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1年高教动态第1期
发稿作者:2021-03-28   ‖  发布时间:2021-03-28  ‖  查看75次  ‖  

高 教 动 态

 第1

(总第53)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纲领文件】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

【建设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十个一流”建设体系研究

【建设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路径

编者按:

 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力在新时代高等院校发展已经达成共识地方本科高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方法和路径。本期对照教育部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探索开展 “十个一流”建设体系研究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期为同类高等院校提供样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路径。










【纲领文件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

 教研〔202013

 第一章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以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和学科争创世界一流。

 第三条“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对高校及其学科建设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成效的多元多维评价,综合呈现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结果。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1. 一流目标,关注内涵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坚持办学正确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内涵建设牵引,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贡献与机制创新,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

2. 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考察建设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基础研究取得“从0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情况。考察立足优势学科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情况。考察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以及在开拓治国理政研究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的情况。

3. 分类评价,引导特色发展。以学科为基础,依据办学传统与发展任务、学科特色与交叉融合趋势、行业产业支撑与区域服务,探索建立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4. 以评促建,注重持续提升。设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注重考察期中和期末建设目标达成度、高校及学科发展度,合理参考第三方评价表现度,形成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督促高校落实建设主体责任,治本纠偏,持续提高建设水平。

 第二章成效评价重点

 第四条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统筹整合《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作为评价重点,综合客观数据和主观评议,分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视角,考察和呈现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

 第五条对建设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的评价,贯穿成效评价各个方面,反映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建引领和保障“双一流”建设,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表现,是对高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的统领性、决定性评价。

 第六条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分别按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相对独立组织,综合呈现结果;学科建设评价,主要考察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综合成效。

 具体评价要求是:

1. 人才培养评价。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考察标准,以人才培养过程、结果及影响为评价对象,突出培养一流人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投入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举措与成效。

2. 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突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综合考察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建设高校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专任教师队伍水平、影响力及发展潜力的举措和成效。

3. 科学研究评价。突出原始创新与重大突破,不唯数量、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实行代表作评价,强调成果的创新质量和贡献,结合重大、重点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情况,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解决国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主要举措,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以及面向改革发展重大实践,推动思想理论创新、服务资政决策等方面成效。

4. 社会服务评价。突出贡献和引领,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情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特色高端智库体系建设情况、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订等方面的成效。

5. 文化传承创新评价。突出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综合考察建设高校传承严谨学风和科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和社会实践创新,塑造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和成效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度。

6. 国际交流合作评价。突出实效与影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加强多渠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成效。

 第七条不同评价方面,相应设置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角度,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引导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1. 整体发展水平。考察高校和学科建设的达成水平,在可比领域与国内外大学和学科进行比较。

2. 成长提升程度。考察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体现成长增量及发展质量。

3. 可持续发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学科的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创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发展的条件与水平,体现发展潜力。

 第三章成效评价组织

 第八条每轮建设中期,开展建设高校自我评估。

 建设高校应依据本办法相关要求,对照学校建设方案,制定自评工作方案,系统整理建设成效数据,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建设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

 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发布自评报告。

 第九条每轮建设期末,开展建设周期成效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改革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2. 教育部根据本办法制定成效评价工作方案,委托相关机构分别开展定量数据处理、定性评议、第三方评价结果比对等工作,有关机构分别提出初步评价结果。

3. 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相关机构初步评价结果,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4. 双一流”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价意见,综合研究,确定评价结果,上报国务院。

 第十条成效评价实行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考察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基础、突破贡献、特色凝练等方面的表现。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既考核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建设成果及其对学校整体建设带动效应,也衡量在已有发展基础上的成长提升及发展潜力。

 第十一条成效评价实行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以成效评价内容为依据,建立常态化的建设监测体系,建设周期内对大学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过程和结果,实现连续跟踪、监测与评估一体化,周期评价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

 第十二条成效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依据公开数据、可参考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及监测数据进行定量评价。对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定期发布的进展报告、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典型特色案例及其他写实性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定量结果定性结论互相补充、互为印证。

 第十三条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科学合理确定相关领域的世界一流标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等,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表现、影响力、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

 第十四条适时开展分类评价。研究建立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完善分类评价办法,引导和鼓励高校与学科在发展中突出优势,注重特色建设。

 第四章评价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建立成效评价结果多维多样化呈现机制。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

