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教 动 态
第3期
(总第68期)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三年六月十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术观点】 1.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理念、内涵及路径
2.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生成、演进及实现
3.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笔 谈】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的高等教育,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战略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省委、省政府已发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6条创新举措,为我校深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根本遵循。本期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演进逻辑、实现路径等主题,以期有助于学校确证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的本质所是,厘清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之困,探寻教育实践质量改进的路径之可能。
【学术观点】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理念、内涵及路径
张继平 马会丽
(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新发展模式,是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不落窠臼的最好体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三层含义: 第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高水准的优质高等教育体系; 第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通过内涵发展,形成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第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性是打造发展性的特质高等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路径,从谋求生存体面向捍卫优质水准转变,从简单追求生源向寻求全面发展转变,从恪守封闭精英向融合市场应用转变,从模仿借鉴他人向凝练自我特色转变。
【本文节摘自《教育导刊》2022年11月期】
一、新时代呼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高等教育充分发展、平衡发展的“春风”,同时也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更高、挑战更大。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要在巩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才能与时俱进、稳步前行。
( 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明确行动纲领
新发展理念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纲,指引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紧扣新时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主题,是促进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一是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立足制度创新推动传统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二是要把协调作为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提升高等教育的价值意蕴; 三是要把绿色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高等教育中是高等教育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的重要支撑; 四是要把开放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形成高等教育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五是要把共享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从“独善其身”转向共建共享。
( 二) 顺应新发展趋势,把脉改革方向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背景。2019 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迈进普及化的门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教育质量的提升却相形见绌,要想实现从超大体量跨越到超强实力的飞跃,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从此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发展观是狭隘的,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义为“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忽视了发展的本义。不少高校把扩大学生、教师规模作为发展的出路,盲目争办“巨型大学”。事实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是高等教育在价值功能、过程结构、培养管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质效提升。
可以说,在普及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和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多层面、多维度的高水平发展。第一,从高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逐渐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主体、高水平的管理。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政府扮演重要角色,集管理者、组织者、投资者于一身。这种“包办”式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缺乏自主权,抑制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活力,从而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必须廓清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激发高校自主办学的活力。第二,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来看,普及化阶段呼唤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改革要立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将大学打造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适性”人才。第三,从高效的资源利用来看,普及化时代既是一个充分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资源整合利用的时代。中国的优质高等教育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具有资源过于集中的倾向,而其他普通高校依旧陷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泥淖”中,因此,要促成各类高校争创不同一流的局面,必须促进各类教育资源跨校际、跨区域流动,才能形成各类高校分类发展的格局,共同走向高质量发展时代。
( 三) 破解新社会矛盾,聚焦重点领域
新的社会矛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所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社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高等教育需要同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量大质不优”的特点,这显然不符合人民对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高等教育一方面存在发展不充分问题———优质、特质高等教育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优质高等学校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要破解社会新矛盾,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必须加快供给侧架构性改革,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以缓解优质、特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窘境。为此,国家要以“双一流”建设为纽带,推动更多高校争创不同的一流。国家不仅要扶持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发展,也要关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生存,加大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助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一流高校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分类建设体制机制,引导不同的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异质发展格局,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积极创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引导职业高等院校在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方面彰显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也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约翰·S·布鲁贝克曾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高等教育作为镶嵌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颗宝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现实: 社会和职业界开始质疑起高等教育的可靠性。时至今日,对于高等教育如何发展依旧众说纷纭,究竟是遵从“认识论”,将高等教育归为追求知识、探究学问,还是顺应“政治论”,将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的子系统,服务于社会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背景下寻求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呼唤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也呼唤极具特色、满足自身个性需求的高质量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人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追求卓越教育和更高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三层含义:
