共享程度不高,资源使用不够高效; 校内教学科研用房和其他公房存在“不占白不占”的现象。
2、如何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
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本科教学上。厦大本科教学经费的提取比例从原来本科学费收入的30%调整为60%,明年将做到100%。提取的本科教学经费将主要用于:学生实习、实践,国际交流补助,学生出国参赛补助,公共课建设(包括体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外语、公共数学等),教师本科教学超工作量补贴,各学院用于其他本科教学所需等。
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人才队伍上。坚持“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多担当多得”,设计统一规范的基本薪酬体系,逐步提高收入待遇。实行全员年薪制。根据业绩和贡献分层次、分学科确定薪酬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持薪酬待遇的持续竞争力。
3、如何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
学院是学校办学的主体。
(1)确立学校与学院之间的科学分工。凡是学院能做的事情都由学院做,学校只做学院不能做、不愿做、做不好的事情,学校重在提供校内的“公共产品”。
(2)高校人、财、物应更多地向学院倾斜,给学院更大的资源配置权和发展空间。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从财务管理开始,逐步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以权责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
(3)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学院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工作,以监督制约为主要途径规范学院管理权力的使用。
(五)关于服务发展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编制发展规划要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在服务中提升能力、展现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服务发展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如何把学校改革发展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如何优化服务布局,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如何理顺校内的工作机制,形成服务发展的合力?
1、如何扎根中国大地?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这一阶段,要解决自身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已经不能靠跟踪和模仿来解决,而是要立足国情、校情,创新发展模式、深化综合改革。
2、如何优化服务布局?
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的“浙大模式”。以政府为制度创新主体,大学为创新人才泵、技术源、思想库和文化传播者,企业为市场、生产、投入和受益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工作模式。浙大按照“长三角”战略必争、“珠三角”战略合作、“京三角”战略拓展、“成渝西三角”战略互动和“能源金三角”战略布点的科技合作总体布局,先后在宁波、苏州、昆山、常州、广州、自贡、天津、包头等建设了8个工业技术研究机构,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如何理顺服务工作机制?
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成立社会服务工作机构,统筹协调社会服务的力量和资源,加强校内外合作单位的沟通联系,形成权责明晰、工作协同、务实高效的社会服务工作体系。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在教师考核聘任、收入分配中强化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
完善对接落实机制,加强合作项目跟踪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六)关于国际化
大学只有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才能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层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实施国际化战略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明确新的历史时期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目的?如何推进国际化战略?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如何定位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化战略?中国高等教育要想不被“边缘化”,必须要克服狭隘视野,树立全球视野,主动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主动适应和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高水平大学要把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学术实力的重要体现,把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七)保障举措
党的建设(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体制改革:组织体制(跨学科创新平台与院系体制、矩阵式管理)、管理重心下移(明确责、权、利,实行成本核算,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学术委员会(严密的机制、学术与行政相对独立)。
机制创新:资源配置体系(结合规划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体系(分类按规划目标考核评估)、教师激励机制(规划目标与职工个人相关)、科研管理政策(科研奖励重视质量)。
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基础(统筹布局,完善基础建设提高速度与质量)、整合资源(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深化共享数据库)、推动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提升服务(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保障系统)。
切实改善民生:关注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做温暖人心、凝聚民力的工作)、办实事(改善住房管理,加快教师公寓建设工作,为青年教职工自购住房提供便利。努力办好附中、附小,为教职工解决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完善医保管理。)
【问题挑战】
十四五期间教育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刘复兴
一、教育改革创新面临新挑战与新要求
(一)世界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本质上是全球秩序的重构:大国竞争,此消彼长
2、根本动力是技术变革与生产力的变革
3、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马尔萨斯陷阱
4、贸易战争、科技战争、货币战争、石油战争、舆论战争与文明冲突
5、新冠疫情之前的世界与新冠疫情之后的世界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1、第一、二、三、四次工业革命(单一技术与技术叠加)
2、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5G与新能源
3、信息化与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手段、工具,而是目的与本体
4、郑重思考“教育与机器的关系”!
