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1年高教动态第2期
发稿作者:2021-04-25   ‖  发布时间:2021-04-25  ‖  查看165次  ‖  

高 教 动 态

 第2

(总第54)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建设思路】  建好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路径】  “后评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探索

【专业建设】  共生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


编者按:

 为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很多高校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不断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如何进一步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确保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上水平、上层次、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期着重从建设思路、建设路径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供启示









建设思路

建好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李霞,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引导高校从治理结构、 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对高校转型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不断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

 一、建设应用型大学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电力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举办;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西方发达国家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涌现。西方国家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史,虽然时间各不相同,但背景和动因基本一致,就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候, 应用型大学就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 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应用型大学,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二、“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一)201510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新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解决高等教育“不适应”的关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必须找准改革的“着力点”。重点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 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核心是实现“四个转变”。即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二)20171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做出了明确界定

 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该《意见》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 其中,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学位授予层次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且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

 提出了高校办学定位要求。该《意见》提出,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明确高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布局。引导各地逐步形成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各安其位、相互协调,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有序竞争、争创一流的发展格局。 同时提出, 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将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三)20191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明确提出加快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已列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目标。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是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实施方案》提出,要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

 (四)“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支持100所左右应用型高校

 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被列为高等教育重大工程。这项工程是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一流” 建设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又一项重大工程。该工程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旨在到“十三五”末,壮大一批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的中国特色应用型高校,提高我国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例,明显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高校应用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中央预算内投资每校最高补助额可达1亿元。

 “十三五”以来,国家在不同时间、不同文件、不同项目、不同场合中,持续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 高校抓住了这次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机遇,就抓住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先机,就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 坚守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只会被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慢慢淘汰。

 三、山东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举措与成效

 从全国范围看,山东是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最早的省份之一。 近10年来,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1127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迈出了山东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第一步

 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理念。该《实施意见》提出,在山东省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开启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先河。其中,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目标是建设成为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目标是建设成为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型人才培养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目标是建设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我省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201695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施方案》, 强调以专业建设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

 应用型专业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着力点。该《实施方案》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 突出强化学校特色, 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紧密对接,推动一批特色专业和若干所大学向高水平应用大学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群,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十三五”期间,山东投入省财政经费20亿元,立项建设60个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和40个培育专业群,以应用型专业建设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主动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投入省财政经费18亿元,立项建设55个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加快推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三)2020110日,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该《意见》提出,要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支持山东把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增本科(含专升本)、硕士招生计划分别主要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2031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 “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再次明确要求“推进一半以上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四)20201011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转型

 明确了山东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思路。该《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四个转变”,即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办学思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转变办学方式,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 转变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明确了山东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主体。该《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在省属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整校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或将部分专业建设为应用型本科专业。2020年启动了首批重点支持高校遴选工作,各高校报名踊跃,共有6所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和14所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入选首批重点支持高校名单。

 我们国家步入了新时代,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新需求。 面对新形势, 高校加快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培养一大批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沉重的责任,也是神圣的使命。

 四、怎样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高校

 与《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发布的《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指导标准(试行)》,提出了以下10个方面建设重点,为建好应用型本科高校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办学定位与治理机制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要在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建设应用型大学是学校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能朝令夕改。选定了方向,就要一条路坚定走下去。要完善治理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和学院(专业)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

 (二)产教融合模式

 实行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多元参与、 多主体办学机制,建立管理制度。做到“三个紧密对接”, 即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开展联合研发,校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项目,联合科技攻关, 共建技术转移转化、研究平台,开展技术研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

 (三)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中硕博比达到85%以上,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师占比不低于80%。校企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外聘教师中行业、企业、实务部门等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30%,其中专业课外聘教师中不低于50%。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国家机关轮训、挂职、兼职,年均不少于1个月。对无企业、行业工作经历的新入职教师,建立新教师入职3年内到行业企业、国家机关学习锻炼的制度,学习锻炼1年以上的新教师数占比达到80%以上。教师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制度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征等。

