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2023年高教动态-第2期
发稿作者:2023-09-05   ‖  发布时间:2023-09-05  ‖  查看10次  ‖  

高 教 动 态

2

(总第67)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三年五月十日

直线 2

目     录

【本期话题】  校城融合



学术观点1.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校城融合发展研究

2. 新时期校城融合视域下的区域创新思考

3.校城融合视角下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策略研究

4.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解决对策


院校实践1.山东理工大学:“一人双岗”计划助推校城深度融合 人才共引共用机制让发展更有“底气”

2.烟台大学 校城融合发展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是党在新时代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校与城市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及高校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已是大势所趋,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泰安市出台《关于推动校城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将进一步深化校城融合发展,用好用活驻泰高校资源。本期聚焦校城融合视域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学科群建设、互惠共生策略等主题,以期为我校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泰安市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全面对接,助力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实践借鉴与参考

【学术观点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校城融合发展研究

——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例

陈茜肖钦文张宏霄

1.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为深入揭示高校与城市融合状况,运用共生理论深入剖析校城融合内在机理,创新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2013—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校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据此从培育共生单元、塑造共生界面、优化共生环境这三方面提出推动高校与城市实现互惠共生的对策建议。

【本文节摘自《高等理科教育》202301期】

一、引言

高校是城市的名片,城市是高校的底色,两者的融合互动、依存照应已然成为人类文明的璀璨之花,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无论是处于金字 塔顶端的研究型大学,还是位于底部的职业院校,高校与所在城市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之于城市是动力和智囊,不仅以工具理性职能参与到城市的有序运转中,更以价值理性功能融入城市的顶层设计,其丰富的知识、科技、人才、文化资 源积极影响城市各方面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助推器;城市之于高校是能量和信息,它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更为高校供给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以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影响着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促使高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高校与城市的关系历久弥新,西方柏拉 图学园与雅典、中国稷下学宫与临淄成为古代大 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双子星座”,新时期高校与城市关系呈现出新动向、新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已然成为国家实现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场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科技创新高地、文化传承核心等对城市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发展大有裨益。我国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已有一定探索,但仍存在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不足、深度合作机制缺乏、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畅、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实现高校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融合,促进高校动能转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与城市的关系值得深入剖析。

二、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机理分析

共生(symbiosis)概念最初由德国真菌学家 H.A.DeBary提出,认为共生是处于同一时空下的两种或多种生物,基于生存需要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形成相互生存、协同进化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共生描述的是同一时空下多个物种向其他物种提供有利于其生存的条件,同时也从其他物种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的生物学现象。共生理论更多用于生态学领域,近年来其适用范围不断拓展至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领域中,用以探讨多个因素或个体及组织之间的动态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

袁纯清指出,“共生”是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其中共生单元是共生演化的种群,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单位;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是共生关系得以形成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理论是当前对校城融合的内在机理和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的较好视角,对其同质性与异质性都能够给以适切性诠释。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共生模式4个基本要素分析高校与城市融合互动机理,并形成校城融合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

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形成共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在校城共生关系中涉及的共生单元主要为高校与城市部门(包括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共生单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流是否存在或是否通畅是共生关系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在校城共生系统中同样存在类似现象,只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性质、内容与形式不同。在校城共生系统中,高校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研发等职能,为城市发展供给其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创新思想及新兴技术等;城市为高校提供包含资金、 政策、土地等在内的物质基础,以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高校与城市通过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互动而紧密耦合在一起,这是校城共生共荣的内在机制。

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传导的媒介或载体。共生界面在共生关系形成 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功能是决定共生系统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其性质能对共生模式的选择与变化产生较大影响。对于校城共生系统而言,共生界面主要表现为传输知识、技术、人 才、资金等的信息平台、实践平台以及各类标准与规范等,如针对城市发展问题形成的各类科技产业园、研究中心及新型智库等。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界面形成的共生过程存在能量损耗,共生阻尼现象随之产生。中国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时,尤为注重法治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价值取向,通过渐进式改革不断增强城市功能,这对于优化高校 与城市共生动力机制,缓解共生阻尼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要素总和统称为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及其单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通过分析其对共生单元的作用方向可划分为3种类型,即正向推动环境、中性维持环境和反向抑制环境。在环境作用于共生单元的同时,共生单元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样可分成 3:正向作用、中性作用、反向作用。 当然,环境和共生单元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空变化不断发展,在双方相互作用下不断进化。在城市与高校所形成的共生系统中,高校坐落于城市之中,高校与城市的共生环境几乎等同于城市内部环境。因而在校城共生系统中共生环境主要体现为作用于共生单元的各类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法律等环境,譬如正向政策环境、优质网络环境、完善信息环境、良好法律环境等。

