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教 动 态
第2期
(总第60期)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
【建设探索】 地方师范本科院校硕士学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问题分析】 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十个典型问题
【经验分享】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索
编者按: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相继出台了《泰山学院2022年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精准培育方案》《泰山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实施方案》,但对比建设标准,仍然存在短板大、差距明显,需要认清家底,找准努力方向。本期围绕硕士学位建设,借鉴国内部分高校建设经验,客观对待和分析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举全校之力、聚各方面之资源,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突破。
【建设探索】
地方师范本科院校硕士学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邵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研究生处,武汉430205
摘要:为了满足当前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突破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式转型发展显得极为迫切。本文通过梳理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标准和程序,结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实践,全面地分析硕士学位建设的必要性、优势和特色,并对建设的发展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必须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聚焦重点,实现突破。
关键词:学位授权;八项条件;学科建设
学位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是体现学校办学实力与特色的标志,作为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就意味着学校内涵建设、转型发展和办学层次的重大突破。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第十二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该项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学位授权审核的标准和程序,对各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必须以此次学位授权审核为契机,找准差距,做好谋划,以申促建,使我校学科建设应用转型迈上新的台阶。本文将根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从学位授权审核新思路、我校硕士学位建设必要性、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及今后的发展措施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第十二次学位授权审核的新思路
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审核与自主审核单位新增学位点审核制定了具体的审核办法和程序,提出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八项基本条件和各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作为地方师范本科院校,本文将重点讨论硕士专业学位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构建了学位授权审核机制的新常态
明确了学位授权审核的类别和周期,即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两种方式,其中新增学位授权审核侧重于调整增量结构,每3年开展一次; 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侧重于优化存量结构,每年开展一次。
(二)确立了学位授权审核的新标准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同时通过单位整体条件和一定数量相应级别学位授权点的条件。强化了质量标准导向作用,以优化学科结构为重点,对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新增硕士学位点分别制定了更加细化、要求更高的申请基本条件,对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生师比、师均科研经费及生均收入等指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强调授权审核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衔接,从严控制新增学位授予单位数量和质量。
(三)突出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新导向
这次学位授权审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质量为导向,坚持需求优先,紧密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将学位授权单位的发展重点引导到内涵发展上来,引导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上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新增硕士学位点以专业硕士学位点为主,坚持三优先,两限制,优先新增国家区域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学位授权。对于就业率低的进行限制审核。
(四) 建构了学位授权审核的新机制
构建了以省级学位委员会为主的审核模式,省级学位委员会负责规划本区域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的发展与建设,组织实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的初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的审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点负责授权审核政策和条件的制定,以及授权审核结果的批准。规定了学位授权审核的范围,新增单位原则上只在普通高等学校范围内进行,新增学位点原则上不接受已转制为企业的学位授予单位的新增申请。明确了学位授权审核的暂停调整机制,对于有研究生生均财政拨款较低、奖助经费未落实不到位的省( 区、市) 应暂停其所属院校新增学位授权; 对于有生师比高于国家规定标准、学术科研诚信缺失等六类问题的单位,暂停新增学位点。
二、我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性
学校自改制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应用型教师教育特色不断彰显。但由于硕士学位授予未能突破,致使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受到了制约,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申请学位授予权,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式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 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满足“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截至2015 年底,我国中小学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小学为0.62%、初中为1.88%、高中为7.15%; 湖北省研究生教师比例,小学为0.57%、初中为1.57%、高中为6.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我校作为一所师范院校,理应为湖北省基础教育、为培养高层次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做出贡献。但在目前的办学层次下,学校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办学层次而有所作为,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双一流”建设大潮。
二是缓解湖北地区特别是光谷地区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日前,武汉市明确提出未来5年内要留住100万大学生创业就业,在光谷,每年至少吸纳20万名以上高端人才,8万名以上应届毕业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光谷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学校开展硕士学位教育,将极大地缓解湖北省尤其是光谷企业对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光电子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从而为实现湖北省经济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学校增强内涵、促进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期间,我省提出了“支持省属高校特色创一流、服务促发展”的“双一流”建设思路。学校开展硕士学位教育,将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打造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省级重点学科,吸引高层次人才,打造“大师+团队”的师资队伍,实现与现有培养高校的错位发展,突显比较优势,积极适应“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时代要求,使办学层次和整体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加快学校向应用型特色师范院校转型发展。
(二) 我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优势与特色
1.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我校具有悠久的教师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始终坚持职前职后相贯通,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能力不断增强。设在我校的湖北省继续教育中心、干部培训中心承担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及幼儿园园长培训等任务,为我省在职培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省教师素质训练中心专业打造“教、学、做”合一的新型中小学教师,得到我省中小学用人单位的好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是我校最早的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与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一起,承担了大量的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发表了一批有理论深度、有一定影响的教育科研论文与专著。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具有我校教师教育特色的研究方向,如小学教育的核心素养与评价、班级管理与活动、教师行动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和学前艺术教育研究等方向。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3S 模式,《班主任之友》和《语数外学习》杂志在基础教育领域享有盛誉。
