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教 动 态
第4期
(总第69期)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三年七月二十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建设教育强国
【学术观点】 1. 建设教育强国:内涵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2. 教育强国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构建
【比较研究】 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
【笔谈】 1. 教育强国建设的四个视角
2.科教兴国视野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向
编者按: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本期聚焦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以及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以期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学术观点】
建设教育强国:内涵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周洪宇 李宇阳
(周洪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摘要: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 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我们所要建设的教育 强国既有世界教育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要探索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实践路径。
【本文节摘自《人民教育》2023年05期】
一、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认真思考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
何谓教育强国?我们认为,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 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教育强国无论在硬实力方面,还是在软实力方面,均十分强大。结合教育强国的内涵界定,教育强国大多包含以下典型特征。
一是教育质量高,教育综合实力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实力雄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得到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健全。 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平的教育需求,而且能够支撑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发展需求。
二是创新性较强。纵观世界教育强国的发展轨迹,这些国家大多是在继承本国教育传统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而进行教育思想上的创新和教育制度上的创新,特别是其教育制度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且不断实现自身的更新变革。
三是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上贡献突出。教育强国普遍重视教育的引领作用,注重通过发展教育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各行各类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研和服务社会确保国家的经济、科技强盛,即让优先的教育助推国家的发展。
四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法治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是世界教育强国人才培养和人才产出、教育服务达到卓越水平的根本保障。无论欧美教育强国,还是东亚教育强国,其教育法治化程度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五是教育国际竞争力强。世界教育强国在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教育对知识的贡献等层面,与其他一般国家 相比较而言,均有着显著优势。
六是教育国际影响力深远。世界教育强国普遍注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他们在世界教育格局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全球教育治理事务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也较强。
二、教育强国的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同样地,我们所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既有世界教育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要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教育力量。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 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这是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 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从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立场出发,努力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
(四)坚持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基本教育政策,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首要目标;缩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主要思路和着力点。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始终将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价值导向,持续推进教育资源科学均衡配置。
(五)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追求质量始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主线,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高质量教育发展旨在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囊括高等教育;既包括普通教育,也包括职 业教育;既涉及正规教育,也包括继续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六)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要把教育与国家、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系统谋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引领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教育强国,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升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总之,就是要通过教育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达到新高度。
(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教育强国,必然要以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为基本原则,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要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努力推动实现勤劳创新致富、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和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
(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推手。我们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教育力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要充 分发挥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 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凝聚价值共识、筑牢思想基础。
(十一)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强国建设之路展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选择,为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贡献。
三、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全面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持续稳定的教育投入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 设教育强国最有力的保证,要不断完善与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战略性投入机制。建议教育财政性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十四五”期间 稳定在4.2%以上,2026—2030年稳定在4.3%以上, 2031—2035年稳定在4.4%以上。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民间教育投入,使之达到GDP的2.5% 左右。国家还应明确规定教育财政支出维持在地方财政支出的15%—20%。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 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 启智润心,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三是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持续加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 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其一,加快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加快构建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坚持德育为先,提高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真正实现“五育融 合”、全面育人。在课程实施上,聚焦核心素养、注重跨学科育人、突出实践导向。结合时代需要,可实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师范生定向委培计划,为中小学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其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化素质教育。实施基 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部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快卓越工程师、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各类卓越人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不再是获取特定知识的人,必须加强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 力、综合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三,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 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精准引 进国家急需的紧缺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人才潜心 研究的发展环境。
(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宏伟目标,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 善立德树人长效机制,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促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加大专门教育扶持力度。统筹建设好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个阵地,营造全方位、立体化、协调一致的育人新环境。在“双 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加法”。一方面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 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五)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围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二是积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广搭人才供需信息平台,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三是积极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五是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职教高考”和“专升本”考试改革,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