 (四)教学资源

 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战略、行业需求高度匹配。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学位教育为主,应用型专业(方向)数量不低于专业总数的70%。课程设置体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要求,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融入课程建设。 学校与拥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案例、项目等教学资源。建有满足办学需求的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每个专业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基地。把校友和社会捐赠作为支撑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等。

 (五)人才培养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实践学分占比不低于20%30%。积极实施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和春季高考招生,年度培养规模占学校招生总计划的20%以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占一定比例,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式、过程式等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行业一线和社会实践中完成的占比理工农医类专业不低于90%,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低于60%。以产业需求侧为导向开展供给侧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建立完备的过程监控、质量评价、持续改进闭环机制,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等。

 (六)学生发展

 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参与率不低于80%,毕业生创业比例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毕业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知名企业认证证书占有一定比例且逐年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力强,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等对毕业生满意度高等。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侧重应用基础、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重大社会问题应用研究,承担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研究项目,横向课题经费数量高且占比达到60%以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达到30%以上。解决关键技术与实际问题,与行业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共同取得标志性成果等。

 (八)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得到传承,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学生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彰显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色,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比例高等。

 (九)国际交流与合作

 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教师海外研学、学生境外交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师生参加国际会议、论坛。具有海外研学经历的专任教师、外籍专业教师占一定比例,开展学历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应用科学大学开展教师互派、 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形式的有效合作等。

 (十)办学特色

 学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可复制、 可推广、可示范、可借鉴的新机制、新模式、新经验、新做法。 学校在高校五大职能发挥方面形成的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特色亮点等。

 五、警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误区

 误区一:“应用型”=“低水平”

 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转型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这些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型是已有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思想、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学校升格”,当然更不是学校的降格。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按照学术型标准和模式培养人才,这种做法在人才紧缺的精英教育年代,确实适应了社会需求,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主要从事管理工作。 但是今天,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再按照传统的学术型标准培养所有人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变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应用型”不等于“低水平”。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学术型标准培养学生,培养出的恰恰是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 “低水平”毕业生。 只有尽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误区二:“应用型”=“学技能”

 按照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人才,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并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

 所以,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定位是应用研究(含应用技术研究),目标是培养卓越工程师;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定位是娴熟掌握职业技能,目标是培养大国工匠。 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人才需要既通晓理论、又熟悉实践。

 误区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必须全部是应用型专业

 《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指导标准(试行)》中提出“应用型专业(方向)数量不低于专业总数的70%”,并没有要求100%都是应用型专业。

2015年,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曾表示,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办学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其中小部分专业转型。如果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愿意转型,并符合转型条件,从政府角度来说肯定是鼓励的。

 一般来说,一所高校的专业既有应用型专业, 也有学术型专业,有的高校以应用型专业为主,有的高校则以学术型专业为主。同样名称的专业,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 可以偏学术型,也可以偏应用型。

 误区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不用发展学科

 什么是学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有关解释,学科的形成需要四个阶段:一是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二是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成为知识;三是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形成知识体系;四是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因此,学科就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具有共性特征,它既不是专业,也不是学位点。学科的发展,可以走学术型道路,也可以走应用型道路。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大学特色看学科”。 学科建设是高校立命之本。一个学校是否能够立得起来,有没有特色,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基因,关键看学科。 要把学科建设牢牢抓在手里,统筹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科建设工作,突出特色优势,构建并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应用型大学要建得好、建得有特色,发展高水平的应用学科是根本。学科对应用型大学来说, 不但需要发展,而且必须发展好,否则应用型专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误区五:建设应用型大学会影响学校“申博申硕”

 国务院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强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及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等。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就是要落实“四个转变”,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要求的“强化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一脉相承。与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不同,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高校申报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应该更具特色和优势。




建设路径

  “后评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探索

陈东生,曹 华

 【摘 要】当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已进入“后评估时代”。针对“后评估时代”的高校建设,分析高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后评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策略,旨在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确保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上水平、上层次、上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后评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校建设策略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截至2019年下半年,教育部已经对250余所新建本科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和基本要求对新建本科高校进行综合测评,旨在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继新建本科高校接受教育部评估中心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之后,大部分新建高校的发展开始进入“后评估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型本科高校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进大学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巩固评估成果,以持续改进助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已成为业界人士探讨的热门话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新形势与困境