2.区位优势和协同育人特色。光谷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 湖北) 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下辖8大产业园区,集政策、资本和人才三大特区为一体。学校地处光谷的中心,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积极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光谷的一些高新行业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近年来与华大基因、药明康德、武汉颂大教育等10 多家光谷高新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置换,实现协同育人,培养了一批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使他们可以迅速投入光谷高新企业建设中去。由于学校与高新区的一些行业企业进行充分融合,不断总结与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案例,这些成果与案例是我校多次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重要支撑材料。
3.“互联网+ 教育”特色。我校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教育云服务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引进和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对校园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等进行数字化改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搭建计算机、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信息服务发展平台。承担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开发了湖北教师研修网并运行良好,建立了基础教育的数据资源中心、研修中心和师资培训管理中心,为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自主研发的《综合性管理云平台》覆盖武昌全区106个学校和二级单位,开发的《基础教育区域云服务平台》应用到武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蔡甸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近100所小学,成果转化及时,社会效益明显。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云、教育大数据及计算机智能技术研究方向,填补了湖北省教育云、教育大数据及相关研究方向等方面的空白。
三、我校硕士学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具有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科研成果偏少和师资力量不强的共性问题。根据本次学位授权审核的新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彰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又要客观看待存在的问题,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树立“以申促建,重在建设”的思想,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提升。
(一) 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科带头人短缺,学科团队未真正形成。学科带头人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担负着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培养,制订学科建设规划,促进学科发展等项任务,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科研实力有待提升。对照本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八大条件,对科研经费和科研水平的要求提出了具体要求,达不到要求,基本上是一票否决。无论从科研成果的质量还是数量来看,我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多数学科的科研获奖级别不高,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如国家级科研课题偏少,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数量不多,科研经费不足,多数学科未形成特色,缺乏影响力等。
(二) 硕士学位建设发展措施
我们要以此次硕士学位审核为契机,按照新的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中的量化标准,找准差距,做好谋划,苦练内功,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努力使我校达到学位授权八项指标要求,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有一流的学科,才有一流的培养质量。要立足学校现有人力资源,优化教师存量结构,大力实施“光谷学者计划”,围绕优势学科和科研主攻方向,培育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鼓励跨学科交叉组建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要制定和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调整教师增量结构,大力引进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和紧缺专业的领军人才及青年拔尖优秀人才。要合理调整学校生师比,从而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比例协调、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2.主动服务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着力构建各类优势资源互补的协同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各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优秀人才。面向需求,依据学科背景和职业要求,强化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分类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及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力度,打造一批高水准的实习实践基地,构建互利共赢的应用型人才科教融合、产学结合合作培养新机制。
3.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突出建设重点,聚焦教师教育省级优势学科群建设,集中财力,重点突破,促成重点建设学科早出成果,成为学校的带头学科,让全校的其它学科在它们的示范、带动、辐射下,得到整体性的提高。在高端人才引进策略上向重点建设学科倾斜,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教育硕士方面,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术学等师资力量雄厚,成果突出,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是我校重点要突破的方向,今后的建设要结合区域教育特点,积极做好需求调研,建设好实践教学基地。工程硕士方面,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省级科研平台,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促成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从科研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取得标志性的进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要做好调研材料,对照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积极补好短板,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上,要开创新局面,打造汉语国际教育的特色和亮点,形成有影响的教学教研成果。
4.拓展科研路径,提高科学研究成效。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鼓励系列成果、系统成果与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方向性成果; 鼓励团队科研成果,鼓励项目科研,包括横向科研课题和纵向科研课题。以学科平台为依托,以学科方向为重点,加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使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层次上和数量上都有新的突破; 重点建设好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工程中心、素质训练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注重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营造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一批对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的高水平系列成果和案例资源,为今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提供指导。
5.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办学条件。由于我校普通本科办学时间短,科研经费短缺、科研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进程。我们应该加大对学位点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对学位建设的支撑能力,加强校外对口单位或企业共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合作,进一步培育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加大实践基地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访学进修,提升现有人力资本对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要提升办学层次,必须首先解决硕士学位授权的问题,对照新增硕士授权单位八项条件,在师资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条件等方面作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做好谋划,对照硕士单位建设指标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尽早达标,迈上新的台阶。
资料来源:2017 年5 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4 卷第5 期。
【问题分析】
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十个典型问题
——基于2019 年评估材料的分析
高 耀 徐茜茜
