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0年高教动态第6期
发稿作者:2020-12-28   ‖  发布时间:2020-12-28  ‖  查看133次  ‖  

高 教 动 态

 第6

(总第52)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产业学院建设

【纲领文件】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

【建设历程】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历程及主要问题探究

【建设路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编者按:


 产业学院建设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既可以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又可以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本期回顾产业学院建设历程探索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面临的困境,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制约因素,提出破解对策,以期对优化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纲领文件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
730

 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经研究,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在此基础上,引导高校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三、建设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产业为要。依托优势学院专业,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突出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四、建设任务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鼓励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推进“引企入教”,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围绕国家和地方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着力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主动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实现多专业交叉复合,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依据行业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推动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新专业,探索本科专业创新发展的建设路径;推进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促进专业认证与创业就业资格协调联动,提高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水平。

 (三)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基于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创新多主体间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科技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引进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

 (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的有效路径。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鼓励高校和企业整合双方资源,建设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发挥学校人才与专业综合性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产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影响,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七)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探索理事会、管委会等治理模式,赋予现代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充分考虑区域、行业、产业特点,结合高校自身禀赋特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打造高校产教融合的示范区,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五、建设立项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规划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布局,指导和组织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和评估。

 (一)申请条件

 现代产业学院应已具备或近期可以达到以下基础条件:

1.人才培养主要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相关专业已经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范围,具有相对优势;

2.相关产业列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参与的企业主体参考产教融合型企业相关要求,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

3.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4.相关企业主体参与的兼职教师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数量不低于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

5.加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0%

6.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

7.初步形成理念先进、顺畅运行的管理体系;

8.学校能够提供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每年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用于人员聘任、日常运行;

9.学校给予发展所需政策扶持。

 (二)立项程序

1.依托高校根据现代产业学院总体定位、建设思路,紧密结合实际,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开展建设,搭建基础团队,明确体制机制。

2.具备条件的高校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同时,申请单位通过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备。

3.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重点考察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础、政策支持和保障条件等,按照“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

4.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各类资源,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予以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推动稳定发展。


【建设历程


 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历程及主要问题探究

 刘雄平,肖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广东佛山528225

 摘要:我国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大致可分两个阶段,2015年前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由职业院校建设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学院,2015年后在加快发展新工科背景下主要由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业学院。地方高校和企业“双动力”不足,致使产教融合、校企协同难以落实和可持续发展;工科教育的“双师型”教师不足、工学结合不足,致使工科大学生学用脱节,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依然是产业学院建设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产业学院;校企合作

 我国高校与企业、行业、产业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或产业化学院),作为一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兴组织形态,作为一种工学结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培养模式,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浙江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汽车售后服务产业学院,之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许多职业技术学院都开始与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产业学院,而今又逐渐得到地方本科高校甚至综合性大学的普遍认可并得以快速发展。关于产业学院的研究论文最早为徐秋儿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0期)的《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笔者以关键词“产业学院”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截止到20202月,共有128篇中文期刊论文,2015 年之前共12篇,2015-2019年分别为79122748篇,逐年增多,作者由高职院校的教师扩大到地方本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最近的一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主题的获奖成果分别为282021项,可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各级各类院校中得到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回顾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15年,校企关系、工学关系、理实关系等依然没能完全理顺,工科教育“双师型”教师不足、大学生学用脱节等问题依然突出。

1 建设背景——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新工科建设

 回顾2005年以来15年的产业学院建设,大致以2015年分段,2015年前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开展产业学院建设,2015年以后是在国家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及加快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国家战略、社会环境、教育政策的不同,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任务也大不相同。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设施条件比较差、区域发展不平衡、办学体制机制较单一等问题,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家长的吸引力不够,职校毕业生对于企业、公司的吸引力也不大,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务院2005年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2006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不少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虽然当时没明确指出要建产业学院,但不少高职院校,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正是在此指导下开展与当地制造业、服务业有影响的产业园区、大中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近几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社会需要的不只是高素质技能型或技工类人才,更迫切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就曾指出,“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6 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理论教学的工科教育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工程教育所替代,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高校工科专业确立在国内和国际专业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20172月、4月和6月,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紧锣密鼓地召开了三次“新工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并形成了三个重要的指导纲领文件——“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成为我国“新工科”建设“三部曲”。“新工科”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词,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等概念吸引了不少研究者。