1.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新形势

 自国务院20145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特别是自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201510月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通过项目建设和试点遴选等方式,确定了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大学转型改革试点,其中大多数是学校整体转型,部分高校通过二级学院开展试点,推动和引领了已有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现阶段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而来的,有基于地方建设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和面向行业服务的行业性普通本科高校。如立足地方建设的合肥学院,2004年就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新型大学办学定位,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变“输入导向”为“输出导向”,课程建设变“学科导向”为“专业导向”,构建“科学为基础,应用为重点”的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为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地方产业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我校积极投身转型发展探索,适时提出了“应用型、行业性、特色化”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激发办学活力,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探索“价值引领,知能双修,三标对接,三维并重”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业界一流发展之路,进而在20151月进入江西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行列,成为行业性院校深度转型发展的示范探索者。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往主要来源于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现在还要加上新建的本科职业大学。教育部于20171月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进行高等学校分类,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研究型高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以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以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为主。新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职业高校与由普通本科转型而来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样,都是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都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都属于本科层次的高校,因此都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类型。尽管两者来源不同,但最终成为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2.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建本科高校在迎评促建期间,条件建设、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力度前所未有。但对于新建本科高校而言,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内涵建设仍待上层次、提质量。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如下情况:教师数量、学历、职称在各专业间不平衡,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较为薄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欠缺;骨干教师提能、新进教师提质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双师双能型”师资紧缺,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产学研合作与科研能力不强,科研与教学互动不足。

 (2)专业内涵建设有待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逻辑不够清晰,对标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存在差距,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度有待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未进行系统规划,专业布局有待优化和调整,从而增强与区域经济的契合度、与行业发展的耦合度;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浅层次、被动、应急合作的状态,未形成长期有效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要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性有待加强。

 (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 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待深化;质量意识培养和质量文化培育成效不够凸显,质量标准有待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二、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对策

1.注重引培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的教师发展要求与传统高校不同。近年来,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提倡“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型科学研究的能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结构要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要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重点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教师配备工作,重点向师资比较薄弱的新办专业倾斜,努力建设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

 围绕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有针对性地按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的聘任力度,持续柔性引进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大师级行业专家来校建立“大师工作室”。

 坚持引才和引智相结合,积极引进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机制,全面落实培训计划,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队伍。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一批有创新创业经历、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加强兼职教师的选聘和管理。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选聘工作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修订考核细则,加强聘后管理,保证兼职教师履行人才培养各项职责。

 (2)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聘请业内高水平专家、学者授课,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教职工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专任教师的在线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以“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现有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强化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学术交流、进行学历和职称提升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扎实推进实践(实验)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实践能力强的专任教师承担实践(实验)教学任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验研修,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国内外学术交流途径。出台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管理办法,拓宽专任教师的国际教育视野,增加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教学经历的教师。定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外应用型高校研修访学,到企业、研发机构参加培训。

 紧扣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加快产教融合平台的项目建设,修订产学研管理办法。以科研项目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打造一批跨学科、专兼结合的教研技术服务团队,开展一批重点研究项目,培育一批标志性成果。

 (3)政策导向,稳步推进教职工薪酬和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建立与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评价制度、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全面推进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自主评审,制定自主评审实施细则,改变唯文凭、唯科研的传统做法,更好地体现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导向。

2.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要立足地方,人才培养要面向地方,学科专业要适应地方,科学研究要服务地方,文化传承要引领地方。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要充分考虑地方或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所需,人才培养要注重反映地方或行业经济文化建设的急迫需求与变化,科研课题要紧扣地方或行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无论是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定位为立足地方、服务行业。

 (1)强化认识,认真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考察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了解同类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实施等情况;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实现“三标对接”,即将专业认证国际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国家教学质量标准接入课程体系,将行业企业职业技能标准纳入实训内容。在能力培养上实现“三维并重”,即实现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并重、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训练并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培训并重。深入实施“三标对接、三维并重、学用结合、协同育人”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层次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的解读培训,深化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对开课目标的认识;加强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分制改革力度,搭建完善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和管理机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建立与现代应用型本科高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顺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