( 一) 形成高水准的优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拘泥于适应经济社会各项量化指标,而是不断寻求发展的质性突破,追求一种质量更优、效益更优的发展,其首要目标就是创造高水准的优质高等教育体系。“优质”是一个相对性的质量标准,是相对于“有质量”而言的,即高等教育不只是“有质量”,而且水准很高。具体而言,优质高等教育以其高水准的学术而占尽优势,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优质高等教育的水准之“高”,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有瞩目的学术研讨活动和骄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为求学者提供优质学术服务。蔡元培曾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对于高深学问的探寻与研究,始终都应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梅贻琦提出“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提升学术水准的首要保障,是建设高质量大学的前提条件。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潜心问道,探究高深学问,倡导科研工作者勿忘科研初心,以高水准的科研成果支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补齐重点科研领域中存在的短板。二是有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能够为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储备高水平的人力资源。高校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摇篮,必须营造高质量的学术生态,为高素质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教育部于 2018 年启动的 “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以 “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致力打造一批科研中心,广泛吸纳各领域优质人才,为发展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储备和研究高地,促成了一批科学前沿领域的 “孵化”。三是有高水准的科研创新,能够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不竭动力。高等教育机构能否创新科研训练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高校必须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点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 二) 提供有内涵的高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基于内涵式发展又高于内涵式发展的改革,形成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相对的理念,是一种集质量、效率、特色、创新于一体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形成更高内涵的发展。恰如鸡蛋从内部打破而创造生命一样,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再局限于依赖政策扶持、社会投资等外在动力,更加强调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寻求发展机遇和力量,更加强调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的和谐统一,注重高等教育内在品质与潜力挖掘,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效益,推进高等教育从低质量向高质量发展。更高内涵的发展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内部因素的完善,通过内部发力解决发展质效问题,因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质量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囿于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张用多元标准衡量高等教育水平; 规模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为学生提供质量一流的优质高等教育,而且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的特质高等教育; 效益的内涵更加丰富,既强调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也强调高等教育的个人效益; 特色的内涵更加丰富,广泛涵盖理念特色、文化特色、学科特色、地域特色等。更高内涵的发展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也有利于高等学校明确发展目标与要求,更好推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 三) 形成多元性的特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性是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打造多元性的特质高等教育体系。特质高等教育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其内适性,更有高度的外适性; 不仅有普适性,更有鲜明的独特性。特质高等教育之 “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独特,如因标新立异而成为同类高校中的一流; 二是办学目标独特,如因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而成为某个领域的一流;三是办学模式独特,如因贴近行业发展前沿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而成为某个方面的一流。概而言之,特质高等教育就是办学特色鲜明、应用技能性强、行业需求量大、就业质量高的高等教育。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特质高等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所追求的对象。从个体的发展来看,特质高等教育旨在为不同特性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身特性的高质量高等教育,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找到人生出彩的方位,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特质高等教育强调高等教育机构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起特色鲜明、质量一流、效益显著的现代化职业高等教育体系,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达到更高水平。从国家高质量发展来看,特质高等教育要求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化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国家实现全面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一) 拒绝标签: 从谋求生存体面向捍卫优质水准转变
优质高等教育机构从来都是以高水准的学术科研成就为根基的,而不是以政府贴的 “标签”为发展基石。优质大学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寄希望于政府的 “标签” ( 如 “985”“211” “双一流”) ,更不能过度聚焦生存体面而放弃对质量的追求。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捍卫高等教育的科研特质、人才培养特质和社会服务特质是优质大学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优质大学要将探究高深学问作为其生命线,将学术创新的理念贯穿其发展始终。
一是聚焦 “四个面向”,推动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 “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是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南针,必须将其作为推动高校创新发展的引擎。优质大学要将科研创新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在高校内形成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基础研究一直是我国的短板,高校要以此为突破口,鼓励师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突破口,对基本原理追根溯源,争取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和制高点。
二是关注教师素养,形成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体,承担着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转化的重任。激发教师科技创新精神,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科研有机融合,有效推进信息技术赋能教师教研创新与机制改革。同时要健全科研奖励机制,强化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让教师能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充分体验 “劳动幸福”,从而提升师生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要充分保障教师学术权利和权威,破除 “SSCI、SCI 至上” 的风气,避免教师过度关注发文章、评职称从而忽视了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教师评价实践中,将考核重点放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与教育教学的完成度上,坚决克服重成果轻育人的不良倾向。
三是确保学术独立,营造学术自由之 “净土”。大学内部要厘清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界限,确保学术委员会在处理学术事务中的权威性,避免行政权力越俎代庖,充分保障教师享有学术自由和探寻真理的权利。学术委员会还要助力破解高校学术不正之风,成立专家组调查学术不端行为,从学术角度制定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进行取证调查。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学术委员会有权做出处罚决议,促进教师开展原始创新研究。