共生模式也被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不仅能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也能反映其作用强度,同时反映相互间物质、信息交流和能量互换关系。根据组织情况不同可将共生关系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4种模式。 点共生凸显的是共生单元之间联系的偶然性、随机性及不确定性,共生过程具有较强的短期性和 稳定性。如高校将自身拥有的专利技术以一定的价格有偿转让给城市组织,这种合作方式是一次性的,共生关系较简单,但开放性、稳定性较差。 间歇共生克服了点共生的随机性,但依旧存在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如在一定不连续时间里,由大学与城市组织订立合同受其委托或共同开发,在双方约定时间内完成交割并获得报酬的行为。连续共生具有长期性与稳定性,如大学与城市组织在连续时间里合作研究,共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技术、设备、人员、信息、资金等)相互合作。一体化共生是连续共生的极端形式,譬如大学与城市企业、政府部门共建公司、研究中心等,这种合作方式稳定性强,系统开放性较弱。

四、结论与建议

()以培育共生单元为动力推动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

共生单元具有“活性”与“互动性”特征,能够吸收利用共生环境中物质、信息、能量等介质,不断调整自身以及共生体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不断进化的目的。校城共生系统涉及高校与城市两个共生单元,具体包含了高校、政府、企业及其他 组织。政府作为城市的主要管理者,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励更多组织参与校城融合实践,能够不断推动高校与城市实现互惠共生。无论是针对四大直辖市高校或城市发展水平较低,还是发展不均衡情况,政府都应充分认识校城融合的核心价值,积极采用各项政策为区域内高校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利用高校人才、科技、智力等优势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统筹战略规划。政府可将高校发展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通过加大高等教育政策、财政支持力度,在优化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同时,激发高校融入城市、服务城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高校向城市发展的动能转化。二是推动校地、校 企、校校合作。一方面鼓励政府部门、企业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智力服务、咨询培训等方面达成共识,通过委托、共建等方式开展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高校学科联盟,通过共同构建科教城、教育合作、示范区、区域创新联盟等,整合区域内高校资源,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学科专业,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以塑造共生界面为支撑推动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

共生界面具有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信息传输等中介功能,通过塑造共生界面能够提升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基质运送效率,优化高校与城市的共 生状态,进而推动实现高校与城市对称性互惠共生。

具体而言,塑造共生界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打造特色共生模式。立足地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的共生模式,如建立科技园、研究中心、新型智库等,促进高校与政府在政策研究、咨询论证、数据统计等方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与中介组织在标准制定、三方评价、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

二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搭建综合性信息交流平台,降低信息孤岛的负面效应,同时协调好各参与主体关系,如成立合作联络办公室、大数据中心等,不断加强各主体交流的同时,拓宽信息平台网络覆盖面,为校城共生系统产生并合理分配共生能量提供信息技术平台支持。

三是推进技术标准制定。为增强高校与城市组织之间的兼容度,政府应制定并完善技术标准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 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从技术服务人员、内 容、流程、质量等方面进行,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以优化共生环境为基础推动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

共生环境对校城融合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作为高校的内部环境对校城融合起着正向、中性或负向作用。据此,从政法、人才、创新及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推动高校与城市实现互惠共生的环境支撑策略。

一是在政法环境方面,政府应根据地方发展现状,紧密对接“双一流”建设、产教融合战略意见等推动高校发展,通过制定符合地方与高校协同发展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规范制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有利政策,完善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校城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持与立法保障。

二是在人才环境方面,一方面城市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高校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有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本土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优化 才战略配套措施、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保障人才 基本合法权益等,激励高校教师立足地方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

三是在创新环境方面,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推动校城融合主体职权认定,通过完善管理运行、利益共享、监督反馈等机制,激励高校、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共同营造融洽的协同创新环境与氛围。

四是在市场环境方面,完善以市场为主的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土地、资金、劳动力、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城市各项发展与人才结构体现市场需求。同时大力鼓励城市组织采用服务外包方式,将部分业务交由高校完成,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技 术、智力方面的优势,推动高校与城市实现互惠共生。

新时期校城融合视域下的区域创新思考

李宪振 常静 蔡志刚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

【本文节摘自《科技中国》202211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持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 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时期一个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创新活动并非均衡或随机的分布,创新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校就属于关键性要素之一,高校作为一个城市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的重要策源地,对城市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被誉为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和“火车头”。 高校资源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建立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的新型合作关系,探索校城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既是加快区域创新中心建设 的催化剂,也是全面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客观需求和重要保障。

一、校城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践

区域创新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杨开忠提出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区域繁荣是异质性人才选择的结果,人才区位决定创新企业区位,进而决定地区繁荣,而人才区位选择的关键在于地方品质。高校本身就是区域独特品质的体现,除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同时高校也作为准城市公共品,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形成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吸引人才的集聚。反之,基于高校培养人才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双重效应,对提升地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基础教育、医 疗、卫生、文化休闲等的消费需求,高校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是相互支撑更是相互成就,是双向服务更是双向赋能。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这种融合共生的发展关系,三螺旋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等理论模型可作解释,也有实践案例予以佐证。事实上,世界上一些位于都市圈边缘而非中心城区的区域就是得益于高校与城市的融合创新发展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创新中 心,如美国硅谷、英国剑桥。