 (2)注重内涵,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特色与优势,按照“扬优、扶新、集群”的原则,依据高水平专业群遴选条件,整合资源,构建教学资源共享、职业岗位相关、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的学科专业群。

 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开展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导,充分发挥省级、校级特色专业、一流专业等重点建设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投入,重点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特色专业。

 认真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形成校内培育、提升打造、树立标杆的阶梯形发展体系。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认证专家进校指导,安排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切实推动基于“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

 以江西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为契机,以专业建设成果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建立校级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健全专业评估、更新和淘汰机制。调整二级学院专业布局,做好新增专业建设和新专业新增学士学位授予点建设。通过制定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后期认证奖励办法,进一步促进国家级和省级“金课”建设,保障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认证、专业综合评价等经费投入。

 (3)加大投入,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以建好校级一流课程为基础,以打造省级一流课程为重点,以争创国家级一流课程为目标,加强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不断拓展课程建设范围和种类。

 推进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联合行业企业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的行业性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合作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力度与规模,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集体备课。统筹抓好课程、课堂、教材和课程思政工作,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在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课程中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名课名师三级建设体系。及时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

 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构建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提高同类课程开设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建设核心课程试题库,加强考试命题审核与试卷印刷、批阅、分析等流程的规范管理,进行学期校、院两级考试工作总结,不断探索课程考核过程和形式多元化改革。

 (4)深度融合,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建设;建立网络与信息化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制度,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3.完善监控体系,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支撑度,注重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的符合度,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岗位核心能力的完整性。遵循能力导向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普遍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在毕业要求上注重体现“能力本位”的毕业达成度。

 (1)提升内涵,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定期开展质量保障宣讲和培训活动,推动质量保障由制度向文化自觉转变,引导师生树立“追求卓越”“零缺陷”“无差错”的质量理念,形成统一的质量价值观。鼓励各学院(部)挖掘自身的质量文化特色,通过质量活动月、网上评教、召开座谈会等途径,搜集师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与建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质量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体现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组织各学院(部)结合自身特点,在符合学校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各专业、各课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

 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充实教学管理人员,稳定教学秘书等一线管理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队伍的培养培训,完善考核机制,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内部各建设单位学习例会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推进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2)管控结合,加强薄弱环节的监控。对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学生学习效果、校外实习实训监控、毕业生跟踪调查等薄弱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拓宽监控渠道,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反馈改进机制。加强对相关教学环节监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反馈工作的执行力度,对整改工作的时效性进行督查,把关键工作环节监管到位,做出成效。

 三、结语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处于“后评估时代”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特、做强、做优学校内涵建设,对标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估的基本要求,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全面推进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


【专业建设】

共生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

李银丹,金凌虹,施建祥

 【摘 要】专业集群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形势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它作为专业间本质上的“异质同存”关系,与共生理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适应性。共生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受到内部共生专业,以及专业间的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机制等因素制约。基于共生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建设非对称互惠条件下点共生、偏利条件下间歇共生、对称互惠条件下一体化共生三种模式的专业集群,构建专业集群共生机制要注重专业的差异发展、三重定标、分类建设、协同育人、打造特色,而因校制宜优化专业共生环境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共生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机制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群化发展,“专业集群作为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的专业组织形态,成为当前越来越多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为适应高等教育新变革,学者们纷纷开展“专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文献检索发现众多研究立足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外部市场需求的视角,研究分析专业群或专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动力机制、制约因素等,为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建设专业集群提供理论参考。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不仅涉及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而且受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师资条件、生源质量、文化观念等高校内部因素制约,亟须寻求一种新的方法论和解决路径。为此,本文从生态学共生理论的视角,将专业集群建设主体视为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体,研究分析专业集群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生成的制约因素,探索共生视域下专业集群建设思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策略参考。