 第十六条综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

 第十七条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少支持力度。

 第五章

 第十八条建设高校在动态监测、中期自评和周期评价中应确保材料和数据真实准确。凡发现造假作伪等情形的,建设主管部门将视情节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减少支持直至调整出建设范围。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建设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十个一流”建设体系研究

 邓丹榕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课题“校地合作综合承载力体系研究:机理、 内涵和评价方法”,课题编号:2020CG1014

 摘要:摘要: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规律,亟需构建以“十个一流”为基本框架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十个一流

 建成区域一流,是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目标追求。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综合实力与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进入新时代,需要构建“十个一流”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一流的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好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关键也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的领航作用,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区域一流作为战略发展的主线,把一流建设全面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全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大力开展省情省史、市(县)情市(县)史、专业产业发展史及区域革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将家国情怀、区域精神、职业(岗位)精神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设在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等,探索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共同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一流建设的组织依靠和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各类党建与思政活动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延伸,积极开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城镇化、基础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提升活动品质。

 二、一流的体制机制

 “良治”的基础是拥有完善的、一流水平的体制机制,与一流本科教育相匹配、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相适应。外部治理,省属高校要探索建立“厅厅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的治理模式,拓宽合作和资源来源渠道;省市共建、以市为主高校要与当地市(县)级政府(部门)构建新型、高效、双赢政校关系,政府(部门)要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号召、协同、衔接作用,从资源供给侧发力,汇集各类优质资源,增强政策调配资源、资源带动发展的“倍增”效应。内部治理,构建以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教育政策主导、多种形式共同发展,按质量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一流本科教育体制。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能力水平相统一的科研创新服务制度,完善科技研发和科技转化体制机制。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制度与保障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激励性民生建设,使一流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师生。

 三、一流的学科专业

 拥有一定量的一流学科专业是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标配。校地共同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供给需求预测机制,推动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切实面向当地产业领域及主要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把学科专业(群)建在具体产业链、创新链上,结构匹配率达100%,提升由“教”入“产”通达能力。促进产业学院、专业群、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应用型学科等既有项目真正转轨,建设思路、方向、路径全部转向服务区域具体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打造产业强特色、企业有需求、水平上一流的品牌项目。从产业、企业的角度发展学科专业,聚焦学科专业重点合作领域,校行、校企加快建设高水平产教共建园、学科专业合作试验区、产业资源转移示范区等新型基地,有序推动学科专业链接产业动能提升和发展要素双向流动。拓宽学科专业资源投入来源渠道,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案例库、实习实训场地设备等资源以行业企业投入为主,行业企业资源投入、资源入驻总量超过学校投入总量或持平。

 四、一流的培养体系

 高校所有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培养体系科学与否、有效与否。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知识基础、学科前沿、社会实际、专业训练和独立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严谨专注、追求卓越的品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按照产业、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要求,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课程教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创新各有特色、多维多元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刻课堂革命,课堂授课实行行业企业人才与校内教师二元结构,实现理论内容与生产一线二元持平。加强独具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的教学资源建设,推动国际、国内可借鉴标准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融入“金课”、课程群、教材、案例库、教学平台基地等载体建设。参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标准,加快实质性本土转化,打造具有产业特色、行业本色、学校底色的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加大对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考核要求,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学生毕业设计结合专业特性以解决区域、企业实际问题或岗位技术问题为主,并通过实践论证、验证方可毕业。

 五、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流教师的缺失,将连带高水平平台、高水平项目、高水平成果等核心竞争要素匮乏,致使一流建设体系出现“病变”。以“四能”标准建设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质量一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打造一批行业有权威、领域有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改进产品研发技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骨干教师。根据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需要,引进一批行业企业专家、高水平科技创新研发人员和具有推进产业发展能力的优秀博士。推动校企合作平台基地与团队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以产业或企业为对象,加快构建跨学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教学科研团队,团队构成涵盖一定比例的行业企业人才,且发挥实际作用。坚持分类发展、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新进专任教师授课前必须在合作企业参加半年以上具有连贯性的岗前实习实践,任课专任教师每两年集中选择 2 个月或每年集中选择 1 个月时间参加企业实践,专任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访学研修均与企业实践时间、校企共同考核实践成效挂钩。