因区域而盛名的大学莫过于斯坦福大学。熟悉硅谷历史的人都知道,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坦福大学为硅谷提供了关键的人才智库和技术支撑,其拥有的雄厚人力资源,成为支撑硅谷创新发展的有效驱动力量。然而,硅谷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中心,显然把它的成功仅仅归因于拥有一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典型的如美国128号公路毗邻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其发展无法与硅谷争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硅谷成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区域与大学形成融合共生的良性互动关系,除了需要具备自然禀赋条件和大学在一个区域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外,政府的顺势引导支持和机制创新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是否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典型案例是旧金山东湾伯克利政府政策对新创企业的限制,导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学院创办的企业搬迁 到了旧金山南湾即硅谷地区。

因大学而盛名的区域莫过于剑桥。剑桥形成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中心是与剑桥大学的作用密不可分的,英国西·昆斯探讨以科学为基础的发明与创新的过程 及其应用,揭示了剑桥大学在促进发明创新及应用过程中所起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剑桥区域的创新路径是企业同大学联合开展研发合作,大学与城市产业形成了很强的关联性,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英国的很多研究机构陆续搬迁到剑桥地区,形成了品牌优势和集聚效应,剑桥科学园顺势而生。因剑桥大学形成的科学园不仅在发展高技术、促进经 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与工业建立联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经 济社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作用。

以校城融合赋能区域创新发展。随着城市拓展、功能疏解、新区建立等变化,相伴而生的分校设立、高校搬迁、新校获建等发展将会形成新的大学城,或者在一个区域内形成更加聚集的高校资源。抢抓机遇,抓紧抓实历史窗口期,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地推进校城融合,让高校与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将是新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然而实现校城深度融合需要有相应的助推力,需要政府的顺势引导支持和机制创新。事实上,国内一些城 市已经将校城融合作为重大战略来推进,如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深化校城融合,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把校城融合作为重大战略任务部署推进。

二、推进校城融合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融”的问题。亟须关注解决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问题,其中关键在于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建设存在不同的管理体制,其发展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一定完全契合,推进校城融合存在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问题,特别是涉及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涉及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生态交融互促的协调,存在服务管理分散、职责分工不明、沟通对接不畅等方面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良好的机制设计来强化校城融合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二是“汇”的问题。亟须关注发挥好资源的汇聚效应及溢出效应问题。“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作为一种概念,是用来理解基于地方的机构在打造成功的社区和地方经济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高校天然具有“锚机构”的基因,但并不表示他们自动地就能发挥这种潜力,需要地方以战略眼光营造发挥汇聚效应的舞台。同时应注意解决需求问题,如住房、基础教育、商品消费、医疗、公共交通等需求。其中,服务配套和制度保障非常关键。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配套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以满足高校发展和师生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

三是“贯”的问题。推进校城融合“一以贯之”亟须考虑持续性问题。立足长远,注重校城融合战略性、系统性的总体设计。就持续性来说,校城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等的推进要持之以恒。其中,资源的配置效率非常关键,需要强化社会共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优势,以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四是“通”的问题。亟须解决开放共享问题,形成一体化的功能布局。校城融合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形成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从技术的源头供给到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再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产业化,需要科技创新全链条的贯通。其中,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非常关键,通过地方与高校以及其他多部门、多主体的协同,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开放、共 享。

三、推进校城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校城融合体制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党建作用。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特别是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机制,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如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培训学习等方式,推动人才双向流动。

二是成立实体性的校城融合推进机构。由地方和高校共同建立实体性的校城融合推进机构,加强对校城融合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校城融合总体设计,研究解决校城融合重大问题。鼓励高校设立校城融合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校城融合工作规划和重点任务,统筹负责高校和地方深度融合工作。鼓励支持校际联盟的建设,通过校际联盟强化高校之间的沟通对接,促进校际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协作创新、合作研发。

(二)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营造毕业生留本地就业的制度环境。健全校地合作、校企联合的引才用才机制,通过建 用好实习见习基地、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强化职业教育、提供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房租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措施,让毕业大学生在本地落地生根。用好高校科研人员资源,加快发展高端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进一步完善从创意产生到创业孵化、资本对接、营销服务一体化的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业、离岗创业等政策。

二是提升“软”“硬”服务配套的地方品质。建立美丽的高校周边环境,提升高校周边道路、公共交通、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水平和居住、商业、商务环境等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联动、国际交往需求。打造公平、开放、透明、激励创新的软环境等。

(三)强化久久为功的一体化功能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衔接。充分考虑高校建设的发展需求,将高校建设发展纳入一个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具体细分领域规划中根据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鼓励高校与城市创新资源联动,按照校城一体、校城互补的理念,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环境,构建一体化校城空间功能格局。

二是支持服务高校的新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结合国家战略和地方实际需求,前瞻性地布局新学科建设。例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可将技术经理人培养作为校城融合的重要抓手,鼓励高校开展技术转移方向教育,增设相关专业,从源头上强化技术经理人专业人才队伍的供给。

(四)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一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统筹。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人才、技术等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出来,不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切实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力度,有针对性地支持产学研合作活动,促进人员之间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软环境,使产学研结合能够融合多方共赢发展。

二是推动产学研研发体系的深度融合。释放高校科创潜能,通过竞争立项、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高校深度参与重大技术攻关。支持校企项目合作,利用高校资源优势解决区内企业技术难题。引导企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校城融合视角下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策略研究