摘要:学科点具有的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正当性和巨大可能性,在学位授权审核和动态调整机制下,学位点获得授权后的建设质量无疑成为最重要的提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抓手”。基于相关评估材料进行的研究发现,我国一些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学科方向发散、学科布局趋同、师资结构失衡、师资水平偏低、招生选拔困难、课程教学随意、科研训练虚浮、学术交流欠缺、保障机制宽松和服务支撑缺漏十个典型问题,矫正这些问题需建立常态化的内外部质量监控机制,并从内外部发展定位、软硬环境、制度建设、资源投入等多层面综合寻求突破之路。
关键词: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合格评估;典型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既是学术意义上的分类,同时也具有组织的形态,是一个需要进行管理的实体。学科是现代大学的基石,学科具有的这种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正当性和巨大可能性。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下,学位点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效,因此,学科建设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与美国等国家实施的大学学位制度不同,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学位制度,即学位授予权集中在国家层面,由国家统一规定学位授予的等级和学科门类(领域),并通过必要的方式审核批准培养单位相应的学位授予资格。在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改革中,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一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作用,而在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引入的现实背景下,学位点获得授权后的建设质量无疑成为最重要的提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抓手”。
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其中,在研究生教育层次,硕士和博士学位又进一步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类,这两大类学位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侧重、培养方式及就业取向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高等教育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过程中,硕士生教育的定位一直引发着学界的重新思考。例如,硕士学位的性质究竟是过渡性学位还是终结性学位?有学者将硕士学位定位于具有过渡性质的终结性学位。在国外,对于硕士学位的定位也一直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美国的硕士学位扮演着“万金油”的角色,或者起着“安慰剂”的作用,培养定位模糊且尴尬。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QAA将硕士学位分为研究型(Research)、进阶型(Advanced)和专业型(Professional/Practice)三类,但其一年制课程型硕士学位项目开设越来越广。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语境和实践来看,硕士学位授权和硕士生培养经验是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参考条件,且硕士生培养质量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正因如此,我国一直将包括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在内的学位点建设作为保障和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并从国家层面建立了包括学位点合格评估、水平评估、绩效评估等在内的完备的学位点评估制度。2020年七月召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到强的发展转变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做出了全面、宏观、系统的战略部署,即未来的工作主线是“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85.8万人,其中硕士生所占比重为88.87%,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239万人,其中在校硕士生占比为83.7%,全国共授予硕士学位66.6万人,博士学位6.5万人,无论从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还是学位授予规模看,硕士生在研究生中均为绝对主体,硕士生培养质量和硕士学位点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的高低。因此,对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对学位授权点获批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点。既有文献中,对学位点建设的相关研究均围绕行政学、图书馆学、医疗卫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特定、单一的学科点或交叉学科点展开,而缺少对学位点整体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宏观层面研究。与学位点建设直接相关的诸多学科评估实践中,学位点合格评估是一种政府法定的许可性评估和底线评估行为,自2014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简称《合格评估办法》)出台以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实施下,我国对培养单位的各类学位授权点已开展了五次专项评估和一次合格评估,这些评估对规范和引导学位授权点办学行为,保障学位点人才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但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合格评估制度本身,而对合格评估过程中反馈出的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度明显不够,也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研究专门聚焦于硕士学位点建设,利用相关评估材料对我国硕士学位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冀望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学位点质量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学位挤水”和促进学位点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二、设计与材料
学位点合格评估是一项涉及多重利益相关主体的公共政策评估行为。美国学者弗兰克•费希尔认为,公共政策的评估焦点可以集中在政策或项目的结果(“结果”评估或“影响”评估)或政策项目的形成与实施的过程(“过程”评估)上,可以侧重于对政策预期效果的评估(“事前”评估)或者侧重于对其运用之后的实际结果的评估(“事后”评估)。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将聚焦于评估实践所反映出的硕士学位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身,构造适切的分析框架和维度展开阐述。
研究思路如下:对2019 年学位点相关评估材料进行反复阅读,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每一章节材料表达的主旨思想,进而提取凝练核心问题,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一共提炼出十个典型问题进行阐述,并摘录部分专家评阅意见予以佐证。根据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行文中对相关引证材料具体出处均进行了匿名化处理,具体的问题展开维度将在下面的行文中详细呈现。
三、典型问题
1.学科方向发散
学科方向的多或寡、凝练抑或发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学科的办学历史、师资规模与结构、经费支撑、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学位点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诸多环境、政策等多重约束条件下寻找到最佳的学科方向设置,方向过宽或过窄、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学位点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目前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学科方向凝练不够是一个关键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科方向设置贪大求全,重外延式的数量发展而轻内涵式的质量提升。学科研究方向设置过多,则难以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和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学科方向过于分散,则使资源配置分散,学科难以集中资源和力量发展优势学科方向,也不利于人才培养。例如,一些省市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学科方向凝练有待加强。学科方向特色不鲜明,发展不均衡。”(J1,2019)“学科方向凝练不够。有的学位点研究方向分散,力量难以聚焦,需要紧密对接区域、行业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H1,2019)“学科方向与特色还需进一步凝练。个别学位点的学科方向设置贪大求全,数量过多,特色不够鲜明,存在因人设方向的问题,导致师资队伍分散、个别方向力量薄弱。如个别学位点的学科方向多达10个(基本条件要求至少5个),专家建议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有些学位点则是过于追求学科特色,因特色而设方向,不注意基础学科方向的建设。”(G1,2019)学科方向凝练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学位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师资队伍配置,聚焦重点学科方向。立足当前形势,国内高校应充分发挥战略规划部门的智库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结合现有学科的历史积淀和优势,集中整合有限资源,在核心、重点学科方向上狠下功夫、力抓成效。此外,高校也应转变发展观念,即从追求数量与规模转变到追求质量与效益,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学位点建设质量提升。
2.学科布局趋同