(六)着力发展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未来一段时间,每年将有1000万名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势必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方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加强分类引导,加快高校分类管理的顶层设计,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三是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全国布局。四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汇聚地与培养地的作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发挥高校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深化科技体制和科技评价改革。二是持续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加快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其一,加快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多方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创新治理机制,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办学模式改革的日常监督,确保办学模式改革规范运行。
其二,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合理划分义务教育入学范围,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全面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强化考试评价的素质教育导向,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完善考试招生管理制度,健全考试招生公平保障机制。
其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突破口。健全分类评价机制,深化学校评价改革。注重德能并重,深化教师评 价改革。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深化学生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标准,深化用人评价改革。
(八)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
第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底色。持续推动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 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尽快形成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有效实施。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增强教育部门执法行政能力。以健全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提高学校治理水平。不断强化法治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良好氛围。
第三,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运用政策指导和法治规范方式推进教育治理,充分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政府转变教育行政职能,促进教育领域简政放权。积极优化教育服务环境,健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探索数字化时代教育监管新体制,构建教育领域权力下放后与运行相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九)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强化“第一标准”,全面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筑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常态化开展师德专项教育,巩固拓展师德专题教育成效。
第二,加强体系建设,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切实推进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深入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改革 实施“国培计划”。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总体部署,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和教师资源数字化建设。当前,在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法律 地位之后,还应尽快配套建立教师特殊公务员(教育公务员)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推进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强化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优师计划”,为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深入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促进师范教育的协同发展、整体提升。积极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在注重教师轮岗遴选方式科学性的同时,还要细化轮岗教师配置方式,切实保障轮岗教师的经济待遇。
第四,持续推进尊师惠师举措,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完善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加大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和表彰奖励力度,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十)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着力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加快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建设为重点,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其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国家、省、市、县、校级平台体系建设,开发高质量教育资源,以更高标准系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不断扩大 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其三,全面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持续开展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专项工作,帮助师生提高数 字化应用与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师生数字素养指标体系与测评模型,建立数据驱动的师生数字素养评价与反馈机制。
其四,以数字化转型助力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 身化的教育体系,探索数据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
(十一)加快和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其一,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注重“引进来”和“走出 去”协同推进,继续提高国际交流合作质量。加快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其二,积极参与全球教育 治理。深度参与设置全球教育治理议题,主动参与国际教育标准的制定,支持鼓励我国专家以多种方式参与教科文组织相关工作。其三,在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中提炼推广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为丰富和引领世界教育作出中国贡献。其四,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教育力量。努力培养高端国际传播人才,发出中国教育声音。积极打造高端国际智库,提出中国教育方案。
教育强国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构建
李伟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与信息管理处处长,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教育经济宏观政策研究院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副主任)
摘 要:建成教育强国远景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目标细化分解为指标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构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其前提和基础是从本体论、系统论、价值论和世界坐标系中多维度认识和整体把握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由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服务贡献度、教育满意程度、教育世 界影响力等领域核心指标组成,涵盖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和保障性指标。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应用,有赖于研究开发监测工具与方法,建立基于动态监测的预测预警与改进机制,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文节摘自《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02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远景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目标细化分解,构建指标体系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而构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 把握教育内外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准确、全面、深入理解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目标宏伟、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过程,涉及面广、复杂性强,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联、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密切联系,关乎人民利益、国际地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理解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教育系统自身强。这是从本体论上认识教育强国,在我国人口和学龄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背景下,关注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程度, 把改善教育供给与增加教育公共产品作为重要衡量。二是教育服务贡献大。这是从系统论上认识教育强国,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关注教育对国家人力资源水平提升的贡献, 把教育强国作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强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三是人民满意度高。这是在价值论上深入认识教育强国,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国家衡量教育价值的根本准则。四是世 认可度高。这是在世界坐标系中认识教育强国,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2030目标与我国的率先行动,把体现中国教育自信、中国教育特色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衡量。“现代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而普适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这四个维度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育强国四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对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指标开发提出新要求。指标是反映过去和当下发展水平与状态的灵敏器,同时是未来发展的导引。“随着‘发展’理论的不断演进,衡量发展水平指标的选择也应不断创新。”在过去的 十年间,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到各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教育发展主要指标不断更新, 提出了不同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形成了教育发展指标的更新表或者说图谱,反映新理念新要求的指标陆续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关于教育指标反思、指标改进的研究不断增多,不符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标应被废止或修订。指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其开发与应用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理解教育强国 四个维度内涵基础上,构建内容逻辑清晰、功能导向明晰的指标体系,采用灵敏度高、可比性强、数据信息可获得的核心指标,并应用指标开展动态持续监测,其价值正是在于及时判断和整体把握全国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融入国家现代化大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支撑。