施 亚 唐毅谦 严 彦 陈 琳 夏雪娇

(唐毅谦,成都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

【本文节摘自《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期】

摘要:学科群是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目前许多高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主要抓手。地方高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难以比肩部属高校,只有通过错位发展战略,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才能在高等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以校城融合的研究视角,将学校的学科建设置于城市发展的视野中,有利于优化学校学科结构,提升学科群建设水平,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大学与城市的良性互动。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龙头和核心,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如何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走出一条有别于“985”“211”等部属高校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是众多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校城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运用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成为学校确立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学科规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内涵即是坚持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的二元价值取向,通过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催生新知识、新产业、新文化,让高校不断贡献学术、人力资本,从而获取城市资源和政策支持,最终实现高校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城市创生大学,大学支撑城市”,是对校城融合体制最生动形象的描述。

一、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动因

对学科群概念的界定,从国家标准的层面,在200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中进行了说明:学科群是指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若干个分支学科。在理论学术界,对学科群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学科群内各学科间具有的共同属性和组织架构进行探讨。归结起来,大致可以作如下描述:学科群不是几个学科简单地组合和相加,它应该是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以产学研一体为共同建设目标,由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多个学科形成的有机整体。从内部结构来看,各学科的地位有所不同,一般由核心学科、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构成。可见,学科群是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的产物,是学科纵横发展、交叉渗透和综合集成的结果。

(一)学科群建设是高校凸显优势和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是高校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必然要求。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经费投入、资源优势、学科基础、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存较大的差距,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面向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政府、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进自身的学科建设中,打造富有内生能力的学科群。

(二)学科群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地方高校传统的学科建设往往过多关注单一学科的建设水平,在广度上没有拓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交叉融合的功能差;在高度上没有适时定位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学科建设的动态调整功能不够,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不够,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校城融合下的学科群建设,将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传统学科建设的实际,通过凝练优势和特色,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使学科之间通过相互渗透、优势互补,产生与产业发展更贴近新兴学科优势的学科群。在推进专业知识和行业领域的密切联系中,一方面使学生在学科交叉和渗透中拓宽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 通过学生在行业的实习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科群建设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两者之间具有“校城融合,共荣共生”的天然联系。地方高校的职能中有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客观要求,地方的发展也需要高校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因此,高校的学科规划必须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与产业经济结构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支撑城市的发展,赢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投入和支持。通过学科群的建设,将打破以二级学科划线的界限,跨越一级学科甚至学科门类的限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技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群产学研一体的建设优势,切实推动高校学术研究成果向地方产业转化,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基础薄弱,学科群内涵建设不足

我国现有13个学科门类,其中一级学科110 个。根据学科群的建设理论,学科群的组建可以是在同一学科门类下不同一级学科的组合,也可以是 跨学科门类的相关学科组合。不管是哪种组建形式,都需要确立内部各个学科的地位。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学校传统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核心学科、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的体系,搭建比较完整的学科群体系结构。因此,学科群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学科之间遵循协同共生的原则,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架构和高校发展的新特色。目前,地方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多,虽为学科群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学科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基础薄弱,学科间缺乏联系的传统与基础,因此学科建设资源共享和有机整合的功能较差,主要表现在:优势学科特色凝练不足,无法真正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各支撑学科发展不均衡,实力水平差距较大,难以为核心学科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基础学科简单拼凑,长期发展缓慢。

(二)盲目建设,学科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不强

学科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校城融合的体制下,一方面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遵循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着眼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因此,学科群的建设有其特有的组织形式:或是由院系学科自然演变而成,或是由学校行政干涉自上而下组建形成,或是为了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和进行技术攻关凝聚形成,也可由学术团队自发形成。不管是什么组织形式,都必须围绕服务地方的建设目标开展任务。可是,部分地方高校的学科群建设,既不按照科学的组织形式予以构建,也没有树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建设目标,更没有真正建立内部运行机制,往往是为了争取上级的资源配置盲目拼凑组合而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对校内学科建设的总体水平没有科学的认识和评价, “一哄而上”盲目开建,导致建设目标与地方支柱产业领域还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形成优势突出的“产学研一体”的地方服务平台,科技转化效益较差,建设效果无法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

(三)学科群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不完善,评价机制未真正建立

学科群内学科众多,涉及不同院系之间的学科组合,建设工作打破了学院之间学科建设的壁垒,管理工作打破了高校原有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冲突在所难免。如若没有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势必极大地阻碍学科群建设目标的整体推进,挫伤学术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科群的建设成效。可见,学科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层面必须做好该项工作的整体顶层设计,强化组织行为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整合校内各方优势资源,协调多个学院和部门之间的工作,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事实上,部分地方高校在建设学科群的同时,相关组织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或者制度建设不完善,或者管理运行不顺畅,或者评价机制不科学,特别是在学科方向凝练、学科资源分配和共享、人才梯队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 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和科学的组织管理,难以有效发挥人、财、物在学科群建设方面的最大效能,出现了“重建立轻建设”“重投入轻产出”的局面。