 围绕着什么是“新工科”、“新工科”新在哪、如何建设“新工科”等问题,学术界虽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强调校内交叉、校外融合却是一致的,既要打破高校封闭办学的藩篱,注重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又要突破校内体制机制瓶颈,强化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天大行动”提出要“优化校内协同育人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产业化学院等”,“北京指南”提出要“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产业化学院,首次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正式提出,并在许多大学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中得以实践。201711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高校新工科与产业学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产业学院建设成效较好的地本科院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办,广东省内100来所本科高校、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省外20多所高校等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教育厅把新工科、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和设想进行了阐述,佛山、广州、东莞、珠海、中山等地的许多高校在此进行经验介绍,把产业学院建设推向了新高潮。

2 建设主体——从职业院校到普通本科高校

 回顾15年的产业学院建设,建设主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5年之前我国“产业学院”建设主体主要是职业院校,2015年之后,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加入,尤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主。建设主体不同,对产业学院性质、内涵、功能、运行模式和各方职能分工的研究与实践也略有不同。

2005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推动下,经济较发达的许多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开始合作共建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学院。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知名的机电集团和物产物流公司共建了汽车售后服务产业学院和物流产业学院。2011年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的小榄、古镇、沙溪、南区等四大镇、区政府分别建立了“工商管理学院”、“灯饰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和“电梯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2011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知名的园林公司、物流公司、省创意设计协会和市旅游局分别组建了“滕头园林学院”、“九龙国际物流学院”、“视觉东方艺术学院”和“宁波旅游学院”。这些产业学院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当时的职业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经过近十年建设,建设质量高、效果好、运行顺畅、深度融合的并不太多,大多数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多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改头换面,或为校办工厂、校办公司,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并不明显。到2014年,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还需合力推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但这显然不是职业院校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况且此时的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所需的人才主力军已不是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就能满足的。

201510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这种转型试点较早在江苏、浙江、福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开始实践。常熟理工学院改变高校与企业基于实践教学的“一对一”合作模式,转向与特定行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虚拟化的“行业学院”,共建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江苏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福建的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则重点与地方的某个产业共建“产业学院”,如福州大学的紫金矿业学院、武夷学院的圣农食品学院和太阳电缆学院、莆田学院的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和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此类“产业学院”或“行业学院”与一般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有着本质区别,它们是“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用人单位或组织融合资金、专业、平台、基地、人才、管理等多种合作资源及要素,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

2017年在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引领下,本科高校主动转向经济主战场,面向新兴经济、新兴产业、新兴行业,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各级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共建“产业化学院”,呈蓬勃发展之势。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遴选了首批5 所示范性产业学院,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了首批10个示范性产业学院,其中重点大学2个、地方本科高校5个、民办高校2个。这些产业学院不以获得利润为出发点,而是以培养高素质行业专业人才、促进双方发展共建共赢为目的,依托应用型本科高校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的具有健全独立运行机制,服务于某个行业企业的实体或虚拟的新型办学机构。但不同类型高校所建产业学院的目标定位和功能作用是不一样的,地方高校更强调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综合性高校

 更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工科优势高校则要面向世界技术前沿和未来新型产业,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3 主要问题——“双动力”不足“、双师型”不足、工学结合不足