 一、共生理论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适用性分析

1.共生理论的跨界发展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首先提出“共生”的概念,即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共同生成”体现一种动态结合方式的变迁和进化,逐步衍化成用动态观念来看待事物内部、事物之间关系的哲学思维方式,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共生理论在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社会领域得到运用与发展,尤其是袁纯清构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共生理论基本框架,并阐述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的内涵及关系,给理论研究带来新的社会科学方法。近年来,共生理论的跨界发展使得当代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思维与理论依据,如王颖等从共生单元、共生关系的合作与协调发展角度阐述了高校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互动机理,刘卫红等从共生单元“内生力”、共生环境“外驱力”和共生界面“耦合力”等方面探索产学研培育机制。无论是生物学现象还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内涵界定,都揭示了共生的“异质共存”的内蕴,更多体现在双赢与共存。

2.专业集群概念的起源与变迁

 专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是经济学产业集群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变迁,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集群竞争力理论,他认为高校通过集群提高立足领域生产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注入新专业血液来夯实未来发展基础,对促进核心竞争力能产生伟大作用。本科专业集群理论研究与实践始于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吴仁华、顾永安等学者认为专业集群必须是突出紧密对接区域某一整体产业链或创新链的发展需求进行的最优化组合,注重学科的支撑作用,但又不局限于学科逻辑体系来布局,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或以主干学科关联度高的核心专业为龙头,跨学科、跨大类专业、跨学院进行组建,必须以办学定位与目标、专业建设基础、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设施等为基础,具有良好的专业生态,充分体现校地互动、产教融合理念。

3.共生理论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适用性

 专业集群建设具有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其“集群”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异质同存”关系,这是共生理论最基本的思想,两者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第一,专业集群的共生单元。参与集群建设的各专业是构成专业集群共生体的共生单元,共生专业选择不是随机的,它取决于彼此的“共生度”“关联度”及“密度”,即个体或整体相互影响的程度。共生单元数量增减与能量损耗存在一个均衡状态,应是最优化组合。

 第二,专业集群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关系。按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程度,依次分为寄生、偏利、非对称互惠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按组织化提高程度,依次分为点共生、间歇、连续和一体化共生模式。不同模式特征不同,但可互相转化。依据共生模式分类特征,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非对称互惠条件下点共生模式专业集群,集群内专业共生条件不是对称互惠的,而是点共生模式,需要通过分工协作和相互制约机制保障运行效率,如传统优势专业群。二是偏利条件下间歇共生模式专业集群,集群内专业利用优势单元进行互补发展,但长期“偏利”一方,易引起短期行为“间歇”,需要一定的强制机制引导发展,如工具性专业+新兴优势专业模式。三是对称互惠条件下一体化共生模式专业集群,一般是同质区域之间专业强强联合,避免因同质性而造成的内耗性恶性竞争,需要构建平等互惠的保障机制以形成可持续发展,如核心专业+优势专业模式。

 第三,专业集群的共生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征是专业集群建设的高校外部共生环境,专业建设的资源配置、师资条件、生源质量、文化观念等构成专业集群建设高校内部复杂的共生环境,是“共生体”形成的制约因素,应通过激励、考核等有效运行管理机制作用加以稳步推进。

 第四,专业集群的共生界面。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通道或载体称为共生界面,而促使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介质是处理共生单元复杂关系的核心,共生界面介质作用顺畅则共生新能量会不断产出,反之,会弱化甚至导致共生关系的衰亡。如当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是推动专业集群建设共生界面形成的有效介质。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浙江省70%以上高校选择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在全国高校应用型建设中颇具代表性。本文以该省1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样本,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对样本高校专业建设的反馈情况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全省乃至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制约因素。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前,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样本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各校全体教师中分别抽取样本300人左右,各年龄段都有分布,共抽取4647人,有效作答率为93.35%。在各校全体学生中分别抽取样本600800人,各专业、各年级、男女均有分布,共抽取11798人,有效作答率为85.74%。总体而言,教师对学校专业建设成效和学生对所学专业平均认可度90%以上分别为36%、33.33%、70%~90%之间的分别为62.22%、53.34%、70%以下的分别为1.78%、13.33%;样本高校中专业结构调整被列入“整改之处”的有66.67%,说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满足教师、学生、社会的期望与需求,专业集群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战略选择未受到很好的建设。为此,本文结合调研反馈情况,基于共生理论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专业间共生度不够,难以形成紧密互动的集群共生关系