合理建构学科发展框架是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运行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学科布局无疑是学科发展框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科布局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学科建设的质量和长远规划。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知识运行的学科形态,其成长过程天然受到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的双重交互影响,其建构过程交织着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两种力量,并受到知识逻辑、学科逻辑、社会逻辑和创造逻辑的支配。换言之,什么知识能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通常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目前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布局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表现为:其一,学科布局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求不够契合,服务需求意识不强,支撑引领作用不足。若学科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较弱,则难以对接地方需求,容易失去竞争力。例如,一些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学位点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并要保持相对稳定,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我省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八万亿产业的契合度需要进一步提升。”(Z1,2019)“专业学位教育特色不明显。部分专业学位点与学术学位点的培养方案基本一样,没有凸显专业学位培养特点,主动对接产业不够,校外导师和实践导师的选拔和作用发挥有待加强。”(H1,2019)其二,学科布局趋同严重,特色缺失;学科布局贪大求全、面面俱到,难以凸显优势学科。例如,某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特色还需进一步下功夫。具有本校和本地特色的学科方向不够明显和突出。”(S1,2019)
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说过:“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不是所有大学都该变成一流大学。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因此,高校应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对优势特色学科的投入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凸显办学特色。此外,学科发展必须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需求,加强与区域发展的密切联系,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3.师资结构失衡
师资结构是硕士学位点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也是影响和制约学位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资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组合情况,一般可以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类型结构等重要维度展开分析。
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目前硕士学位点在师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首先,从年龄结构来看,师资梯队存在“断层”现象,“板凳深度”不够,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较低。例如,某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师资队伍方面,具体表现为部分学位授权点师资队伍规模较小,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较低,研究方向较为分散,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有待提高,年龄结构有待优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教师实践经验有待加强。”(B1,2019)其次,从学历结构来看,部分硕士学位点中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教育背景教师的比例较低。例如,某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待优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低,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较少。”(Q1,2019)第三,从职称结构来看,一些硕士学位点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例如,某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在24个抽评学位点中,25%的学位点师资队伍不足,有6个学位点专任教师数量低于教育部立项建设标准,7个学位点教授数低于立项标准,6个学位点博士学位教师数低于立项标准。”(X1,2019)第四,从学缘结构来看,一些硕士学位点中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比例偏高,导致一定程度上存在“近亲繁殖”现象,拥有海外学位的教师比例较低。第五,从类型结构来看,在一些专业学位硕士点中,来自行业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培养全过程的比例偏低,未能真正打造出能够有力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例如,某省在抽评报告中指出:“缺少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需加强。”(Q1,2019)
4.师资水平偏低
师资队伍中,除了师资结构因素外,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位点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一些硕士学位点存在高层次人才缺乏、学科带头人学术和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高校面临的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部分学位点中学科带头人为教授的比例较低,甚至一些学科方向带头人只是副教授,这将直接影响学科点的发展。一些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高层次、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尚不能充分满足发展需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T1,2019)“师资队伍:缺少顶级高水平学科带头人。”(H2,2019)“部分学位点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数量不足,尤其领军人才匮乏;学科方向缺乏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S2,2019)
导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学科带头人及各研究方向带头人能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学位点应在深入了解全国院校中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特色和未来趋势,以及学位点自身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特色、优势及不足的基础上,找准自身发力方向,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为学科点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积极培育和扶植更多的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羊作用是未来硕士学位点建设中的一项核心任务。
5.招生选拔困难
招生选拔是研究生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招生选拔机制改革也是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若没有生源质量作为保障,则学位点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硕士学位点在研究生招生选拔方面存在招生数量过少和生源质量不高两大问题。一些硕士学位点专业方向覆盖面窄,导致招生人数过少,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科研单位招生人数少之又少;有的硕士学位点设立了多个研究方向,但每年招生人数却很少,学位点建设存在生源不足的隐患。例如,一些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部分学位点招生人数少。”(H3,2019);“科研单位普遍招生人数少。”(B1,2019)“个别硕士学位授权点还存在经费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相关制度不完善、科研院所招生计划太少等问题。”(H4,2019)生源质量不高问题主要体现在优秀生源不足,部分学位点生源多为本校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跨专业调剂生源比例较高。一些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有的点报考人数不多,且多为本校学生,录取比例偏高,优秀生源不足。”(J2,2019)生源质量普遍不高,第一志愿录取率偏低,跨专业调剂招生的比例较高,来自三本院校和一些新办院校的考生较多。”(G1,2019)
招生选拔涉及研究生与高校的切身利益,具有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因此,要严把入口关。针对报考人数少和生源质量不高的困境,硕士学位点应从完善生源质量保障机制,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培养单位和学位点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促进生源多样化等方面综合寻求突破的路径。
6.课程教学随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既包括课程设置,也包括课程实施。2018 年全国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调查显示,硕士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感指数仅为76.87,而硕士生就读体验满意感指数均值为80.65。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硕士学位点在课程教学方面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其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偏离人才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人设课的问题,还有些硕士学位点设置课程仅考虑教师开课的需要而不是研究生学习的需求。例如,某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个别学位点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因人、因研究方向设置课程的问题,不注意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G1,2019)其二,课程设置区分度不够,一是研究生课程“本科化”,即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存在重复设置现象;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同质化问题。例如:“有些单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不够。”(S3,2019)其三,课程内容陈旧,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和内容陈旧,缺乏前沿性课程,课程内容未能反映学科最新动态、最新研究成果。例如:“课程体系存在不完善情况。特别是面向学术前沿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结合不够,优质课程设置不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及持续改进机制不足。”(S1,2019)其四,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及持续改进机制缺失。此外,一些专业学位点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合作平台,没有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例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课程建设有待加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G1,2019)