一、教育发展水平:指标深化拓展势在必行
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在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旨在综合衡量教育事业发展本身是否强。只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从指标内容看,新时代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包含教育普及与公平、结构与质量、体系与条件等,每个方面指标功能及其类型不尽相同。同时,从历史方位来看,伴随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与过去一个时期相比,每个方面的指标内涵朝着深化拓展的方向发展,这在教育强国指标开发与应用中特别需要予以关注。
(一)教育普及与公平
教育普及与公平是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随着国家安全和竞争力重要性凸显,深化拓展教育普及内涵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关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普及的内涵不再只是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而是包含国家语言文字普及率等,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语言文字是国 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战略 资源,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在此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更全面、更充分,普通话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普及率显著提高,成为面向2035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
而在反映各级教育普及程度的指标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日趋重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均等化,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事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也是我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指标,具体包括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15年教育的比例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等常用的国际可比指标。2019年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 阶段,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7.8%,但仍处于普及化阶段初期,与处于普及化阶段后期的国家相比存在差距。从现在到203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关乎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普及指标。
(二)教育结构与质量
与普及与公平不同,教育结构与质量属于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发展性指标。立足我国新发展 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科学教育与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水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水平等指标,并发挥指标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以及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等目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广大青少年是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尤其是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和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是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以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牵引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科学素质发展差距,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使命和重要标志。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水平,与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放眼世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水平是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重点关注的国际可比指标之一。在全球坐标系中,中国在PISA等国际公认的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表现,反映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整体参加PISA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城 教师教学技能差异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
(三)教育体系与条件
教育体系与条件,是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保 障性指标。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保障性指标必 然超越传统的师生比、平均班额等偏重硬件的指 标,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关注德智体 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建设水平。这是坚持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 根本要求,是按照科学教育评价导向深化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特征充分彰显的重要表现。而教育条件方面的指 标则按照以强师之策夯实教育强国之基、以信息 化带动现代化的战略思路,关注重点是中小学研 究生学历教师比例、高校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 费及占比、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以保 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教育服务贡献度:指标引领功能高度凸显
(一)服务人力资源水平提升
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还是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都需要通过教育提供充足、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七普”数据显示,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数量,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为2020年的15467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条件。但与发达国家劳动力人口素质相比存在差距。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低于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到 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的目标。
人力资源基础支撑水平,是反映教育服务贡献度的基础性指标,既关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适应度指标,又充分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等国际比较指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更加显著提升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快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提高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适应性、毕业生服务重点行业领域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分层分类培训、继续教育和多样化的途径,从调整存量上提升人口和从业人员的生活、生产技术技能与知识掌握、运用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的双轮驱动。
(二)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增长
随着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教育服务科技创新面临新需求,尤其是提升教育 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以及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工程研 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度。尽管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但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尚需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提高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双一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亟待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是反映教育服务贡献度的发展性指标,主要是按照四个面向要求,重点关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效、高校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水平等核心指标,强化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在服务和支撑区域发展中有着巨大空间,尤其是围绕国家统筹布局的“四点一线 一面”,大力推进区域教育创新试验,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标志。随着教育强国步伐加快,教育对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贡献度指标,其引领驱动功能将高度凸显,成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类型。与教育系统内部指标不同,教育服务贡献度指标属于复合型指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高度交织和密切关联,这对监测方法与机制创新提出相应的新要求。
三、教育满意程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指标衡量
把教育满意程度作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的重要衡量,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与客观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不同,衡量教育满意程度的指标主要为主观指标。顺应新时代人民对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既有基础性指标又有发展性指标。