( 二) 适度扩幅: 从简单追求生源向寻求全面发展转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形成人人成才、人人成功的格局。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高校不得不面临扩招的压力,由此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挑战。必须明白,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是办好高等教育大国的需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办好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恪守高等教育的精英特质,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寻求全面发展。
首先,根据高校发展现实把握合理的扩招幅度,不可一味追求生源的数量。高校要应加强生源监管,打破 “有钱就能上大学”的不良风气。由于文化资本的差异,高等教育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阶层固化,富裕人家的学生继承了父母的阶层和资源优势,即便不是品学兼优,也能通过一些捷径上个不错的大学,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贫家子弟,却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被迫放弃学业。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合理调整招生结构,结合各地的区域特点和生源构成,自主合理地采取多渠道招揽人才的方式。
其次,高校应致力于提升办学特色,面对普及化的冲击,高等教育必须改善 “大而不精”的现状。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应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注重从能力方面寻求转型。体现在育人目标上,高校要将着力点放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上,坚持立德树人,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要义。反映在培养方向上,高校要开拓新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重视劳动教育和德育,不仅要开设相关课程,更要在全校范围形成良好的文化新风尚,让师生能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自我提升。另外,特色课程的开发对于高校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高校要以特色为本,充分考虑本地区和学校所拥有的特色资源,开发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符合的独具特色的课程。
( 三) 焦点演变: 从恪守封闭精英向融合市场应用转变
芝加哥大学前校长汉娜·格雷曾提出,精英教育面对普及化的冲击具有脆弱性。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来临,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在全球化趋势下做出改变,办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等教育。
首先,顺应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要面向 2035,为更多人提供更多优质、特质高等教育。政府要加大对高等发展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快建成一批新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教育诉求,确保贫困地区的学子也能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研究型大学要从封闭的 “象牙塔”中走出来,不再盲目恪守精英传统,在保证卓越水准的同时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亨利·埃茨科威兹与劳埃特·雷德斯多夫曾提出,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模糊与企业的边界,二者必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政府作为推动产教融合的引导者,要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和企业有效对接,化解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企业生产的尴尬窘境。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体,不仅要积极开发新技术、研究新成果,更多的要实现成果的推广应用,除了和企业对接之外,还需要了解现实,挖掘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研究课题。
最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对外开放大的理念,面向国际市场,推动国际大循环,打造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国际化视野下,高校要积极开发国际化课程,发掘国际化教育资源,培养和引进国际化师资,不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人才,拓宽高校发展的路径。
( 四) 突出优势: 从模仿借鉴他人向凝练自我特色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属于典型的 “后发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边倒”走苏联的发展路子,到寻求自我探索的路径,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办学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以 “后发”理念为基础,凝练发展特色,形成发展优势,找到适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第一在发展目标上,要突破 “工具价值”,不再局限于实现高校的工具性目标,譬如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而是要强调高校发展对整个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强调高校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而是要立足自身条件、办学历史和可利用的资源,形成 “人无我有”的特色和优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子,形成 “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第二在发展形式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兼顾国内和国外,做好 “外部借力”和 “内部挖潜”两方面的工作。在 “外部借力”方面,要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形势,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的路子,借鉴国外优质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积极推动高校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在内部挖潜方面,要充分发掘各高校的自主性,通过政策创新,引导不同特色与地域差别的高校充分发掘自身特色,主动探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自身办学优势。
第三在发展渠道上,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强化育人为先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按照 “五育并举”的原则,重视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建设一流课程、打造一流师资为依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生成、演进及实现
孙刚成, 徐艺心
( 延安大学)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推动新的发展需求实现, 需要首先探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生成与释义, 然后梳理从精英化到普及化发展过程中的质量诉求演进逻辑, 才能清晰感知时代发展脉搏, 以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式, 基于演进逻辑与现实需求, 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优化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 创新高校教学实践与方法, 构建和时代与社会同向的知识生产模式与学习共同体, 促进高等教育以人性化、未来化、终身化为导向, 满足国家和每一个体获得高质量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诉求, 在人与人、人与环境共同体建构中实现人与社会或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完整之人的养成。
【本文节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年10期】
一、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生成
1.生成过程
由于滞后效应与教育周期性发展的存在,导致经济领域内正在抛弃的发展理念仍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应用,早期经济发展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在迈进普及化阶段之前也长期遵循着规模扩张、数量提升的外延式路径,但这种“增长”等于“发展的狭义发展观, 如今在经济领域已经转型升级,而很多高校仍然通过合并或联合的方式提高学术产量进而提高高校排名,这种重“量”轻“质”的发展理念必然在学术界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适用范围过程中与现实经济社会新需要和国际形势新变化不断萌发中被淘汰。从20世纪80年代起,虽然国际上开始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高质量教育进行广泛、深刻的研究,但并没有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概念, 甚至很少提出质量高等教育。而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演进, 最初作为政策话语或概念, 起源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表述, 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界定转变了历时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理念,区别于经济高速增长; 为适应经济转型,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此,“高质量发展”在我国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是整个国家全社会的战略转变,教育自然遵循这种选择;2020-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较前几年明显突出教育重心从“有质量”向“更高质量的教育”建设。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新阶段的核心目标与发展导向。
2.内涵释义