 一是本科专业数量偏多、学科门类散,关联度不够。就高校而言,全校54个本科专业中在校生数小于100人的专业有7个,介于101150人之间专业的有12个,专业数多但规模小,学科门类散,容易造成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共享度低,专业集群式发展受限。

 二是传统专业与新设专业间的共生关系有待加强整合。教师对“学校优势专业建设和新专业建设成果显著”的平均认可度在90%以上的为13.33%,省内很多本科高校的传统专业自身面临着同质化发展瓶颈,而这些专业又是新工科、新文科等建设所需的基础专业,专业内涵建设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专业内部共生环境建设不足,限制了集群内共生专业的协同发展

 一是专业集群发展规划的执行共识度不够。教师对“学校办学定位清晰、准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准确”“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清晰、准确,标准明确”“学校发展规划在办学定位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校专业建设规范、执行力强”“学校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制订合理”的平均认可度在90%以上分别为86.67%、73.33%、60%、6.67%,应用转型指导下高校纷纷将专业集群建设纳入规划设计,但内部认知程度不够,顶层设计执行力逐层减弱,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专业共生发展的环境建设。二是专业之间人财物等资源不平衡影响专业共生发展的积极性。生师比超过18:1的较为普遍,甚至有高校近1/3专业生师比超过301,部分新专业和特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专业高级职称、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领军人才偏少,具有工程或行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对“学校教学经费比较充足,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平均认可度在:90%以上的仅为6.67%。近年高校对优势、特色专业单方投入必然影响专业平衡发展,专业共生发展带来的资源再分配及共享机制将成为专业集群建设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专业集群共生界面运行机制不健全,影响集群内专业共生关系的形成

 一是产学研合作机制未能有效促进专业共生关系的形成。教师对“学校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措施得当,效果显著”“学校与相关单位共建了一定数量教学资源”“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高”的平均认可度在90%以上仅为13.33%、20%、13.33%。目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专业与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对多元创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集群发展可以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成效,反之,协同育人机制的不健全也影响专业间共生关系的形成。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对专业共生发展的驱动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较好”“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及创业情况良好”平均认可度在90%以上的分别为40%、26.67%,在80%~89% 层 次 的 分 别 为 40%、53.33%,在70%~79%层次的均为20%。大多数高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未能有效调动各专业教学资源和师资的共享,专业共生发展缺少重要激励机制,影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三、共生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策略

 (一)因实制宜,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共生模式

 模式一:传统专业之间宜构建非对称互惠条件下点共生模式专业集群。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存在一定规模数量的办学历史长、社会总体需求稳定的传统专业,如文史类、哲学类、教师教育类、数理化类基础学科专业,其在高校应用转型中定位逐步边缘化,甚而发展停滞。新形势下,面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需求,这类专业必须正视相互间的“共生度”,抓住这种先天的集群共生环境优势,寻求发展新契机。同一高校的各类基础学科专业力量一般存在非对称性,但不可或缺的办学需求形成了长期各为主体的优越感,保持独立的生态体系是这类专业集群化发展的前提。因此,这类专业宜采用非对称互惠条件下点共生模式来构建专业集群,比如卓越教师2.0培养理念下,面向区域多科型教师的需求,可以构建多元专业教育模式,即根据学段教育特点明确一个主修专业、至少一个辅修专业或一个特长类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模块化,既保持原专业的独立性,又使得参与实施的学科专业集群式发展,专业建设更具特色,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

 模式二:传统专业+热门或新兴专业宜构建偏利条件下间歇共生模式专业集群。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的专业,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法学、新闻类等。新兴专业是指由于国家需求、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迅速“窜红”的专业,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新能源和新材料类等。根据异质区域之间共生单元的关联度,可发挥传统、热门或新兴专业各自优势条件,挖掘交叉互补的共生关系,组建跨域性的共生系统。一些工具性的、单一的传统专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与产业集群紧密对接的热门或新兴专业交叉一体化发展,成为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型特色专业。如新文科理念下,某高校二级学院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其本院不能形成专业集群,金融经济类、艺术设计类热门专业虽然分属于不同学院,但都能进行交叉互补,形成与区域民营企业和地方文化产业集群对接的专业集群,有效解决资源分散问题。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担心长期“偏利”热门或新兴专业,导致其它工具性专业办学边缘化,而造成合作“间歇”性终止,因而高校必须强化办学定位的共识,形成服务新兴产业的自觉性。