(三)我们面对一个困境
1、改革开放四十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存在失衡现象
2、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并没有完全达到
3、思想建设、价值建设、信仰建设、文化建设有点跟不上
(四)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与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
3、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二、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面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困境,面对新的发展战略目标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1、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2、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3、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5、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二)提出教育“九个坚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1、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2、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3、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4、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5、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7、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8、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9、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三)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标准、新要求
1、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创新发展理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3、教育“四为要求”,特别强调了“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4、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5、“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命题
人才培养新要求—6个“突出”:
1、价值观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首要、引领地位
2、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3、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4、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
5、担当精神、社会责任感作为人才培养的必备品格
6、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基本途径
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教育必须要发挥引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创新,面向现代化,解决重大问题。
三、十四五期间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一)完善与落实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1、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高度建设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2、重视一支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
3、立足抓好两个环节:教材与课堂
4、落实三个途径: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马列毛邓习,扎根中国大地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建立新型评价机制
(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与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1、全面培养:补足薄弱环节—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2、更高水平:六个下功夫与九个要求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新的“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六个下功夫与九个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综合素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健康第一理念,加强品德修养,加强改进美育, 增长知识见识,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奋斗精神。
(三)建设适应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工业革命的新教育结构
1、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育机器人的应用与管理
3、新型学校的诞生(学校是万物互联的组织,小微学校成为可能)
4、处理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5、三个体系: 互联网+教育、物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
6、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7、两个适应:现代与技术、传统与文化之间的适应;人类与机器之间的适应
(四)解决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
1、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提高学业与学术标准
3、真正实现跨学科培养
4、不断加强通识教育
5、尽早接触学科前沿
6、开展协同育人
7、坚持不懈推进国际化
8、建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评价机制
9、建立创新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10、制定系统的科学教育政策,重视科普教育
11、制定我国的教育创新政策体系
(五)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建设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2、系统改革学校制度
3、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
4、深化“放管服”改革
5、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6、统筹建立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的教育制度体系
7、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实施现代化教育治理的综合素质
(六)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2、做好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3、抓好民办教育领域党的领导工作
4、紧紧依靠教师队伍抓党建
5、把青年一代牢牢团结在党的周围
6、充分利用新媒体搞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方法手段】
教育十四五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政府与智库深度互动制定规划的技术流程
中国教育学会评价办主任 研究员 秦建平
一、教育规划及其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控制作用
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视规划。我国各级政府重视制定教育的5年规划(例如十四五),10~15年中长期规划(例如中长期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我国学校层面则重视制定发展的3年或者5年规划。国外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和实施教育规划、学校发展规划。
教育规划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规划是一个过程,旨在确认最佳的行动过程,说明问题、确定重点目标并提供最经济合理的资源分配的方案。”(现实中的误区:有不少地方将规划的关注点放在了请专家帮助提出看起来“很厉害”的愿景,恨不得把好听的词语都用上,专家的作用似乎就是提炼词语)教育规划的作用:教育规划具有引领、控制的作用,由此成为了UNESCO和各国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思想根基。其引领和控制的表现:
1、教育规划就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安排:一个立意高且实的教育规划,指引着规划年限内的教育政策设计、年度目标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严格实施教育规划,定期评估实施情况和教育进展,那么教育发展的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都将是可控的。
2、好的教育规划将教育引入佳境:例如,美国皮沃基学区就是通过战略性规划产出优质教育,成为运用标准提升教育质量的典范。
3、差的教育规划:要么使教育发展“少慢差费”,要么难以实施发挥不了作用。没有规划的教育发展将是随波逐流、盲目投入、不可预期、不可控。因此,教育规划的水准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质量。
教育规划引领、控制的政策规定: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重大政策,即《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指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财政规划衔接不够,不利于预算统筹安排”。要求“各部门应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实施,按照部门职责分工,研究未来三年涉及财政收支的重大改革和政策事项、并测算收支数额…编制部门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可见,规划不再软!不再是摆设!成为了滚动财政规划和财政预算的依据!