课程教学对于研究生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涵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部分硕士学位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随意”行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首先,针对课程设置随意性大问题,应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管理,去除因人设课、因研究方向设课的弊端,注重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的设置,实行“因课聘人”,提升课程质量。其次,针对课程设置区分度不足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层次课程的目标,设计出层次分明、衔接合理的课程体系,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应保持与本科生课程的合理距离,体现各自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第三,针对课程内容陈旧问题,应扩展课程教学的深度与前沿性。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科前沿进展,将最新知识、成果融入课程之中,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将学术前沿课程列为必修课程。第四,针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各硕士学位点应建立规范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明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合作平台,明确体现出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差异。
7.科研训练虚浮
科研训练是区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所在,而科研训练的效果又受到科研环境、科研平台和学术文化等多重显性和隐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没有提问,就没有研究。研究生提不出问题,责任在大学和教授,而这种责任最终当然应落实到学科点建设上来。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硕士学位点在科研训练方面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其一,科研条件与平台薄弱,缺乏良好的科研设备,教学科研条件对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工作支撑不足,缺乏国家级和省部科研平台建设等。例如:“教学科研支撑方面缺少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H2,2019)“从抽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教学、科研及实践基地的硬件条件满意度不高,不少学位点的教学硬件条件亟须进一步改进和提高。”(J2,2019)其二,科研基础薄弱,缺乏具有高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例如:“标志性成果较少。一些学位点无国家级奖项,有的学位点省级奖项也极少。”(J1,2019)“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较少,尤其缺乏体现学科前沿和一定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如我区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科学》《自然》《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国际、国内知名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成果少。”(N2,2019)其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能力欠缺,这一点在一些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科研成果产出不足,层次和水平不高,转化率低,缺乏重要的标志性成果。”(G1,2019)
充分的、高水平的学术训练是提升硕士生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因此,要为硕士生提供学术训练的支撑条件,促进其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将硕士生的学术训练由虚浮推向扎实,不仅需要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作为前提保障,而且依赖于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标志性科研成果作为引领。从更深层次来看,学位点还需要尊重学术研究的自发秩序,构筑良好的学科文化氛围,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和宽松容错的研究环境。
8.学术交流欠缺
学术交流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训练的题中之意,离开了学术交流,学术研究和训练也就缺乏了思想的活力和思维的碰撞。在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中,学术交流的机会和质量扮演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硕士学位点在学术交流方面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其一,硕士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偏少,具体表现为学科点为硕士生提供的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不足和学术交流活动经费不足两个方面。其二,学术交流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一些硕士学位点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硕士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层次不够,硕士生国际合作培养欠缺等。例如,一些省份在抽评报告中指出:“学生境外学术交流人数偏少,未承办省级以上高水平学术会议,学术训练缺乏长效机制及评价制度;师资队伍中境外学习研究经历较少。”(C1,2019)“国际化程度不高。不少学位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出国访学的机会明显偏少。”(J1,2019)“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层次及覆盖面不够。”(H3,2019)“硕士研究生培养对外学习交流的途径和通道太少。在本次学位点评估过程中,研究生学习交流,尤其是赴国外交流人数严重偏低,这是本次评估中普遍失分较多的一个指标,反映出我区研究生在国内外学习交流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N2,2019)
针对硕士生学术交流欠缺的问题,硕士学位点有必要提高认识,设立常态化的经费资助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采取“主动出击、多管齐下”的方式,从“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发力,努力将学术交流做到实处,真正提升硕士生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鼓励高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推动硕士学位点建设以及高水平人才的培育。
9.保障机制宽松
学位点质量保障机制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质量保障机制和体系是否完备和健全;二是对相关质量保障机制和政策的执行是否严格和到位。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硕士学位点在质量保障方面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其一,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和分流淘汰机制等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虽然健全但执行不严格。例如,一些省份在评估报告中指出:“(硕士点的)分流淘汰机制、学业预警制度和保障措施不明确。”(T1,2019)“分流淘汰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欠严格。”(H2,2019)其二,一些硕士学位点对学位论文撰写的过程监管不够到位或质量把关方面存在漏洞,个别硕士学位点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审查中出现“存在问题论文”。例如,某省在评估报告中指出:“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学位点论文质量过程监管不够到位,质量标准执行和把关不够严格。”(H1,2019)
尽管我国已经在宏观上建立了包括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培养单位、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内外部双重保障体系,但学位点建设质量的重心依然在“底部”,除了学位点自身保障机制建设的完备这一“底线要求”之外,真正努力将制度、政策落到实处才是学位点质量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10.服务支撑缺漏
管理服务等支撑性条件是学位点建设成效的重要外显指标,而且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就读体验。2018年全国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调查结果显示,硕士生对管理服务维度上的满意感指数仅高于课程教学,表明学位点在管理服务的水平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评估反馈结果来看,硕士学位点在服务支撑方面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其一,一些学位点对硕士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到位,缺乏对毕业生去向的跟踪调查分析,缺少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发展状况调查,也未建立起常态化的就业服务改进机制。例如,某省份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不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少毕业生去向分析、跟踪调查,缺少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J2,2019)其二,研究生奖助体系不够健全,奖助覆盖面偏低。例如,有的省份在评估报告中指出:“授权点学生奖助体系不够健全,奖助覆盖面偏低,奖励项目也与专业联系不紧密。”(J2,2019)“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制度。”(Z1,2019)