 六、一流的科研创新

 科研与教学是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两个主体功能区。一流教学必须有一流科研,一流科研终将反向推进一流教学。面向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科研项目对接区域经济社会的精准性、服务具体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的有效性,多数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区域战略规划实施或产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聚焦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政校行企所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科研创新平台,形成应用基础研究、应用交叉研究、产学研及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的科研体系,促进科研成果与核心科学技术就地产业化。加强与区域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工业小镇、创业“硅谷”的深度合作,建设科技攻关、智库咨询、人力资源优化、创新创业创造功能齐全,体现供需双方需求的科研创新平台或产教融合基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二次变轨、二次转化力度,打通科技创新向区域产业生产力转化通道,打造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培育高水平科技成果新增长点。

 七、一流的国际合作

 实践证明,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竞争,可将国际先进经验、模式有效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校校企”(地方高校、国外高校、本土企业或外资企业)模式,加强与国际同类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合作,建设高水平有特色行业学院、产业学院、专业群等国际合作新型实体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能力、产业特色的一流学科专业;探索“校企企”(地方高校、本土企业、外资企业)模式,共建一批当地产业有需要的研究院、新型智库、技术中心、协同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加强国际教育资源、企业资源“双转化”环境建设,促进国际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的三重结合、深度转化。依托或建设国际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创造条件选派区域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赴国外高校、国外企业学习研究,提升国际视野、产业前沿认知和教学科研能力。开展国际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本土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加强与区域规模以上企业或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合作,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国际经济或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

 八、一流的校园文化

 文化与精神是一流建设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除了传承、创新、发展办学传统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还要强化三种一流文化:一是服务文化。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为己任,主动融入区域各项战略实施、规划部署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成为区域人才培养摇篮、科技创新重镇、人文精神高地。二是赶超文化。增强使命意识和赶超意识,拓展弯道超车、变轨超车、换挡超车的渠道,更加自信、主动到高等教育舞台竞争、比拼,积极参与高等教育领域、行业产业领域的标准、规则、方案的制定,为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做出与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实力相匹配的贡献。三是质量文化。推动综合改革向标准化、规范化进发,围绕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将理念、思路、举措、体制机制等不同领域的质量文化统一起来,把一流意识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九、一流的保障能力

 如何把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放在战略发展的前沿地位、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必须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体现“八个优先”的要求。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要优先在区域一流靠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职能履行须体现鲜明的区域特色和需求;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要优先在区域一流实践,强化办精办特办强,推动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举措、重要成效;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优先在区域一流彰显,强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优势、潜力优势;高校领导注意力要优先在区域一流集中,党委班子成员与二级单位负责人要熟悉高等教育、关心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广大教师合力要优先在区域一流凝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改革向一流对标;高校资源要优先在区域一流供给,破除“一刀切”“大锅饭”现象,突出绩效引导的指挥棒作用;办学条件要优先在区域一流使用,完善支撑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校园环境改造提升体系;激励与约束机制要优先在区域一流体现,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公平公正、奖惩并重的质量保障体系。

 十、一流的改革成果

 建设一流本科高校,改革发展是内部过程,一流成效是外部判断。从抛砖引玉的角度,要形成“十个可比较优势”:综合实力进入同层次高校一流前列或行列,部分领域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相当,获批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显性标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更高,各领域均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实效化的体制机制;学科专业整体水平优于同层次高校,一流应用型学科、一流专业、专业认证具备数量优势,产业学院、专业群等新型创新综合体形成品牌优势;高水平教育教学项目、成果和质量工程等人才培养改革载体、成果绝对量占优、年增量良性上升,培养的学生成为用人单位第一选择,毕业生五年个人发展水平、社会贡献值总体明显高于同类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优于同层次高校,重点学科均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应用型学科拥有一批省级高层次人才,教师团队在重大教学改革、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明显成就;科研能力与服务水平“双优”,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系列成果被政府、规模企业采纳,在科技和产业领域具有一定话语权;国际化办学开放度明显优于同层次高校,能够实现教育方案、模式、规则等向相关国家、地区输出;形成积极向上、一流建设加快赶超的校园文化,广大师生参与一流建设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参与行动可视化、可追溯;资源策源能力与配置效率优于同层次高校,各类办学资源、条件向一流建设汇集成为常态;办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一流建设可供国内同层次高校借鉴、移植,具有“名片”效应。

 参考文献

[1]王芳, 孙林华.“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安徽建筑.2020,27(11):119-121.

[2]赵景宇, 孙林华, 李建楼, 刘文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报,2020,37(08):77-81.