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已经明确提出以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自潘懋元和贺祖斌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侧重提高质量,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的观点后,石中英侧重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探讨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与目标; 眭依凡侧重高等教育的内部特征,比较了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系。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众多学者对内涵式发展的研究为深入探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已有对“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可以初步从学理上界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有两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但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情景来研究它的内涵与特征的。因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孕育于新时代的政策话语不仅应从字面分析其属性,还应融入时代大环境———从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独特要求与特征出发,鉴别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内涵。“高质量”意味着发展要以提高质量为导向,“高”的尺度可以用学术话语中的充分、全面、长远、多元等具有包容性与各种可能性的词语来描述,正如克里希那穆提对“更好”的解释———更好不是好,是比较的结果, 高质量发展相对于前期有质量发展,是更好的发展,是一种递进性发展。因此,高质量发展没有完全的规定性,表示对高等教育寄予的发展理念就是在众多可能性与包容性存在下,人的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充分发展支撑社会系统协调发展走向长远、面向未来,这就是相比前期高等教育发展更优质、更先进、更本能的理念选择。
而“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自我解决的质变, 是从内部开始, 联系各部分整体性的有机变化, 这就涉及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思维。其一,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共同发展。高等教育前期规模、数量扩张的量化指标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认为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需要一定量变的积累, 例如, 学校规模、资金的扩大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和长远规划的制定,为公众供给更多的教育机会, 这对于促进高等教育本身发展是有利的, 但从外部条件的提高到优质教育结果的产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是否充分。其二,要通过外部条件触动高等教育内部整体质变,发展思维须秉持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有机统一。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即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任务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支撑, 其周围涵盖了多元结构、多样层次, 更涉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这需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轴纵横连接内部各个要素, 协调平衡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形成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格局。新时代背景要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是非模糊而明确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不仅包括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 还需要一种趋于理想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形成遵循高等教育根本性价值以育人为核心的系统性发展思维,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维度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实现协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二、从精英化到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诉求演变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方向,是“充分”的发展、“全面”的发展、“长远”的发展。而认清哪方面“充分”、谁的“全面”、如何“长远”, 取决于对具体阶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认知, 即 “质量诉求”。为此, 需要从高等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的重要有机体、高等教育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力量以及作为承担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角色担当等三个方面梳理中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到普及化时代人才质量规格的演变, 理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不同时代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
1.以精英化阶段规模驱动为主的质量诉求
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为实现党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 以瞄准国内需求、积累数量、规模优势为发展理念, 侧重人才培养外部条件的单性发展思维, 将培养大量创新、科技人才支撑国家现代化产业视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进而为适应市场经济多样化需求, 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采取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扩张的发展方式。全球化趋势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不断靠近国际舞台, 主要以“引进来”为手段打开国内封闭教育体系, 注入世界标准与特色。因此,鉴于高等教育在政策文本中承担的三重角色, 其精英化阶段对人才规格的质量诉求体现为在中国化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培养既有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创新、科技发展能力, 也具备胜任市场经济改革的高级、专业技能, 更要求能主动与世界接轨、具有国际意识的人。
2.以大众化阶段内涵驱动为主的质量诉求
我国高校从 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2年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经过几轮教育振兴行动后,精英化阶段追求效益、规模化的弊端在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与现实社会需求的冲突中逐渐显现。从高等教育作为国之大计的重要有机体来看,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重点回应的战略需求。
内涵驱动主要是基于时代社会与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本体功能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开始从量的积累转向质量优化的内涵式发展, 发展方式从精英化阶段注重高等教育外部系统、配套工具的扩充式路径向以高等教育内部体系结构优化为主要手段,采用聚焦教育系统纵横兼顾式改革的发展思维, 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国际变化产生的社会内部适应性调整需求作为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为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的有机体, 人力资本质量得到优化,优化方式趋向人才的内涵式提升,重视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等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基础结构加快调整节奏, 创新了产学研用一体的概念, 瞄准培养多功能多类型人才支撑科技、知识创新。同时,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发展的方式,逐渐从单一引进转向“进”和“出”并重, 从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向引领国际水平迈进, 更加积极地寻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角色。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升华了人才质量内涵, 表现为: 在协调规模与结构、速度与效益的相互关系中, 要求高校内涵式建设以教学质量为核心, 培养适应并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具备国际视野与素质、勇于跻身世界的综合性创新人才。
3.以普及化时代内在需求驱动为主的质量诉求
2019年下半年, 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跨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在继续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道路上推进全面公平, 将高等教育服务人民与立德树人置于治国理政的总体格局中, 更加明确了时代新人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高等教育对当代经济社会的支持, 从基本的类型结构调整到高校内部要素优化, 从专注国内本土化基础问题到聚焦国际科技创新前沿与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重大需求。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更加彰显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特色和优势。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诉求转变为: 在更加开放的教育系统中, 强调以教学育人为核心的现代高等教育职能体系, 将人才培养作为团结各机构各组织形成和谐高等教育生态的基本准则, 突出学习和教学本位特征, 培养扎根本土、观望世界以及拥有创造性通用能力、道德力、同理心的“未来”人。