3.1 校企合作“双动力”不足,产教深度融合难度大

 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应当扎根本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创新发展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专业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地方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课程设置上要开设能反映产业前沿、解决企业急需、行业紧缺的课程,教学上根据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行业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并建立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和行业企业共建机制。但高校象牙塔式封闭办学传统一时难以破除,因人办专业、因人设课程现象比较普遍,却不能很好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即便校政产企共建产业学院,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间的合作机制、职责权益虽写在协议上,也形成了一系列操作层面的管理条例、运行模式等,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刚性制度规范和行业约束的缺失,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甚至“双动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校企发展共同体”尚未完全形成。特别当企业不能从高校获得高素质的工科人才、高水平的研发技术,或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和产生问题,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自然降低,校企合作就很难持续,产教融合难以深度开展,最后无疾而终、不欢而散,事实上当前不少产业学院就难以为继、名存实亡。高校内部参与到产业学院建设的学生、高校教师、管理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明确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

3.2 教师评价轻实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

 产业学院姓“产”、新工科姓“工”、应用型高校重在“用”,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实践、工程实践丰富的教师队伍支撑,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招聘重学历、重文凭、重研究项目和学术论文,轻技能、轻成果转化、轻生产实践,导致教师从高校到高校,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实践教学“纸上谈兵”,“在黑板上种田”、“在书本上建房”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一些高校试图与企业通过“双聘”(双方互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和兼职工程师、设计师等)和“双挂”(双方人才互换到对方挂职),提高地方本科高校中具有企业经历、行业背景、产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一方面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城工匠、企业高管、职业经理、工程师等到大学从教制度还不健全,包括标准要求、岗位设置、遴选聘任、考核管理等方面,同时作为兼职教师在时间、精力上难以保证教学投入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有教学、科研方面的压力,现行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方面“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身份、唯奖项”尚未完全打破,对技术技能、实践经历、行业背景等都没有硬性规定,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挂职的积极性不高。

3.3 工学结合不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曾谈及,“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障,企事业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实训难已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方面,市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可有些大学毕业生却难以就业,更难说专业对口就业;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庞大的大学生就业队伍,可企业又招不到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这说明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学用脱节现象依然突出。产业学院一般采取“3+1或“2.5+1.5模式,分为校内专业阶段和企业学习阶段,把课堂搬进企业,把实验室建在车间里,延长学生在企业的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科研的时间,把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经验、业务标准、生产工艺、企业文化等,开展以企业、产业的真实问题为导向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科技开发、学科竞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解决工学矛盾和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书本知识轻生产实践,重死记硬背轻动手实操,在工程教育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满堂灌、填鸭式、低阶性的“水课”还大量存在,以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而不是技术研发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学生较长时间在企业、工厂等生产一线学习的经费问题、食宿问题、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做在车间里”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工程教育方式改革还任重道远。

 地方本科高校的产业学院建设尽管存在问题还有不少,但却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对于当下的新科人才培养来说已是势在必行。产业学院的建设离不开高校,但政府、行业、企业决不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旁观者,也不只是学生实习的接受者、学生毕业的使用者,更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者。只有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以及民办社会资源,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突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建立从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再到探究学习的教学链条,把设计活动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螺旋进行的CDIO 工程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能很好服务地方产业、进而引领地方产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

[2]新华网. 习近平在2014 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3]“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2: 24-25.

[4]“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4: 20-21.

[5]李宝银, 汤凤莲, 郑细鸣. 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 教育评论, 201511

【建设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陈春晓 王金剑

 【摘 要】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转型发展、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本文在总结梳理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面临的困境,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功能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破解对策,以期对优化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发展现状

 产业学院发展至今,全国各类高校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出发点,创新性地成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学院。以下从四个方面呈现产业学院的发展现状:

1.组织机构虚实形式。很多高校创办了实体产业学院,建院地点多在学校本体、产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内(如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也有将产业学院建设为虚拟办学机构的,如常熟理工学院创办的光伏科技学院是以合作教育项目为牵引的虚拟形式。