三、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策略

(一)建设目标方面:应立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

地方高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播等方面最直接的动力和源泉。明确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科群建设路径,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职能,实现学校与区域的良好互动,寻求高校内涵建设的突破和提升。

(二)内部机理方面:遵循学科群建设规律,科学规划内部建设架构

学科群的内部架构是学科群建设的核心,是评价一个学科群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学科群的内部框架一般由“核心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构成,存在多种组织形式。不管是哪种组织结构,核心学科作为学科群发展的“心脏”,在学科群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科群的发展方向、特色凝练方面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一般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支撑学科是学科群的“骨骼”,起着支撑和稳定学科群的作用,影响学科群的拓展、延伸和交叉,一般由重点学科或交叉学科构成;基础 科作为学科群的“血液”,为学科群的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养分”,起到巩固和保持学科群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明晰学科群内部各学科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集聚各方合力,协调推动学科群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因此,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确学科群建设目标,确立各学科在学科群内的科学定位,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

二是合理构建学科群的学术团队,确立学科群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其他研究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和合作;

三是加大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或基地,优化整合学术资源,提高系统集成创新能力;

四是提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创新性人才培养则是学科群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优化相关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科竞赛水平,增强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学科群建设目标的契合点,探索高素质高层次创新 性人才的培养路径。

(三)外部保障方面: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完善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

学科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校内单一学科建设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仅凭地方高校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确保学科群的正常运转。因此,地方高校在集中校内资源向学科群倾斜的同时,要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校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在经费划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学科群建设力度。

学科群作为高校内部一个学术实体组织,如果仅凭学术研究的组织机制,难以逾越目前高校校、 院两级管理体制的障碍,在学科群的资源调配方面困难重重,亟需学校在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在校级层面,可以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由学校内部涉及资源调配的相关职能部门构成的学科群建设领导小组或学科群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学科群的组织领导、运行保障、建设监督和评价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学校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和资源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科群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理顺各方关系。

二是在学科群内部,可以成立学科群建设委员会,由校级领导、学科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共同组成。一方面可以保证在高校现有管理体制下,最大限度地突破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优质软、硬件建设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科群建设规律和学科群负责人的话语权,在学科方向凝练、学术梯队组建、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实验平台建设、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设计。另外,还需要设置日常管理机构,做好校内和校外各方的协调工作,保证学科群的常规运行,提高学科群的建设水平和成效。

三是建立学科群动态评估机制。学科群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地方高校来说,尤其需要立足优势特色学科的行业背景、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形成 具有地方行业特色和学科特点的评价系统。因此,可以建立学科群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及时查找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科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人、财、物的最大使用效益。

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解决对策

郑菲

(淮阴工学院)

【本文节摘自《福建轻纺》202207期】


摘要:校城融合视域下,通过研究成果转化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在高校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障碍,本文对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针对高校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出解决对策。

高校是我国区域教育的主体,为国家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人才,同时院校的科研也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校城融合视域下,研究成果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阻碍着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化自身的专业设置,获得区域内企业的支持,促进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 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高校是区域科研创新能力系统构建中的生力军,起到着或者正起到着关键的作用。社会发展对科技运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人才资源保证。

科技是社会建设各个阶段快速发展的核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科技成果的应用。因此,高校要在区域政策支持下,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1. 高校技术可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解决区域实际问题是高校科研工作的目标之一, 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建设需求进行科研选题合作,促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实用性,更易于转化。高校 聚集了区域内科研人才和信息资源,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高校的研究成果经过转化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将科学研究的重点与主要内容放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高校研究成果的转化,高校通过与政府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可以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1.2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文化传承与创新也可以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高校拥有的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产业密切相关,从校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高校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知识型人才以及文化等资源属于无形资产,对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能使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品牌特色。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区域文化产业,并积极开展区域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

2 校城融合视域下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在我国改革创新体制中有着关键地位与特殊意义。高校具有大量自然资源和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其科学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梯队的构建具有重要特殊作用。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2.1 在认知上的障碍

虽然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不少,但许多科研项目与区域经济建设间的关联不大。地方政府部门对高校科技成果的社会意义了解不足,在政策上未对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充分引导。其原因是有些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思维的滞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将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当作两个方面分开发展,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关联,导致高校的研究成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未充分发挥作用,其应有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政策缺少对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从而阻碍了科研成果在区域内的转化。

2.2 在实践上的障碍

尽管高校每年都会产生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成果的转化困难,部分成果甚至不适合落地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科研成果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成果可以建立产业化模型,能对整个区域中的产业链提供指导作用,但从目前 高校研究成果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上来看,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运用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

2.3 在应用上的障碍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参考地区的实际收入水平,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调整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划,这种调控方式符合区域经济系统运行的决策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的教育仍然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互相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经营”与“教育”互相独立,因此研究成果难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2.4 在技术上的障碍

科技成果成功地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去,必须首先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如,高校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开发需求制定了相关技术方案,但如果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不符合要求也将影响科技成果的应用效果,最终科技成果仍然难以在企业中发挥关键作用。