高等教育三个时代的质量诉求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国情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人才培养内容围绕三种角色任务不断深化, 从知识学习的学术性能力取向过渡到应用操作性能力, 从直接面向市场职位的胜任力到适应变化社会的通用能力。在普及化高等教育“充分、全面、长远”的发展理念指导下, 新时代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系统性、科学性的发展思维,牢牢树立育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坚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关键发展方式的重要地位。因而,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为: “充分”尊重高等教育系统规律,以高质量学科和专业建设为抓手,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点,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的高度和谐与共荣共生, 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长远”引领并塑造未来社会。
三、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基于人内在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教育供给改革
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 面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应当如何推动人才培养改革以更有效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回答这一问题的首要保障是国家提供丰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资源,建设依据高等教育价值与功能的个体内在化转变和适应生源多元化样态的多样化供给侧。这意味着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转型期的教育起点公平, 演化为所有人在入学前都可选择自我满足的培养路径, 或寻求学术性、认知性能力, 或渴望获得操作性、应用型技能, 这些多样化需求决定了国家必须变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只有满足新的需求, 学生自愿参与高等教育, 才能继续进行以教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这种满足体现为直接面向多元生源结构的多样性院校制度、关系到人才培养核心的全面化课程和多样化教学法。制度多样性不仅包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专注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高等教育, 还包括与经济需求密切相关的职业学院多样化、复杂化, 例如, 学生在登记入学后, 就可以直接到协作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学习。接受这种制度多样性也将使高等教育提供的资格类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促进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体系。创设以包容和跨学科为原则的更全面、更灵活的学术课程, 其内容能基于学分兑换机制的通识、专业、顶石课程等, 提供与不同群体、知识体系和实践进行横向民主对话所需的技能、价值观和条件。而实施课程的教学法结构必须由学生学习的原因和内容决定。教师在新的环境中与具有不同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教育需求的学生一起互动, 有必要充分利用参与式和服务性教学法, 让学习者以一种轻松的学习姿态在过程中寻求知识创新或应用创造, 从而亲自体验需求满足。这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共生性与持久性, 有利于学生既享受知识共享的滋养又享受共享知识的乐趣, 并贯穿一生, 帮助学生把握每个年龄和教育水平的独特机会。
2.借助个性化教学设计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
课程教学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要素, 学生发展理论强调将整个学生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主旨。改善学生负面情绪,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自信与支持,其核心在于设计个性化教学形式, 以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为出发点按需支持学习者的内在需求,逐步克服其学业孤独感,突出并强化学习者中心趋势。
教学发生在一个新兴的、本质上异质的、始终处于建构中的时空中。虽然可以有两个相同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单元,但没有两种相同的教学方式。个性化的教学既是教育民主的深化, 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行为取向。马克思主义人学主张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把握人的“真实面目”和“真实存在”,其核心就是从抽象向现实的个别、独特的人的本质转变。因而,自由、全面的现实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指导高等教育必须落实到具体、特殊的个体教学上,主要路径就是个性化教学。面对处于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学生,个性化教学要充分利用时空的可建构性, 有意识地设计有利于增强学习体验、积极的同伴体验、代际理解和社区参与等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联系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勇敢直面自我,给予学生接受本体、关注整体、面向未来的全面支持。师生在情境化的教育社会和情感学习实践中合作教学,既给予独立个体个性化显现的安全感, 发挥学生自主性,又在共同参与、协作中养成集体责任,尊重同伴。而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养成需要高校教师坚守自己的个性特质,以创新为价值取向将自己的个性情感积淀锤炼为个人教学风格与行为信念。同时,应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将教学视为贯穿整个学校并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的工作, 设计创新学习模式培养学习者的优势、兴趣和价值观,促进其在多方支持下的集体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自信,提升心灵丰富性并完善健全人格。
3.基于已有知识的定向引导强化学生内在体验的生成与丰富
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自我意义的学习, 但教学并不意味着学习, 教学旨在使学习行为产生。在学习性投入理论的视角下,学生学习收获与学习性投入成正相关。因此,个性化教学是定向引导与强化的基础。这里着重强调在个性化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打破不同学科界限, 联结理论与实践, 强化学习者识别动态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度学习是否真实发生, 可用“乐学善思”和“悟学省思”进行表征,“乐学善思”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 重视个性化教学中的积极性调动与强化; 而以原理为起点的悟学省思是检验是否掌握这种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促进学生理解、批判接受新知识的学习经历中, 在看似无止境的准备和有意义的体验之间架起桥梁, 并生成强烈的目的感, 使反思与研究成为定向引导与强化的重要内容, 解决学生所学内容与未来职业、能力素养与未来世界的适配问题。根据深度学习反思性、体验性、研究性的特征,教学应以标准、固定的知识体系为基础, 教学重心转向基于已有知识的引导与强化,通过以参与背景知识具有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协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并激发他们对理解反思的内在兴趣,为他们能够跨越不同的界限相互学习与研究创造机会。知识建立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基础上, 并通过个人和集体对不断增长的经验进行反思而发展。引导学生在项目与问题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感,教会他们自己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或如何思考, 是悟学的前提条件,为进一步拓展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的实质自由奠定基础。关注学习中的问题和项目使学生了解个人经历,帮助他们看到世界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 从而适应跨学科问题的协作学习,培养研究者所必备的跨学科思维习惯。情境相关知识也有助于解决学生从书本和文章中学到的东西与他们在社会中面临的真正挑战之间的脱节,甚至在不断涌现出超越典型学科界限的思想环境中经过推理、学习、研究、省思促进认知实践。
4.构建应用语境的知识生产模式与开放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随着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以及增进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关联的政策倾向加强, 传统上以高深知识逻辑和知识为目的的大学教育理念趋于式微, 这意味着尊重社会对知识与创新的定义与要求,构建应用型知识创新模式是必要的。高校作为一个具有文化价值和组织结构的系统,依托其中的学习系统紧密联系内外组织性要素, 并建立更紧密的生态系统, 深度契合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到学习型社会的观念突破。
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共同搭建学习网络中的学习共同体,以能力提升、集体行动中重建共享、开放的知识体系为目的,可以整合不同知识、群体和文化,打破孤立、个体式的学习传统。搭建学习共同体可以弥补多样化背景下不同学生的参差不齐,从学业融合与社交融合两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促进学生在高校学业系统和社交系统中的适应状况,既能有效满足学生需求,减少退学现象,又能通过和谐的联合支持体系帮助学生克服孤独感,集体协作提升自我效能感,减少社交焦虑,增强能力自信。同时,具有包容和多样性的团体遵循民主与团结的终身教育原则,在为社会服务、寻求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包容与共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在集体学习中借助鼓励、练习等个性化教学方式, 不断拓展、强化以知识为基础适应未来并重塑未来的技能与素养。