2.参与者及合作形式。目前参与者主要有高校、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企业、行业或产业协会等。高校涵盖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高职院校等各层次高校,包含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各类型高校;地方政府级别则从省级政府到乡镇一级,行业主管部门则涉及多个行业领域;企业有各行业龙头企业;行业或产业协会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等。产业学院各参与方的合作形式主要有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行合作、校地企合作、校行企合作等。校企合作又分为一对一校企合作、一对多校企合作(高校与产业链各环节多家龙头企业合作);校地合作如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政府合作创办的安溪茶学院;校行合作如福建江夏学院与资产评估协会共建的资产评估与财务服务产业学院;校地企合作如福建江夏学院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建工集团等10多个企业共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校行企合作如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北方黄金珠宝学院由校方、中国黄金协会与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2019年福建省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成立,出现了产业学院院际间的创新合作形式。

3.功能定位。产业学院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深化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业学院的基础功能定位应当是人才培养。校地企行之间的各种合作则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途径,因此,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除了立足于人才培养,还应考虑合作方的利益诉求,实现多方共赢。

 目前各产业学院功能定位主要有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和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人才培养功能定位是基础定位,主要是高端技术研发人才、高水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就业方向主要是区域就业、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等。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功能主要是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引进企业高端专业人才进入专兼职教师队伍。服务定位宏观方向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引领或服务于产业发展,微观上落实在为合作方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服务两个方面。技术服务主要是产业高端技术研发和革新、解决生产与技术关键瓶颈问题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则是为合作企业提供在职人员专项培训。

4.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本质上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制和学分的角度有固定(或弹性)学制(或学分)下的工学交替模式,从工学交替程度上又可分为“工作学期模式”“课程教学分段模式”“工学融合模式”。“工作学期模式”往往是在某个学期让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分段模式”则是学生多次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专项或综合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既可在课程教学之先或之后也可嵌含其中;“工学融合模式”指学生始终在生产或研发一线,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提升专业能力。

 目前多数产业学院在学制和学分设置上弹性不足,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与产教融合深度密切相关。将合作企业主要作为专业实习基地的产业学院,多采用“工作学期模式”;与合作企业深度融合的则既有“工作学期模式”,也有“课程教学分段模式”,如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四双融合”模式。有的产业学院在研究生层次采用“工学融合模式”,如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博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存在的困境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职责使命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现代产业学院正是推进工程教育变革的基本载体和有力抓手”,是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最优载体。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囿于传统办学理念、自身资源禀赋、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在产业学院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的工学交替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相应的困境。

 转型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方阵,基本是2000年以来并校转制和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高校。这些高校经过20年的艰苦探索,由一开始的追求规模扩张逐步转向了内涵式发展。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原本就是参照传统本科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进行奠基和提升的,特别是经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内化与规范,绝大多数转型前的地方高校是遵照综合性大学建设模式发展的,十多年时间竭力追赶传统本科高校,办学思路和体制机制都尽力仿照,学科建设上求全、专业设置上求多。而先天禀赋不足又要支撑规模发展,内涵发展严重不足,因而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有的高校缺乏高质量有内涵的高水平专业,有的高校有个别高水平专业但与所在区域产业发展不匹配,有的高校有多个高水平专业却分散在不同学科,无法形成高水平专业群;同时在师资队伍方面:专业师资队伍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由于管理体制、用人机制等原因,长期存在重学历轻工程背景、重理论研究少实践应用的倾向,教师实践能力明显不足。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高水平实践型师资队伍正是产教融合必要的前提基础,是核心能力之所在。如果基础不牢又缺乏核心能力,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时,不可避免会陷入多重困境之中。

1.功能定位困境。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晰、不精准、缺乏战略性等多种问题。产业学院陷入功能定位困境的原因是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师资水平等办学的前提基础不牢,缺乏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核心能力,因此在功能定位上难以把握。