3 校城融合视域下促进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项基本职能,同时,高校也有着办在区域、服务区域的教育办学传统与特点,与区域经济社会、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社会等有着天生的紧密联系。因此,高等院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创新发展型国家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3.1 促进科技服务转型,推进研究成果转化

随着校企融合地推进,高校已经重新认识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高校的科研工作也正在快步向社会需求靠拢。高校推进科技服务转型要精准对接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推广新技术,通过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科技资讯与服务,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让研究成果成功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3.2 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学科优势和创新优势

首先,要发挥高校科研专家和企业专家的优势。校企专家合作研究既发挥了院校的理论研究优势又吸收了企业实践的优势,研究成果更符合区域企业需求。其次,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区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优化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发挥学科优势。

再次,院校和企业要发挥创新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使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增强人才的竞争力。高校应对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明确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也需要看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创新与高校合作发展机制,把高校科研成果和人才用于生产经营,发挥科技的价值。

3.3 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效应

科研成果转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发展,企业对科技成果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应重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科研项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校企结合与产业化,基于实践的科研成果是提升高校科技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院校实践

山东理工大学:“一人双岗”计划助推校城深度融合

人才共引共用机制让发展更有“底气”

王伟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210期】

以往在企业兼职,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出得学堂、进得厂房。”谈起 学校实施的“一人双岗”计划,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李波老师一脸兴奋。

  “一人双岗”计划的出台,让山东理工大学的博士、教授名正言顺地成为学校与地方协同指派、企业和个人双向互选的“科技副总”。

目前,像李波这样忙碌于学校和企业两点一线的博士及高层次人才还有200多人,这其中有二级教授、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年海归。作为学校“一人双岗”计划选派对象,他们身兼两岗,一岗在学校,一岗在企业,以挂职“科技副总”的方式,成为连接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就职理工,服务淄博” 新理念催生新作为

早在2016年,学校就与驻地淄博市签订了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九大工程”,创新校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双方坚持“大米小米一起熬”的融合发展理念,将山东理工大学这个“小米”与淄博市这个“大米”掺到一起,“熬成一锅甜美的粥”,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成“一家人”,由此实现各自目标和共赢发展。

以“九大工程”为依托,学校和淄博市在平台建设、项目合作等方面进展迅速,硕果累累。但是,项目合作的方式虽然成效易显,但黏合度不够紧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合作的可持续性不够强,也不利于平台建设发挥更长期的作用。学校在总结近年来校城融合发展工作的基础上,敏锐地意识到,要最大化地发挥校城融合效应,必须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于是,在2019年底举行的第三届学校与张店区融合发展合作论坛上,学校党委书记吕传毅正式提出“一人双岗”计划,让“就职理工,服务淄博”理念落地开花。

  “一人双岗”计划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思考和长远谋划。

一方面,这源于山东理工大学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着力打造的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和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突破1100人,具备了充足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底气”才能更加深厚。

另一方面,学校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获取更多支持,通过积极融入地方不断强化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更好地发挥“动力源、助推器、人才库”作用。这也是学校从社会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

同时,专业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解难题、作贡献的同时,能够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反哺教育教学,在企业实践中锻炼提升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将科技创新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对破除“唯论文”的科研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无裨益。

应运而生,乘势而行 “科技副总”担当“三角色”

作为一名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李波这几年和多家企业有过交流合作,但因为没有政策扶持,无论是项目对接还是后期的责权利收益等问题均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应用效果不好和项目研究成果效益估值较低等问题。比如他前期研发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驱动器,在实验室得到的实验数据很好,但由于未能和企业充分挂钩对接,忽略了发动机实际工作中的复杂环境条件,导致驱动器的实际工作效果却一般,延缓了项目的整体研发推进速度。

早在多年前,应企业要求,山理工就有很多博士、教授与企业开展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对他们的积极作为,学校虽然一直鼓励支持,但并未作出系统谋划,未在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而在“一人双岗”计划出台后,更有利于他们切实了解企业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除了“位子”,学校还给了“科技副总”一定“实权”。按照计划,企业根据主营业务及研发实际,先行提出“科技副总”具体需求,学校按照企业需求,选派符合条件的博士或教授并联系双方对接,通过深入了解相互情况,如双方没有意见,可进入1个月的挂职试用期,试用合格后双方签订聘用协议,聘期至少1年,之后可根据双方合作情况长期聘任。聘用期间,企业为“科技副总”颁发聘书,并提供每月不少于1000元的补贴,与企业有其他科研项目合作的,双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研发费用另行计算。挂职期间,教师的人事、组织关系不发生变动,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每月在企业办公时间不低于2天的标准自行确定工作时间。

对于“科技副总”的角色职能,学校寄予厚望。围绕履行好岗位职责,吕传毅作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企业的“开发科科长”,山理工的“办事处主任”,山理工的“形象代言人”。

作为企业“开发科科长”,“科技副总”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紧盯企业产品需求,围绕如何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认真研究,助推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干好山理工“办事处主任”,“科技副总”要勇于担当,做好“二传手”,积极承担、协调推介校内研发成果,联系横向课题,推荐毕业生就业,设立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争取设立企业奖学金等,在为企业作贡献的同时,努力为学校争取更多办学资源。