学习是开放、灵活的。从广泛教育的角度看,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资源丰富性、多样性、发展性是由于其教育空间扩大了范围,并使其周围环境要素融合, 促进教育成果共享才得以彰显的。高校搭建学习共同体在形成学习型社会雏形中发挥先行者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应利用广泛的社会、文化和环境资源建立学习空间网络,以支持学生在整体学习、健康与良好生活方式中和教室外的社会与家庭建立联系,为每个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全方位支持, 包括导师、辅导员和合作教师。鉴于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都要为之作出贡献的关系, 师生必须以关心和信任为前提建立寻求知识与灵魂共生的学 习 社区, 平等地构建共同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彼此支持的协作团体。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彭拥军,巩雪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科技大学)
摘要:全球性竞争已经使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被视为展现国家实力并获得全球认可的重要尺度,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就像源于物理学的质量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一样,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概念,它包含新的质量理念和发展理念两个相倚内 容。高等教育质量有价值说、符合说、匹配说等不同理念,这些理念关涉高等 教育发展的不同质量逻辑。在高等教育演进过程中,高等教育衍生不同的发展理念、质量形态和不同的质量评价主体和评判标准。产品质量、学生发展和知 识生产都与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理念相伴随,展现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逻辑。如何从高等教育质量现实中寻觅高等教育的理想质量或质量理想,需要从质量的确定性和相对性中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形成逻辑和现实逻辑。
【本文节摘自《江苏高教》2022年10期】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走向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质量视角来澄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形成逻辑并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共识的达成。
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基石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包括高等教育新的质量理念和发展理念两大相倚内容。要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从理念转变为高等教育发展事实,首先需要就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共识的形成过程往往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认识深化的过程,这种认识深化过程也是揭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逻辑的过程。
1.质量的多义性埋嵌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胚芽
综观质量认识发展历史进程,人们对质量的界定实际上形成了几种公认度较高的认识。(1)质量的价值说。这种观点认为质量既表现为追求最高的或最大的价值,也不能忽视最高的性价比。(2)质量的符合说。这种观点认为质量就是特定标准的符合度,即质量就是产品和服务与特定设计和生产标准相符的程度。(3)质量的匹配说。这种观点认为质量是特定预期的匹配度,它反映的是特定产品和服务达到和(或)超过顾客预期的程度。
对上述质量的一般认识做合理移植,人们可以据此判断:学校(或教育)质量的标准既存在客观尺度,也需要主观认同,教育质量判断实际上是主客统一或同一的一种动态过程或结果。有鉴于此,如何从多义的质量观念中萃取出反映高等教育特质并具有良好包摄性和解释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和必要前提。
2.差异性质量观呼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匹配性理念
高等教育质量的理性把握不仅需要考虑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再到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跃迁过程出现的认识变化,而且需要思考高等教育质量观对高等教育系统中复杂多元高等教育机构的普遍适应性。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必须从丰富的高等教育对象中抽取或抽离出高等教育质量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才能有效澄清高等教育明确的质量内涵。高等教育差异性质量观既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差异的反映,也包含着不同质量评判在价值取向和立论逻辑上的差异性。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人们普遍认为大学只为有能力接受高深学问的教育需求者服务。高等教育本身就是质量的代名词,学术声望是质量的最佳参考,受教育者的数量是质量的重要体现。在大众化和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不再是部分人关心的教育问题,已经演变为引人注目的公共议题。一方面因为高等教育对社会生活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因耗费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而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直接社会责任。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普遍关注实质上反映了对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热切期待。
3.质量观演进历程埋嵌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质量就是作为事实或行为的高等教育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它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它既包括学校内部的质量,即与教学科研人员、课程与学生的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和学术环境相关联的 质量,也包括教育子系统之间并涉及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和衔接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既具有现实性特质,也是一种历史性存在。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性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的形成主体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身心状态对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行为则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密切相关;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则与包括大学文化在内的办学条件、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与“培养什么样的人”(质量结果或结果质量)和“怎样培养人”(质量过程或过程质量)这两个相倚问题密不可分。以“培养什么人”为质量内核 和 以“怎样培养人”为质量外壳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左右着 高等教育质判定的表征形式,并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样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迁息息相关,与高等教育 发展观的演进紧密相连。
1.学术声望: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胚芽
回溯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近现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学位曾经充当了高等教育质量或学术声望的外在表征。从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中不难发现,高校颁发学位的数量和等级实际上既是高校实力和声望的象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表征。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获得高级学位的数 量以及其毕业学校的学术声望也逐渐演变为衡量一所高校质量或评价其学术水平的基础。
2.学生发展:呈现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方式
市场机制需要高等教育满足差异性的顾客需求,尽管学生高质量发展仍然 是评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越来越被视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尺度。高等教育机构不再被类比为人才工厂,高等教育高质 量发展必须考虑如何给有需求的人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 教育的基本产品,服务质量的适切性、有效性和高效性成为判断高等教育是否高质量的重要标准。尽管大学生的发展水平仍然与高等教育内在质量的优劣存 在强关联,但顾客满意度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发展是判断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
3.知识生产: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
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不但要尽力匹配和满足其当前需求,更要关注个体未 来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产品观从人才产品观到服务产品观的变化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也意味着高等教育从强调自上而下和 科层管理向重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转向。
概而言之,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判断需要更加宽广的综合的视角,既 需要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对于“物的再生产”的贡献,更要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对 于“人的再生产”的贡献。
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