 (1)功能定位不清晰。目前几乎所有应用型高校的产业学院都有人才培养基础功能定位,有的高校知晓自身学科专业不强、师资力量薄弱、产教融合能力不足,但为了赢得产业学院合作方的青睐,便在功能定位中包含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等服务功能,但在具体服务上无法给出清晰定位,师资队伍能力朝哪些方面提升也不清晰。有的地方高校更是为了跟风,完全不考虑自身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盲目创建虚拟产业学院,在功能定位上更是模糊不清。

 (2)功能定位不精准。有的产业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功能定位方向相对清晰,但师资队伍的技术研发能力弱,根本不具备培养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能力;有的具备一定的培养能力,但对高端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缺乏明确界定;在毕业生就业方向上定位为区域性就业,而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生就业的假区域性让人才就业方向流于概念。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功能定位都是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但是对“双能”中教学、实践能力的指标和能力水平,缺乏符合产业学院人才功能定位的适用性要求;“引进企业高端专业人才进入专兼职教师队伍”这一定位,因无法长期性、常态化而形同虚设。

 (3)功能定位缺乏战略性。产业、行业转型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合作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也不具有常态性,而多数产业学院功能定位更多立足于当前,缺乏跟随这些变化的战略性功能定位。

2.人才培养工学交替实施困境。

 弹性学制、学分和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层面存在弹性不足、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运营难以协同的困境。应用型本科高校多年高度“模仿”传统本科院校,在学制、学分设计上框架严格、弹性较小,延长学制则学生毕业时间晚于其他常规本科,影响其职业生涯或学历晋升规划,不易为学生接受。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分和学时设置、开设时间、进度安排等也都有相应的框架要求,产业学院仍然跳不出这些框架,这就给工学交替的实施带来了困扰。上层是学制和学分框架,下层是人才培养方案框架,教育部要求开设的课程不能少,专业基础理论和工具性课程不可废,留给实践教学的时间有限。

 采用“课程教学分段模式”,各类实习实训需要分时段到生产或研发一线进行,必然会带来工学交替时间安排与衔接问题、学习场合转换管控问题,也会产生实践导师工作量衡量、成果判定等方面的问题。这还仅仅是高校一方的问题。产业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都有其自身规律,与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并不吻合;企业生产运营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课程教学分段模式”需要相对固定常态化地开展工学交替,因此,必然会产生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运营难以协同的问题。采用“工学融合模式”更加难以保证长期实施,而各种“项目制”、“任务式”、“订单式”等工学交替的具体实施形式

 具有偶发性,一味强化则更会深陷困境。

3.师资队伍建设困境。

 综合“校本”师资和企业来源师资(以下称“企业”师资)两方面的现状来看,产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处在“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的困难境地,难以实现协同育人、人才互用。同样鉴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中的历史原因以及体制和用人机制等,规模扩张期埋下诸多“隐患”,如吸纳师资注重本硕或本硕博一脉相承,大量教师从未走出过“象牙塔”;“考试进入制”也将大量有工程背景但不擅长应试的人挡在门外;建设硕士、博士点追求高学历师资占比,吸引了相当数量专业相关性不高的师资等。造成如今的“校本”师资队伍中高职称人群年龄偏高,缺乏中青年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术型教师占比高,双师型教师占比低,真正双能型教师稀缺,进行产教融合的各项功能对接“有心无力”。更何况还存在绩效考核、教学管理、职称评定等相应的规范性制度框架,与产业学院工学交替的灵活性、创新性培养模式不匹配,也让有能力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师顾虑重重无法全力施展才能。

 “企业”师资的情况则与“校本”师资相反,产业从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教学能力普遍缺乏。企业的营利性本质要求他们首先做好本职工作、出成果、有效益,其次才是协同育人;而产业学院虽有柔性聘用机制,也要以企业用人为先。因此这些人很难长时间为产业学院工作,且其承担的育人和技术研发工作多具有隐含性,研发成果转化具有长期性,产业学院对其工作量、成果效益的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有效的衡量,相应的课时薪酬缺乏激励性,管理上又因其双重身份,校方对其行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导致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功能对接上效果欠佳,且校方管控无力。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困境破解策略