当好山理工“形象代言人”,“科技副总”要踏踏实实地工作,把企业的事情当成分内的事情来做,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保守工作秘密,对于相关知识产权要界定清楚归属。要少讲条件、多作贡献,在履职尽责中做好表率、树立形象。

企业获利,师生受益 共赢发展再扬新风帆

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恺博士担任淄博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入职企业后,他得以有机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高级工程师开展技术交流,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建言献策,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长期困扰企业的某原材料溶剂残留量超标问题,郭恺经过与企业人员反复论证和研究后,借助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先进的气相色谱仪,运用专业技术手段,精准地表征原料中的溶剂残留量,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分析原料纯度,从而为企业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后续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副总’的到来,让我们企业的产品研发得到很大提升,新产品研发思路更为清晰,一系列新品研发计划正在逐一落实,公司更具发展后劲与动力。”山东铭城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向阳面带喜悦、信心满满。

信心满满的不仅有获利的企业,还有受益的山理工师生。

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研究生张曼琦师从该院的李德刚博士。李德刚与山东慧科助剂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在担任该企业的“科技副总”后,合作更加密切。由于经常跟随导师到山东慧科公司开展工作,张曼琦不仅体验了各个生产环节,开阔了眼界,还利用山东慧科的先进设备做相关测试,完善自己的科研数据,同时把自己制备的一些样品送到企业进行生产线测试,获得了一系列第一手资料。根据企业需求,张曼琦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设计,最终获得了兼具多种功能的新型高分子助剂。以此助剂为基础,张曼琦参加了山东省大学生高分子实用技术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我正在准备参加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跟随‘科技副总’李老师的经历,让我不仅了解了生产实际,而且开拓了学术思路,完善了自己的课题,对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张曼琦信心满满地说。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融合发展构建新格局

山东理工大学扎根齐国故土,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深受齐文化尊贤尚功、兼容并蓄之风浸润,与当地政府和社会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双方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学校与各区县、企业对接合作进展迅速,项目引领示范效应逐步凸显。

2016年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以来,校地双方依托“九大工程”,在人才政策落实、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学校已经获得地方政府1.42亿元的经费支持,这被誉为学校与淄博市校城融合发展的“第一版”。

随着今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与淄博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发展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升级版”。

 “升级版”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机制”“一空间”“六平台”。具体来说,“一机制”就是学校与淄博市共建高层次人才共引共用机制,将之前提到的共引共用机制进行到底;“一空间”就是由校地双方合作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的“齐创大厦”,将其打造成鲁中地区的小型“中关村”,既为驻淄企业科技研发服务,也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和实习实训场所;“六平台”就是地方支持学校建设高端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平台、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平台、智慧农业创新平台、高端化工与新材料创新平台、齐文化协同创新平台和融合发展创新服务平台。

今年91学校举行“科技副总”校企合作工作专题培训会,党委书记吕传毅在会上对“就职理工,服务淄博”理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读。围绕这个理念,学校和淄博市提出建立人才共引共用机制,而“一人双岗”计划,让学校的博士、教授去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就是落实人才共引共用机制的具体举措。

 “一人双岗”计划目前已在淄博市辖8个区县落地实施、布点开花,学校220余名“科技副总”已经上岗,距离学校5年之内实现1000名博士、教授挂派1000家企业的“千人千企”目标更进一步。“这对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争取办学资源,实现学校和淄博市的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委书记吕传毅目光如炬、坚定刚毅。

烟台大学: 校城融合发展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亓健生孙艳董超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26期】

2021528日,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开工仪式在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举行。该园区规划总占地1000余亩,围绕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化工、生物科技、现代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布局化学化工、生物食品、海洋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专业群,可容纳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2000人。园区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人才集聚和科研创新转化平台,强化学科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园区一期投资26亿元,计划2023年建成投用。

1984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烟台大学同时应运而生。如今,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承载地,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之一,目前共有5万多家市场主体,产值过百亿企业6家、过十亿企业34家,其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为烟台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沃土。近年来,烟台大学坚持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的发展战略,将“校地校企融合工程”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九项工程”之一,在校城融合发展中谋突破、开新局。学校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3个专业入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如今,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开工建设,将续写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张伟表示,学校将坚持“融合发展、全面合作、协同提升、共促跨越”,在更高水平上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学科产业深度对接,创新校地人才共引共享机制,力促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将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人才集聚和科研创新转化平台,与烟台市共同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荣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植根地方沃土,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在烟台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然成为撬动学校整体发展的支点和突破口。作为烟威人民集资创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的高校,在建校之初,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选派帮扶烟台大学的29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在烟台实地考察了张裕公司、合成革厂、冷冻机厂等,并召开2次专业设置规划会议,最终研究确定了开设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文、外语、法律、电子学与计算机科学等11个系,既强调学科实用性,又强调学科综合性,与烟台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紧密结合。建校早期,学校还通过举办干部班、国际贸易干部培训班、乡镇企业专科班、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口语强化班等,为山东省和烟台市培养了一批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社会迫切需要的应用学科、技术、专业管理人才,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支撑。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烟台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初心,在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等问题上紧密结合山东省、烟台市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2018年,学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将“持续提升服务地方工作水平”写入“一二三”战略部署,明确了“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的发展理念,并于同年成立了服务地方办公室。近年来,学校新增设了与开发区行业企业、烟台市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也更加注重契合烟台市和开发区发展需求。学校与开发区30多个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入合作,烟台大学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入驻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智库服务。学校积极谋划,争取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定向投放烟台,在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含金量”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20198月,山东省教育厅和烟台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烟台大学,进一步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校地合作发展机制,为烟台市乃至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为烟台大学实现校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深耕产教融合,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作为一所“80后”大学,烟台大学始终瞄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走出一条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特色之路,进行校地校企共建学院、专业、平台等多种有益尝试。