 模式三:热门或新兴专业之间宜构建对称互惠条件下一体化共生模式专业集群。高校应用转型设置了大批的热门或新兴专业,这类专业的力量对称,在专业共生系统内各强强共生密度过大,容易形成系统外延太“泛”,能量消耗太大,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导向,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技术等热门或新兴专业之间宜形成强强联合互惠模式的专业集群:一是基于对接打造区域品牌的龙头企业核心专业及相关联专业,产业带动大,专业集群互动就好;二是基于产业链需求的专业链上的若干专业,对接的产业链跨度大,产业集群规模大,专业集群程度就高。但是,不能“群龙无首”“各自为政”,需要充分赋予并发挥“群主”的核心和导向作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又具有“一院一品”的特色专业集群,避免因同质性而造成的内耗性恶性竞争,共同抵御市场竞争,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因地制宜,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共生机制

 一是差异发展,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不同产业集群有效对接。比如工学类专业集群主要面向地方龙头企业、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创办产业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管理类专业集群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多元轮转实习模式的转变,培养新商科人才;文化艺术类专业集群主要面向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强化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教育,培养新文科人才;教师教育类专业集群主要面向地方基础教育,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培养卓越教师。二是“三重”定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把专业、行业和岗位职业三重标准嵌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明确专业服务域和岗位群能力需求,完善应用性课程体系,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模块,突出专业的应用型知识特征和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发掘校友等社会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效能。加大教育国际化力度,实现弯道超车,促进专业快速发展。三是协同育人,建立产教融合常态沟通机制。引导和鼓励各专业集群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接,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共建产业学院,推进校企、校地合作共建实验室,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链)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生产)过程对接,努力形成校企合办专业、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就业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集群,要引入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实施、实习实训指导等工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四是分类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标准。引入专业认证、卓越计划和新工科的新理念,建立“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类制定工学类、管理类、文化艺术类、教师教育类等专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整体推进专业评价模式改革,分类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动态管理、滚动建设,稳步推进各专业集群建设与改革进展,从而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五是打造特色,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鼓励各专业(集群)重点围绕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和质量标准制定、应用性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着力凸显课程教学对能力的要求。以优势专业为代表,重视建设成果和办学特色的凝炼,协同在国家一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学生学科竞赛、产品研发、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一批专业(集群)成果。

 (三)因校制宜,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共生环境

 一是提升全员“应用型”改革的认知度。利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内媒体、教育思想讨论等途径,广泛宣传学校怎么建设“应用型”高校,怎么样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做好传统办学特色的传承和创新等理念思想,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共识和发展合力。强化全员对技术逻辑、能力主线、产出导向、行业衔接、真实环境等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制定一流专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通过专家论证会等形式指导二级单位推进工作,使整个过程真正成为统一全校师生思想认识的过程。二是聚焦学校发展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了把学校发展所需资源有效整合,力求达到充分利用、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细化“十四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设计,明确改革举措、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把核心发展指标落实到各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并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求意见、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强化执行。三是强化人才资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各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特别是优势学科专业和教师短缺专业,同时重视教师应用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大柔性引人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高水平人才和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四是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治理模式。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厘清专业、专业方向、新专业及专业类的关系,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关系,按照“有所不为,有所重为”的思路,尽快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考虑重点发展与基本保障的关系,研究新专业、非重点建设专业发展定位及资源利用,以及专业类的内部运行机制等问题。推进专业集群内相关专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打破原有实验室按专业建制、条块化管理的现状,优化发展集群基础实验室,提高专业实验设备使用效益。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每年从专业集群中遴选24个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服务社会能力强、专业建设积极性高的专业加以重点建设和培育,带动专业集群内其它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较快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



 本期编辑:高强  电话0538——6715730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