 制约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从高校一方来看,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困境缘于此、受制于此,也当由此破局;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技术资源等资源禀赋及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影响着产业学院师资队伍水平和服务能力。产业学院的参与各方也处于利益博弈的“棋局”之中,破局必然要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行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人才需求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是破局必须要考虑的客观因素;此外企业生产经营、产业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规律等各类规律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与实施,也是破局不能忽略的约束因素。

 产业学院的多重困境都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尽管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人才培养还应当以高校为主导,以下针对高校一方提出破解各方面困境的对策。

1.师资队伍建设困境的破解之策:“校本”师资强能力、“企业”师资重激励。产业学院首先要破解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困境。学院长期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这一根本途径,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只有在“校本”师资和“企业”师资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真正协同育人破解困境。

 (1)多管齐下,夯实“校本”师资产教融合的核心能力。

 ① 转变用人观念,从源头解决“校本”师资的结构性问题。将人才引进重点放在产业学院的对口专业上,注重工程背景和实践技能,适度降低具有工程背景、双师双能型人才的准入门槛。

 ② 挂职或全职锻炼,重点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研发一线锻炼,深入了解企业对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明确自己研发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方向,在一线得到切实锻炼和提升,也能帮助明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规格。

 ③ 创新教学评估、职称评定制度,灵活匹配产教融合育人过程。在教学管理、绩效评估上构建柔性灵活的创新评价制度,以教师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研、训”等评估有机整合,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开放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在评先树优、职称评定上可尝试职称单列,结合上述创新质量评价体系为产业学院教师专设职称评价指标体系、评定标准,加大应用型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和奖励力度,多措并举充分调动专业教师产教融合教学的积极性。

 (2)激发“企业”师资育人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量身定制教学技能培训。与合作企业充分沟通,让企业充分了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师资的相关要求,了解企业派出的高端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水平状况。继续发挥柔性聘用机制的优势,以他们本职工作和利益为先,根据其育人、研发工作的显性和隐含性、研发成果类型和受益期间,建立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体系,课时薪酬从优给予,成果奖励加大力度。鉴于“企业”师资的特殊性,应采用重奖励、轻处罚或不处罚的薪酬奖励制度,对于责任心不强或消极育人的企业导师,应当与派出企业沟通由企业决定对其如何处理,防止挫伤其积极性出现“企业”师资后继乏人的不良后果。对于缺乏教学能力的企业导师,可针对其承担的具体育人任务为其量身定制教育技能培训,帮助其尽快成为“双师双能型”导师。通过学生点赞等对企业导师实施精神激励,对培育出高水平学生的导师给予适当表彰奖励,对有突出表现的导师大力宣传,激发他们育人的成就感,“以点带面”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导师加入产业学院师资队伍。

2.功能定位困境的破解之策:精准定位、战略规划。明晰现状和要求,精准功能定位。充分了解产业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协同育人师资队伍现状,明晰其当前产教融合师资能力水平,明晰其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水平,依托高校和企业能提供的技术资源、实验实践资源,结合各参与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对产业学院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合作企业对生产研发一线人才的需求、技术服务需求,进行科学精准的功能定位。

 首先,明确产业学院的服务定位,技术服务方面在产业高端技术研发和革新、解决生产与技术瓶颈问题上具体能够提供哪些方面、何等水平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方面能为企业提供怎样的在职培训,从而精准确定当前的服务定位。在此基础上明晰师资队伍在服务核心能力上还存在怎样的差距,进而明确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定位中的实践能力定位。其次,结合对环境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对区域市场专业人才需求、产业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是“高端技术研发人才”还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还是二者兼有,明确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明确当前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定位,从而精准定位产业学院当前的人才培养功能。

 (2)预测需求变化趋势,规划战略性功能定位。结合对市场、合作企业及产业行业转型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预测,明确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进而分析当前师资队伍与战略要求的差距,明确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定位的阶段性、战略性定位。