2002年,学校与绿叶制药集团联合创办药学院,实现产学研用实质性融合。学院近半数教师在绿叶制药集团等企业研发中心兼职,负责或参与企业牵头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公司新药产品研发。绿叶制药资深专家也被学校选聘为专业导师,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药学院学生曲悦大学一年级时就进入于龙川教授的实验室,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为学生讲授国际金融课程的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姜华,也凭借精彩的实战案例获药学院学生评教第一名。

产教融合使药学院发展驶入快车道。建院不到10年,药学专业就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学校以药学学科为主申报并获批“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药学学科获“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2019年,烟台大学以药学院“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项目为基础成功申请招收项目博士后获批。2021年初,烟台大学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主持研发的创新微球制剂———瑞欣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校企联合打造了医药创新‘策源地’,绿叶集团成为烟台科技创新的明星企业,离不开烟台大学人才和科研的鼎力支持。”绿叶集团研发工作负责人说。

除了药学院,学校近年来还陆续与烟台荣昌制药、冰轮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生物制药、能源与动力工程等15个专业,着力推进专业与企业精准对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壮林说:“我们与烟台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制药专业的本科生,学生在大学三年级进入企业的定向培养班,由企业10余位老师进行生物制药方面的专业授课,学生不仅可巩固理论知识,学到操作技能,还能增加对企业的认知。”

烟台开发区的产业、资金、政策、环境等优势资源和烟台大学的人才、学科发展方向高度匹配,开发区科教园区的建设,可进一步发挥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三区三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促进学校与开发区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院长李秉钧表示,学院将借助开发区科教园区的区位优势,服务我省经略海洋战略,加快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海洋科学前沿问题创新研究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水产资源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安全高效生态渔业的发展助力。

聚焦动能转换,吸收校地合作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烟台被确定为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区。这是烟台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烟台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2017年,烟台大学与台海集团共建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研究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目前省内唯一核工程类本科专业。2019年,金属材料专业继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后,又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2019年,学校承办山东省“深化产教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校企合作对接会”,会上烟台市人民政府、新华三集团和烟台大学签约共建烟台大学新华三数字创新学院,助力烟台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级主导产业。

在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停止部分传统专业招生,新增了海洋科学、投资学、休闲体育、智能科学与技术、生物制药等新兴专业,2019年增加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与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地方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方向。3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毕业生中涌现出张裕公司可雅白兰地酒庄经理、全国唯一一位白兰地酿酒大师张葆春,万华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剑波,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滕瑶等一大批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烟台大学还着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连续获批“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轻烃资源化综合利用”“现代海水养殖与食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技术”4个协同创新中心,年均新立项横向课题292项,合作研发经费达7644万元,课题中60%的项目在烟台各企事业单位实现转移转化。学校申报2019年度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14个项目全部获批,入选项目数、获批扶持资金数额均位列驻烟高校首位。

作为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领头羊,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先进结构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烟台大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开发区科教园区的建设,将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海洋经济创新区两大创新区和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大科创走廊构建更加务实的政产学研合作生态,以全新的理念、模式、机制,构建创新生态链、优化产业生态圈,持续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力。

烟台大学科技处处长陈义保表示,学校近年来主动对接开发区科技需求,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机电汽车工程学院联合艾迪精密机械、生命科学学院联合麦特尔生物技术和吉恩生物科技、海洋学院联合天源水产和山东中世天然气、化学化工学院联合玲珑橡胶科技、药学院联合华昕生物等申请立项纵向科研项目9项,38家开发区企业委托相关学院开展横向科研项目43项,到账横向科研经费377.18万元。其中,化学化工学院两项专利技术在烟台远东精细化工实现技术转移。学校将继续引导产出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马国清说:“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和机器人工程3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中的高端装备产业及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集群中的装备制造产业高度契合。开发区有多家机械制造大型企业,学院将在技术攻关、人才共享、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开发区开展深入合作。”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反哺城市。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作为开发区与烟台大学深入合作的战略载体,不仅承载着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初心和使命,更寄托着烟台开发区补齐高等教育短板、打造人才创新高地的希望和决心。烟台大学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握紧了“青年的拳头”,为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而奋斗不息。当年的故事在春天里萌动、破土、勃发,如今的事业将在初夏的东风中茁壮、丰硕、繁荣。









本期编辑:刘雷  








   

Copyright © 2008-2016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
学校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