强调了要求强化约束机制:区域规划、部门或者行业规划、专项规→中期财政规划→约束年度预算。没有列入教育规划的项目或者教育事项,就不能获得财政支持,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工作的随意性,保障了教育规划的实施,使得教育发展更加可预期、可控制。财政部全国财政协作课题“地方财政教育投入效果与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成果提出:建立“以教育发展规划为目标导向、以预算编制绩效目标评审、项目执行绩效跟踪、项目完成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模式”。
小结:可以用一个公式说明,教育(或学校)发展水平=F(规划,管理),即教育(或学校)发展水平是其规划、管理这两个主要变量的函数。
二、教育规划系统研究的起源
196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lanning)成立。从此开启了世界教育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探索。当时正值民族国家独立,教育体系纷纷建立和扩张的时期,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 UNESCO 提供普及初等教育需要多少资源的操作性信息,以帮助它们安排实施普及初等教育的国家战略。学校发展规划,在国外称为SDP。1991年,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行SDP,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联合国儿基会等都在推广学校发展规划。通过联合国儿基会将SDP引入中国。
三、国际组织关于教育规划的几种主要模型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的“教育政策与战略模拟”模型(EPSSim)20世纪60年代: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根据人力需求,预测教育供给。这一阶段强调数学模型,模型可以给出一个静态的规划,说明最终的目标和中途的站点, 但它无法说明这条路是否能够行得通。
2001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发了名为“普适”(generie)的推演模型EPSSim,是一个“通用”的仿真模型,以期支持各国的教育规划,其在以后的年份版本不断升级。EPSSim针对的用户群首先是教育部(包括规划、财务和人事等不同部门),其次还有研究机构和大学,以支持他们制定与全民教育(EFA)相匹配的教育发展政策和规划。
(二)OECD框架下的大规模比较型规划:制度扫描和指标监测
制度扫描:OECD在90年代尝试开发教育制度分析的复杂框架,对各国教育实践进行扫描,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性分析。归纳出可能的方向和影响方向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精英及公众的态度及行为、政府制度等因素。在制度扫描基础上 针对某个具体的宏观教育决策问题,指明决策的整体趋势,同时明确说明这种趋势会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指标监测:从1991年起OECD开始推出自己描述教育系统变化的指标体系,以《教育概览:OECD 教育指标》的形式向世界发布。OECD 的指标体系是通过定量描述教育发展的水平及教育各方面的职能,帮助政府确定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并且通过国际比较,确定本国教育发展的位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制度扫描和指标监测兼顾了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
(三)参与式规划模式
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高度关注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弱势群体诉求的表达、利益的争取,并通过参与方式引入到决策中,由此以改变教育规划中的精英主义色彩,让教育发展规划能够体现弱势群体的利益。这里所倡导的“参与”的理念,旨在“赋权弱势群体——妇女、少数民族、穷人、弱者、脆弱人群——并实现权力关系的转变”。
四、政府-智库多边互动多因素综合决策规划模型
背景:早在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通过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直接委托、课题合作等方式,引导相关智库开展政策研究、决策评估、政策解读等工作。事实上,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已经开始委托智库开展政策研究,草拟政策初稿,特别是在规划领域已经形成政府—智库互动合作模式。例如:国家纲要、各省纲要,国家十三五、十四五教育规划;省、市、区县十三五、十四五教育规划等。依据国家改革重大政策、立足国内教育规划实践、借鉴国际组织教育规划先进经验,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以统计分析预测、制度扫描、田野访谈等为技术手段,提出“政府-智库多边互动多因素综合决策教育规划模型”如下:
(一)多边互动多因素决策规划模型结构要素与流程