3.人才培养工学交替实施困境的破解之策:模式跟随定位、框架中见灵活,寻求替代企业实践的创新实践方式。

 (1)跟随人才培养定位,确定工学交替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跟随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还要结合高校可提供的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企业可提供的生产研发场所、技术研发条件等;同时还必须考虑各方面规律性约束因素对产教融合实施过程的影响,要充分尊重企业经营、产业行业发展规律,不强行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研发秩序;也要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人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兼顾高校、合作企业、学生和其他参与方的多元利益,才能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采用哪种工学交替模式,明确在具体实施层面可采用哪些具体方式。

 (2)设置框架式培养方案+灵活式学分、学时,兼顾教学常态化、企业实践动态化要求。相关条件具备的产业学院多数采用较复杂的“课程教学分段模式”,考虑到延长学制学生抵触且社会认同度低,可以从学分学时设置切入,制定框架式人才培养方案。按课程设置、先后修习逻辑、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关系等制定进度框架,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总学分,对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项目制、任务式、嵌入式等具体实施方式,可根据实际开展情况灵活赋予学分,以完成预设的实践总学分为上限。校内教学打破五天/周、八学时/天的传统框架,可适当增加每周教学时间或利用空中课堂、线上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充分扩展课余学习时间,必要时还可占用寒暑假期,这样随时可以增加每周、学期或学年总学时,加速校内教学的进度,既可满足高等教育教学常态化要求,也可应对由于企业生产运营状况不确定带来的实践“时间窗口”高动态性,也可为项目制、任务式等偶发性实践教学“腾出”时间。

 (3)寻求替代企业实践的创新实践方式。当出现合作企业经营状况剧变、某些课程学习进度无法逆学习规律加速进行等极端情况时,以上破解策略可能失效。因此,需要寻求可替代的其他实践方式,以期降低企业一线实践的不确定性风险。

 ① 企业项目、案例的课程化开发。可将企业工程实践经典案例或产业学院承担的研发项目开发转化为实践教学课程,还可建立此类课程的校企合作和动态开发机制,渐进式推进课程化开发,逐步建立案例库和系列课程。

 ② 远程实训。在学校或企业建立计算机控制中心,与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关联,利用管理系统中的即视性和远程控制功能,实现与生产一线的高度关联,进行某些非操作性实践。

 ③ 虚拟实践。有条件的产业学院可尝试利用ARVR等增强、虚拟现实技术,选择基础性、典型性或核心实践环节建设虚拟仿真实践,以期更好地替代企业实践,降低工学交替的不确定性风险。产业学院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政策牵引,以下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政府区域政策两方面提出建议: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出台产业学院建设和评估制度。自2014年始,国家先后出台引导地方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变、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工科建设等一系列宏观政策。今后,国家应该出台产业学院建设准则、建设质量评估等配套制度,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效性。依据应用型高校建设准则,产业学院可以明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服务定位等功能定位的基本方向;依据建设质量评估制度,产业学院可以不断对照自身进行政策适配性改革,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服务功能定位落在实处。

2.地方政府区域政策:推进扶持政策精准化。

 近年来地方政府按照政策鼓励、示范引领、局部突破、分类推进的策略,积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产业学院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还应当继续助推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型迸发,出台产业学院建设的精准扶持政策,如专项资金支持示范产业学院建设、对共建产业学院的企业制定税费减免政策、建设政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优化互兼互聘“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政策等。一方面可以满足产业学院各参与方利益诉求,实现多方共赢,另一方面可以在用人机制方面帮助高校和企业摆脱传统机制束缚,更好地破解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孙振忠,黄辉宇.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的新模式——以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4045

[2]龚惠兰.高职院校“四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74):8085

[3]李志鸿.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本土探索与国际合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125127

[4]刘国买,何谐,李宁,等.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6266

[5]胡文龙.论产业学院组织制度创新的逻辑:三链融合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317

[6]叶飞帆.产教融合: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标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22):4950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