对于硕士学位点在管理服务支撑方面存在的缺漏,有必要实施针对性的健全举措。一方面,随着硕士生就业领域的多元化和职业发展能力素质的综合化,硕士学位点不仅要关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要更加重视研究生未来的发展质量,并及时根据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对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奖助体系不健全问题,可适度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并针对各种类别奖学金制定不同的评审范围和标准,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励在不同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而且有助于提升硕士生的就读体验。
四、总结
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上述十个典型问题可以进一步提炼和归纳为学科布局与特色、师资结构与质量、培养过程与效果、质量保障和支撑四个一级核心范畴,这些核心范畴之间相互影响、共成一体。
具体而言,学科布局与方向设定是学位点建设伊始需要首先考虑的核心问题,这是学位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学位点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向哪个方向发力和挺进,从长远来看,也决定着学位点的未来潜力和活力。在一个高度竞争化的社会及组织环境下,学位点能否找准自身的“生态位”,能否凝练和形成清晰、明确的学科特色,将直接决定学位点建设的成效。师资队伍无疑是学位点建设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该群体的结构与质量直接决定着学位点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点建设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是学位点建设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落脚点,人才培养效果是学位点建设质量的最集中反映。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人才培养包括选拔、培养、输出三个核心环节,而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环节又是育人的关键所在,这些环节的执行效果能反映和体现出学位点的建设质量。因此,立足人才培养本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学位点建设的本质追求。质量保证与支撑是保障学位点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质量保障机制和管理服务支撑可以视为学位点建设这“一体”的“两翼”,共同影响甚至决定着学位点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研究依据2019 年学位点评估材料,分析了我国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基于此,提出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凸显办学特色,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夯实人才队伍质量,为学科建设储备力量;立足人才培养本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保证监督机制,推动学位点理性发展等针对性政策建议。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主线是“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这就要求硕士学位点建设必须切实向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着力在学科布局与特色、师资结构与质量、培养过程与效果、质量保障和支撑四个核心范畴上不断努力,并从内外部发展定位、软硬环境、制度建设、资源投入等多层面综合寻求突破之路,从而形成合理的学位点建设路径,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经验分享】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索
—以北部湾大学为例
刘 琼 唐林峰 黄 鹄 尹继蕊 史忠丰
摘要:本文分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数量与结构不合理、导师缺乏指导学生的经验、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北部湾大学为例论述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成效,总结得出经验启示: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研究生导师队伍状况;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强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建设经验。
关键词: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处于内涵发展期,正在加快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为解决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重启中断了近十年的新增单位审核,审批通过28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颁布实施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三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起点低、起步晚、底子薄,如何快速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摆在这一高校群体面前的一大难题。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导师和学生始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要素,其中导师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只有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或首要位置,才能快速突破瓶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自身办学水平。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就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和首要任务。
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9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教育部举行的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情况时指出,“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素质有保障,但一些导师责任没有压实,指导能力不够,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这是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另外,“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把研究生当成简单科研劳动力,只用不导;或对研究生不闻不问,‘放羊式管理’。一些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紧张,频频引发舆论热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导师队伍建设除了上述问题,还存以下显著问题。
(一)导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不合理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导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整体欠佳。其一,导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北部湾大学为例,2018年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时,全校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不到100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该校在区内外其他高校担任校外研究生导师的教师,他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这部分教师又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该校根据上级文件政策组织遴选的与广西区内高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导师,另一种是由该校教师自发联系的在其他高校担任的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学校组织行为,后者是教师个人行为。二是学校近年来从国内一些研究型高校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在原单位大多担任过研究生导师,有些还担任过博士生导师,一般都具有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三是学校自主培育的研究生导师,这些导师大多是从本校教学和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的年轻教师中遴选而出,这部分教师此前没有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其二,导师队伍的结构不优。主要表现为导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不合理。总之,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建设起步阶段,为了满足研究生教育需要,侧重的是量的发展,而在年龄、职称、学历、经验等有关质的要素结构方面不科学,亟待优化。
(二)导师普遍缺乏指导学生的经验
相较于老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研究生导师普遍缺乏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阶段,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具备指导研究生实际经验的教师不足30%。此前在其他高校担任过研究生导师的教师,由于受到指导研究生的数量指标和年限所限,其大多指导学生的经验也不足。而初次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年轻导师,培养研究生则完全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由于研究生导师普遍缺乏指导研究生的实际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三)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各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院(部、处)建设,强化管理工作职责,保障办公条件;健全校、院(部、系、所)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管理力量,按照研究生培养规模配齐建强专职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对比以上要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一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虽然建立了研究生处等管理机构,但并非独立设置,而是采取挂靠其他行政部门的形式与之进行合署办公,虽然在具体业务科室上有明确分工,但在领导班子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特别是部门“一把手”不得不将精力一分为二,这无疑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不健全。一方面,一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尚没有配足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对研究生工作的业务及其流程也还不太熟悉。第三,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导师队伍遴选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等有待建立健全和完善。