[3]张晞,顾永安,张根华.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推进策略——基于江苏20所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调研[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58-61.

[4]芦洁媛,胡善风,黄良芳.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04):115-118.


【建设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路径

胡 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保障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7JG02)。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双万计划”背景下,应如何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在一流专业建设中走出一条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一流专业;发展

2019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本科一流专业建设正式启动。这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任务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和所有专业的提升方案,作为综合实力和专业竞争力都欠佳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在一流专业建设中抓住机遇,是需要教育者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专业的概念界定

1.应用型本科高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相对于研究型高校而言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为满足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提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侧重点在“应用”,以本科教学为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一流专业

 一流专业的概念源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的“双一流”建设方案。2018年,教育部提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并明确提出要实施“双万计划”,达成“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一流专业的评价指标包括专业培养计划、师资、教学条件、培养质量等,涉及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3.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方向

 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需求。在“双一流”建设中,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了不同于研究型高校的要求,即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不盲从,找准专业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一流人才,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困境

1.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致使学校自身专业特色不凸显,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016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培养当地适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新审视专业定位,了解和分析学科发展现状,尽快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专业特色。

2.师资流失和结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教学为主,学术氛围欠佳,教师的待遇多与课时挂钩,使得教师疲于应付教学,无精力进行个人能力提升;再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有限,使得此类高校较难引进和留住具有高职称、较多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同时,学校对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的忽视,也影响了实践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度。

3.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脱节

 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师资方面存在的短板,使得教师缺乏改革课程教学的动力,从而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受阻,课程建设无法与最新的学术成果挂钩、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缺乏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教学经费的投入是影响专业建设的直接因素,而缺乏科学有效的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又一主要原因。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专项资金缺乏、社会资金筹备渠道有限、教育资源和资金的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致使其专业建设后劲不足。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路径

1.产教融合、优势互补

 为解决专业建设中的短板,尽快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快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1)教学方式的转变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探索校企之间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合作方式,如建设“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建专业或举办冠名班,让课程结构与产业需求对接;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

 (2)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是将一流专业建设目标落实的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可聘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并加强在职在岗骨干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

 (3)发展特色、优势互补

 面对当前的激烈竞争,应用型本科高校若仍固守传统发展模式,仅希望通过改革自身就能追赶超越,将难以摆脱被淘汰的结果。为了能在一流专业建设中赢得一席之地,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避免盲目从众,避开一些已趋于饱和的市场,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争取错位发展,打造具有自身发展潜力的特色专业。同时,学校还要采取优势互补的举措,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和协调发展。

2.学科、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1)构建新的专业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按照“突出应用、培育特色、试点引领、整体推进、提高质量、形成优势”的建设思路,实施“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工程”;根据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正确处理好提高质量与适度增量的辩证关系,构建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链的专业体系。一是围绕办学特色,通过调整专业方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快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凸显专业主动适应相关产业的综合应用性特色;二是紧跟时代变化,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高校自身专业优势,逐步增设相关新专业;三是集中资源整合现有专业,加快专业集群建设,凸显专业特色,形成学科优势。

 (2)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把加强基础与强调应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升全面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发展方向及专业特色,切实加强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精细设计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增加实习实训及创新实践的教学时间,提高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以满足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

3.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一流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高校各个部门的共识与努力,为此,学校应从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入手。

 一是统一思想,转变职能。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都能充分认识一流专业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统一理念和行动;为高效推进建设工作,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梳理内部管理机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调整现有职能,做好转型发展的领导架构。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加快制度建设,理顺一流专业建设前期、中期、后期的工作程序,保证一流专业各项建设有专人管理、组织顺畅,且标准明确、管理有序。

 三是构建一流专业建设的经费管理机制。应将一流专业建设资金纳入高校年度预算,专款专用,加强资金的管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流失。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是建立一流专业的监督评价机制。在一流专业建设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设立相应的监督环节,明确建设目标和标准,如建设前期评估各专业建设现状情况和建设规划的合理性,中期要检查建设的成效、经费使用情况等,后期可通过分期分层监督评估确保一流专业建设的效果。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在一流专业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必须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寻求一条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最重要的是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集中优势,真正做到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研[2017]2号).

[2]张鄂.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176-178.

[3]刘六生,宋文龙.我国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111-119.

[4]余闯.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举行[N].中国教育报,2016-05-10.

 本期编辑:高强  电话0538——6715730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