1.从高等教育质量现实中寻觅高等教育的理想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公平诉求已经从“有大学可上”的机会诉求转移到“上好大学”的质量诉求上来。在这种语境下,我们谈 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时,不仅意味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且意味着要重新明确高等教育的理想。也就是说,能够不断提高的质量才是高质量,能够 在统一与多元之间达成平衡的高等教育质量才是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高质。故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要整体考虑,以理性方式来系统思考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以及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依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来确认。高等教育质量理想或理想的高等教育质量需要从高等教育内部来审视。高等教育质量理想或理想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内部而应该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发展和人才成长的综合视角来审视和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是现代化特征明显的高等教育,它在引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教育现代化为基,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2.从发展多义性中明确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涉及以下几个相关联的方面。首先,在实体意义上需要明晰两个基本概念:一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或者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二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次,在理念层面上需要澄清两个命题:一是高质量高等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质量理念,二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 新发展观。最后,需要辨认两个基本关系:一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并不等同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换句话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不一 定有与其相匹配的先进理念;二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不等于高等教育高质量或高质量高等教育,换句话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理念如果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内外条件匹配,无法保证高等教育高质量,甚至还适得其反。
3.从质量相对性中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评判标准有三个层面或侧面。(1)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范式需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范式相匹配,抑或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需要满足当今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和创业革命的需要。(2)高等教育高质 量发展意味着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扩展人实质的自由,或者说使受教育者(广义的大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加全面和充分的开发。(3)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必须是可持续的,有质 量或高质量的发展也是可持续的。概而言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大学发展范式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观的转变,以及建立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遵循以下三重逻辑。(1)基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质量逻辑(微观逻辑)。它要求从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视角来重新体认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基于高等教育服务提升的质量逻 辑(中观逻辑)。它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双重视角来检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3)基于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质量逻辑(宏观逻辑)。它侧重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发展主战 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文化大繁荣等综合视角来思考和定义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笔 谈】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
【本文节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6期】
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
刘振天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首要的是应该深刻认识和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
一是鲜明的方向性。在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方向性,根本之处在于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回答和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高等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毫不动摇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 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超前的引领性。首先,高等教育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效发挥引领性。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目标方向、教育模式、质量标准、规格要求等,自然对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起着引领性作用,而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又反过来进一步验证着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其次,高等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性。如果说过去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动力站,那么,今天的高等教育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风向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引领性,日 益成为衡量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准。
三是协同的高效性。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既不是其某一方面、某一局部或某个环节的高质量,也不是各部分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各个主体在观点、立场、价值、目标、资源、结构、组织、机制、运行等方面的最优匹配,即体系内部每一环节、每一部分、每一方面都应在其各自合 理定位及其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发展和质量最大化,进而实现整个系统对内对外价值功能的最优化最大化。
四是强劲的创新性。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创 新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这种体系能够培养 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才干和实践能 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 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也为高等教育 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然而,大 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优,是最大的短板和软 肋,归根到底是我们缺乏创新性和领军性人才,所 以才出现许多尖端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传统教育 观、人才观、知识观和课程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 成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的教学内容与方 法,阻碍着创新人才培养,所以,为实现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必须对现行的高等教育从理念到制度, 从目标到内容,从方法与手段进行整体的、综合和 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这种改造,亦即高质量高 等教育体系建设上的制度创新,必须建立一种使高 等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化而不断更新变 革的机制与手段,高等教育必须向社会系统开放, 只有在开放的系统格局中才能找到调整与改变的目 标、方向与路径。
五是显著的公平性。平等、公平和均衡,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目标追求和本质特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是某一阶段、某一层面或某一 局部环节的单兵突进,而是整体的均衡、协调与平等,是有公平的高质量和高质量的公平。与此同时,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 体系,根本解决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最终办好人民满意 的高等教育。
六是高度的开放性。全球化时代,大学内部之间跨学科专业以及大学与社 会产业行业间的跨界交叉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是当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点。开放性不是不要民族性,也不是否定中国特色,而是必须在坚持 中国特色前提下,敢于和善于吸收世界各国办高等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经验,并且也要善于把中国自身的经验、模式、话语有效地推广出去,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与战略选择
李 森
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