二、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本文主要选取北部湾大学作为样例进行分析。北部湾大学(原钦州学院)于2018年正式获批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次获批了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和国际商务硕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该校于2013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后,就开启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2016年该校成立了研究生处,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力度。
(一)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超前谋划,做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划
北部湾大学十分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2016年,该校制定了《钦州学院“十三五”硕士学位点建设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学校硕士学位点建设的总体目标,即经过5年(2016—2020年)建设,使水产、化学工程与技术、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术型硕士点和工程硕士(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国际商务硕士、农业硕士(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汉语国际教育等硕士专业学位点通过硕士学位点审核,使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8个以上,培养研究生(含联合培养研究生)总数达到435人,在校研究生(含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达到345人。该规划同时明确指出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造高水平双导师队伍。另外,该校在“十三五”规划以及即将制定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中都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和举措以及导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特定的安排。在师资队伍专项规划中,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也进行了宏观设计。2021年1月,北部湾大学召开了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落实主体责任,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的目标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育人水平”的任务。这些顶层设计,对该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2.联合培养,提高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
为创建北部湾大学,使原钦州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尽可能地接近和达到升格为大学的指标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于2016年出台了一项专门针对原钦州学院的扶持政策,即协调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广西区内六所高校与原钦州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从2016—2018年连续三年每年划定15~30个专项招生指标(含少量博士)用于联合培养。这为原钦州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该校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组织全校具备条件的教师申报上述六校的校外研究生导师。2018年12月,原钦州学院更名为北部湾大学后,在学校积极争取下这项支持政策延续至今。截至2019年9月,北部湾大学与区内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1人。据2021年该校研究生处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16名,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占比42.42%。联合培养导师成为该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之一。
3.校企合作,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产学研合作是“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一片“蓝海”。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明确规定,“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从2011年以来,北部湾大学开启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之路,确立了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方面也采取了与研究型大学截然不同的模式,主要以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技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在此思路引领下,北部湾大学尝试打造校内校外协同配合的“双导师制”。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组建分工明确的导师团队,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企业导师负责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为每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配备一名企业导师。截至2021年,该校共聘请企业导师148人。与此同时,该校制定了《北部湾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企业导师的管理与考核。其次,根据学科特点和需求,构建学术背景、工作背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由学科带头人领导,企业导师和相关学科导师共同参与,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4.开展培训,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
培训是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自2018年起,北部湾大学连续三年举办了3期导师培训班,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举办培训班为主体、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导师培训模式。一是定期组织研究生导师进行校内集中培训。2018年6月,北部湾大学举办了首届研究生导师培训班,邀请了国务院学位办、自治区学位办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导师学员们授课,课程内容包括“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导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为强化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对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形成了《钦州学院2018年研究生导师培训班学员培训心得汇编》。此后,该校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又先后举办了两期研究生导师培训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导师校内培训机制。二是积极组织研究生导师参加校外培训。该校先后6次组织或选派了近30位研究生导师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主办的“工程伦理”等课程的培训,还选派了近10名导师参加了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管理及导师培训班,并分批选派导师参加2021年广西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班。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研究生导师在政策法治、师德师风、导师职责、指导能力、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导学关系等方面的表现有所改善和增强,切实提高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5.建章立制,制定研究生导师管理文件
加强导师队伍管理,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由之路。《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单位要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兼职导师、校外导师的选聘、考核和培训工作”。北部湾大学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2018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学校陆续编制出台了41项管理制度文件,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选拔、导师遴选与管理考核、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管理、学位发放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涉及研究生导师管理的制度文件有14项,主要包括《北部湾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试行)》《北部湾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定办法》《北部湾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管理办法》《北部湾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北部湾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管理办法(试行)》《北部湾大学研究生任课教师管理办法》等,以这些制度文件为基础,编撰形成了《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手册》。这一系列规章制度文件的制定出台,为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全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快速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成效