多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智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等利益相关者。
多因素:发展现状(评估结果)、发展趋势或增长规律(或已掌握的最佳实践)、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政府意志、社会愿景、利益相关者诉求。
特点:规划形成过程既是专业的(需要科学),也是一个政治过程(即决策,是一个科学、民主决策过程)。
(二)政府与智库需要深度互动以及如何互动
现实状态:常常表现为,要么简单交给智库代劳,政府部门思考缺位;要么直接指令智库方面写出某些要点。总之,过程中交流互动渠道不畅通、交流信息不对称、互动不深入、讨论不充分或者缺乏讨论。由此,可能未能找准问题、目标不够明确恰当、路径和行动不是最佳、资源配置不是最经济合理。
结果:决策质量大打折扣,教育发展规划文本成为不受重视的“秀才作文”。
原因:对规划实施关心不够,或传统的官本位等级观念引起的交流、对话障碍,或政府部门领导对智库的研究不看重,智库研究人员对领导者力量认识模糊。事实上教育(学校)往往会借助于某一事件、某个机会迅速改变面貌,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如领导的主张、重要或者权威的评价等因素。
解决办法:需要明确交流沟通的目的、任务,建立平等的交流机制、多样化的沟通形式,这样才能提高规划质量。可以通过合作协议(或者委托合同)来予以明确。
互动交流沟通内容:智库向政府部门交流基础研究成果、调查访谈政府部门负责人;政府部门向智库交流沟通政府决策者的思路、想法、打算等,双方作较为深入的讨论。
(三)提高智库对规划的基础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基础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规划质量。
问题表现:现实中不少规划要么没有做基础研究,要么基础研究与规划内容脱节,一方面相关专题研究没有指向规划需要,另一方面规划内容缺乏研究支持。例如,为什么该这么规划?为什么是这些指标?某个部分为什么这么写?
解决办法:是需要有规划制定的顶层设计,负责顶层设计的总设计师要与专题研究人员交流沟通,围绕问题、愿景、目标、行动路径去明确专题研究的目的、意图、选题和具体要求等。
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定量方面:十三五评估、若干专项评估、主要指标统计回归分析、国内外指标比较、地区间指标比较、人口变化预测、学位需求预测、资源配置预测;区域学校发展水平评估、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学校领导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估等。
2、定性方面:重要专题研究(成绩、经验、突出问题等)、国内外制度扫描、国际组织倡导、国家教育改革宏观政策趋势、国家和区域教育改革政策梳理和实施情况分析、区域人力规划、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决策者调查访谈、利益相关者诉求调查访谈、专家咨询意见和头脑风暴产物等。
(四)重视利益相关者诉求
问题表现: 在规划研制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习者(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如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学校、进城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
解决办法:在规划制定的顶层设计中,把这些因素纳入研制流程,通过流程来控制,分别在基础研究阶段(抽样调查和访谈这些群体)、规划初稿意见征求阶段予以落实。
(五)规划文本注意:内容前后照应相互关联
1、国内有规范文本可参照,例如我国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教育规划;
2、国外有些规划写的重点明确,目标、指标具体,财政支持或者经费表述很明了,这些值得借鉴。
(六)战略目标或者愿景描述清晰、具有激励性,目标具体、指标有标准,任务(优先发展项目)真实、联系实际、可测量、可实现。
具体目标任务的衡量标准:1.具体;2.可测量;3.可完成;4.真实、联系教育(学校)实际;5.确定时限;6.可以评价;7.可以检查。
(七)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
监测评估是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OECD指出:监督不力威胁教育改革的成功。2015年教育政策展望:实现改革(Education Policy Outlook2015:Making Reforms Happen)发现,新政策一旦被采纳,便几乎没有后续进展。
在2008年至2014年间被落实的450项改革措施中,自它们开始实施到此报告发表期间,政府只对其中大约10%的项目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经合组织认为,更严格一贯地衡量政策影响,将是一项长期收益。它也将确保未来的改革是建立在独立于政治周期或压力的政策的基础之上的。
可见,通过监测、评价政策规划实施影响,才能督促规划更好的实施是国内外的共同特征,因此在教育规划研制中,也需要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做出清晰的规划和安排。不能够笼统的一句话“加强评估监测”或者“定期评估规划实施”,就没了,要具体安排出在什么时间节点、开展什么监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