(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指以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教 师教育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推动教师教育有序运行,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过程。它既是对教师教育体系质量的反映,又是对教师教育运行质量的表征,更是对教师教育实践成效的彰显,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
(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重意蕴
第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所指涉的领域是教师教育领域,它以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理念,聚焦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综合素养提升,具有明显的师范性、道德性、教育性和育人性特质。
第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涉及教师教育过程中教师教的质量,又包括学生学的质量,同时教师教的质量主要以学生学的质量来体现,注重以学定教、教学结合、教服务于学。
第三,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整体性,它是教师教育领域诸多要素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对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征,是对教师教育发展水平的系统反映,具体包括教师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教师教育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先导性,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性和引领性,教师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完整性与前沿性,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适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教育过程的合规律性,以及教师教育评价的及时性、教育性与发展性,等等。
第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是质和量的统一,教师教育质量反映了特定时期或者特定阶段教师教育的发展水平。为此,全社会需要秉持发展的眼光和前瞻的思维看待和理解教师教育质量,并以未来的眼光审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以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为着眼点,高位引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价值引领战略
价值引领战略旨在廓清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选择,找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定位,进而明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二)顶层设计战略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涉及多维复杂关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加强顶层设计是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超前谋划和系统安排,有助于确保教师教育实践在多重关系中有序运行。具体而言,新时代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未雨绸缪,统筹考量教师教育与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为教师 教育发展提供的条件支持,又要明晰新时代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对教 师教育发展提供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三)主体协同战略
新时代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主体 协同战略强调通过教师教育多元主体之间的“共治”,实现教师教育“善治”,进而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评价改进战略
评价改进战略不仅强调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成效进行测定和价值判断, 而且更为注重对评价数据及结论的合理运用,为教师教育改进提供积极的反馈信息和建设性策略。
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 鉴
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
建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机构的设置与运行,二是专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重塑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高校教师需要专业的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性条件。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为教而学”“为学而教”“教学 相长”。
(三)丰富高校课堂的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内容、条件等选择教学方式,实现教法与学法的融合,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
大学生学习投入: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尹弘飚
教学(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之所以存在并得以维系的第一要务。在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中,本科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因此,世界各国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无不高度重视本科教学,从高校到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各国政府均想方设法保障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近二十年来国际国 内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表明,改善大学生学习投入(student engagement)是推动高校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善大学生学习投入,首先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涵。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要全方位、多角度看待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学习投入必然包括外显的学习参与行为和内隐的学习投入状态,且个体的学习行为与学习心理之间可能存在不少偏差。从社会文化观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行为是特定社会文化观念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中,人们对何谓投入的学习行为、学习者应该具备何种心理特征有着不同的期待,且彼此之间可能大相径庭。我们需要更新自己对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理解,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更有成效地思考如何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而推动高校本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所依据的建构主义理论既强调学习过程与成就是学习者主动投入学习的结果,又重视外部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类鹰架所起的作用。概括起来,我们的高等教育系统除了从大学生个体层面入手之外(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更需要在课程教学、院校环境与文化氛围三个层面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提高我国的本科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的层面上,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增强课程内容 与大学生未来职业要求之间的关联,清晰地传递对大学生学习所持的高标准和高期望;高校教学应鼓励教师在必要的系统讲授之外,信任大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实施的能力,采用各类强调学生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学术挑战性,吸引大学生自主投入学习;大学生的评估任务要弱化总结性评估的功能,增加过程性的、嵌入式的形成性评估,并提供机会,鼓励大学生成 为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自主评估者。
在院校环境层面,高等院校应进一步确保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与发展空间,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促使其愿意主动参与院校提供的各类课内外、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机会。对我国大学生而言,高校应着力改善生师互动、同伴互动的频率与质量。一方面,我们需要拓展生师互动的空间,为师生创设除课堂教学、学术指导之外的非正式互动机会;另一方面,高校需要从宿舍、学生社团、非正式学生群体等角度入手,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同伴互动的机制和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相互支持的同伴关系。
在文化氛围层面,高校教育者首先要辩证看待大学生学习投入与我国教育及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和发挥传统学习心理中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勇于承担改变中国大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责任。其次,高校教学管理者要采取措施,改善大学生评价标准和机制,努力破除高校本科教学中“为考而教”“为考而 学”的不良倾向和短时做法,引导大学生体验大学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本真魅力。再次,高校应借助当前“破五唯”、淘汰“水课”等有利的政策环境,从高校教师评价与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入手,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
本期编辑: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