1.导师数量增长迅速且结构日益优化
(1)导师队伍不断壮大,增长势头迅猛
北部湾大学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时,研究生导师不足100人,短短三年内实现翻番,研究生导师现已增至21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202名,校外兼职导师28名。具有2021年招生资格的研究生导师114人,担任广西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118人,另有企业导师148人。实际从事研究生指导工作的教师连续3年增长率在30%以上。已培养研究生近400人(含联合培养)。
(2)导师结构日益优化,指导水平不断提高从职称结构看(见图1),具有正高职称的导师10 0人,具有副高职称的导师89人,具有中级及其他职称的导师27人,占比分别为46.30%、41.20%、12.50%,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占比87.5%。从年龄结构看(见图2),30岁以下的导师1人,30~39岁年龄段的导师73人,40~49岁年龄段的导师73人,50~59岁年龄段的导师66人,60岁以上的导师3人,以上各年龄段导师占比分别为0.46%、33.80%、33.80%、30.56%、1.39%,绝大部分导师集中分布在30~50岁之间,约占67.6%。与此同时,导师的指导水平也显著提高,近两年来,学校申报立项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15项、研究生学术论坛2项,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29篇,获得专利或著作权10件,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1项。
2.导师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1)立德树人意识增强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立德树人是导师的首要职责。导师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制定学校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规定,严格要求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
(2)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
导师自觉遵守研究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原始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制度,严格规范培养及档案管理行为,确保涉及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研究、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重要记录的档案保存全面及时、真实完整、严谨规范。
(3)人文关怀意识增强
研究生导师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在鼓励和指导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的同时,给予研究生300元/月、800元/月、1500元/月不等的经费支持,为研究生开展科研提供便利条件。
3.导师队伍建设机制日益健全
为尽快完善导师队伍结构,提高导师队伍素质,北部湾大学以构建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导师管理机制、导师培训机制、导师激励考核机制等为抓手,不断探索健全导师队伍建设机制。
(1)导师遴选机制初步建构
制定了《北部湾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试行)》《北部湾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定办法》,每年开展导师遴选和招生资格遴选,在扩充导师数量的同时严把导师准入关。
(2)导师管理机制日渐完善
制定了《北部湾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管理办法》《北部湾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管理规定》《北部湾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等,引导和规范导师行为,使导师管理有章可循。
(3)导师培训机制日趋定型
每年举办一期导师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校授课,组织导师学习国家、自治区和学校有关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先培训后上岗的定期培训制度。
(4)导师考核机制日益健全
制定了《北部湾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补贴发放办法》和研究生导师的复审制度,形成了动态的研究生导师招生审核制度和导师退出机制,每年开展招生资格审定和复审,打破了传统的导师招生“铁饭碗”。
三、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
经过几年建设,北部湾大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卓有成效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之路,学校研究生教育已步入正轨,开始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从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研究生导师队伍状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掌握情况、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全面掌握本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发展状况,对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部湾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采取实地调研、召开调查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本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发展及其研究生培养教育情况。例如,2020年,北部湾大学就先后制定发放了“北部湾大学导师队伍建设调查问卷”“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培养调查问卷”“北部湾大学学生对学校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等三份调查问卷,对搜集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分别形成了《北部湾大学导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培养调查报告》《北部湾大学2019级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调研报告》等三份调研报告。这些调研报告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的现状,为学校决策层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与举措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问题即是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又一宝贵经验。自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大力筹建北部湾大学的激励之下,北部湾大学从上到下、从行政人员到专任教师、从教职员工到广大学生,都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问题意识。全校围绕设立大学的各项指标,找差距、寻短板、觅不足,想方设法强弱项、补短板。其中,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指标是重中之重。该校研究生处瞄准本校研究生导师队伍数量缺质量低、经验缺水平低的“两缺两低”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其中与区内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就是北部湾大学针对“两缺两低”问题而向自治区教育厅提出的倾斜支持措施,这一措施获得后者采纳实施。事实证明,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成为后来北部湾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三)加强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建设经验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各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立足本校实际,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建设经验,不失为一条捷径。借力发展,是北部湾大学办学的重要经验之一。近年来,北部湾大学采取“主动走出去”与“积极请进来”双管齐下的方式,加强与区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经验。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学习。该校先后组织学校相关硕士点建设单位负责人到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学习,并选派人员到上述高校挂职锻炼,同时加强与同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贵阳学院、榆林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昆明学院等高校的联系,相互学习借鉴各自建设经验。另一方面,积极请进来“传经送宝”。先后邀请国务院学位办、自治区学位办的领导专家来校解读政策,同时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渠道,积极邀请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专家及管理者来校指导。通过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有效经验,北部湾大学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之路。
总之,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处于内涵发展期,正在加快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起点低、起步晚、底子薄,普遍存在导师数量与结构不合理、导师缺乏指导经验、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需要探索和总结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项课题“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北部湾大学为例”(JGY20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