(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
反映人民满意的基础性指标包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评价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针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比较突出的问题,既有赖于政府充分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满意度,重点衡量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与提高县域高中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推动构建新型城乡教育关系,系统性针对性解决城镇挤、乡村弱、县中塌陷等问题,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为满足公民更高层次需求、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但市场自发供给不足的公共服务,政府通过支持公益性社会机构或市场主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 共服务普惠化发展,实现大多数公民可以承受价格付费享有。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涵盖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满意度、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与满意度、经常性参加教育活动老年人比例与老年教育服务满意度等指标。
(二)全社会支持教育的氛围及满意度、优质 字教育资源全民畅享水平及满意度
反映人民满意的发展性指标由全社会支持教育的氛围及满意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民畅享水平及满意度等指标构成。此类指标设定旨在引领各级各类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加快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打破信息孤岛、资源孤岛,加强全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深化应用,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让全体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和应对变革社会的能力素养得到提升。 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政务公开、数字中国的建设,公众参与教育事务的意识、维护受 教育权的需求将不断增强。提高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水平,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良好生态的内在要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民畅享水平则是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共治共建共享的重要标志。
四、教育世界影响力:从大国到强国指标的必然转向
(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实现水平
这两项是反映教育世界影响力的基础性指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包括国际优秀学生来华留学规模与质量、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牵头组织水平等核心指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打造国际留学中心,吸引国际优秀学生来华留学,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而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牵头组织水平,则反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状况,是指我国高校牵头组织的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 研究项目的数量。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作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领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性增加。尤其是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影响以及疫情叠加影响,世界教育面临着一场新变革,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存在阻力。根据OECD评估报告《通往2030年的曲折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距离》,经合组织国家并不能确保到2030年实现教育目标,因为目前有太多儿童、青年和成年人缺乏成为参与公民和过上更好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带来的卫生危机也对教育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主动变革、积极作为,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实现2030议程注入新动力。因此,把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纳入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并突出我国优势与特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议程承 诺、扩大教育世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
(二)教育文化软实力
教育文化软实力是反映国家教育世界影响力的发展性指标。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不只是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我国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其中,中国学校、 中资企业和机构在海外举办国际学校的数量与质量成为衡量我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十 四五”时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纷纷提出赴海外办学目标或作出部署。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是提高我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与多边组织的合作,增进次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国际组织在中国落户数以及国际组织中中国籍职员的比例,是衡量我国与国际组织合作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作为促进国际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组织的落驻,以及一个国家国际组织中职员人数增多及比例提高,势必会促进落驻地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提升,推进其外向型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另外,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不断提高中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创建更多全球学习型城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2022年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的人超过3000万。
结语
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应用,有赖于研究开发监测工具与方法体系,形成教育统计数据、抽样 调查数据、国际权威数据等多源数据底座,建立监测分析模型、预测预警与改进机制,确保动态 监测结果可信可靠,可有效支撑国家教育科学决 策与精准施策。为此,构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不能陷入技术主义倾向,而是在治理的逻辑上推 进指标体系应用,加速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现代化。
一是依托“全国一盘棋”制度优越性,举全国之力集聚资源,健全大国办教育体制机制。鼓励允许部分地区聚焦瓶颈难题,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模 创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汇聚、教育精细化治理体系、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率先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开放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发展、黄河流域九省区教育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教育服务东北振兴、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等方面努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
二是建立教育强国监测评估制度。遵循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部际协同监测评估机制,在监测评估中不断完善核心指标,将教育事业发展新要求切实转化和纳入监测评估范畴,充分发挥核心指标的导向作用,逐步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指标体系。
三是创新教育强国监测评估方式。探索使用信息技术方法,深入挖掘权威数据信息,广泛开展专家意见征询,综合判断形成监测评估结果,提高教育监测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发挥教育专业研究机构和高校智库等方面的智力优势,建立和形成一支专业化的监测评估队伍。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展示、查询服务的智能化,为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供支撑。
四是建立教育强国数据信息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公开制度,建立教育强国监测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形成并完善监测评估年度报告制度,通过分层分类反馈机制和报送制度,实施分级预警预报机制,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支撑精准施策。完善国家教育大数据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教育。
【比较研究】
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
刘宝存 苟鸣瀚
(刘宝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 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
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既根植于强国复兴的历史情境,又具有面向世界的深刻含义。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世界教育强国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话语体系及战略行动框架,其主要经验包括: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科教融合,支撑社会经济高效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加快教育全球化布局,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
【本文节摘自《人民教育》2023年第05期】
一、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公平和质量一直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主要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共同追求。各国普遍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的受教育情况,在各个层面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权利平等。一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保障贫困学生、残障学生、少数族裔学生、女童、移民与难民学生等群体的教育权利,促进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公平发展,建立覆盖每个人的全民教育体系,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二是实行公正导向的教育补偿机制,为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额外的资金补助、学业指导、转科补习、社会服务等补偿性支持,针对弱势学生选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合理使用综合评定替代部分标准测验。三是丰富教育服务类型,使身处不利地位的学生拥有更多教育选择和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如英国规定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提供生涯规划辅导,法国创建全国统一的升学咨询指导平台等。四是努力缩小学校间、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鼓励相对落后学校与发展良好学校结成战略联盟,共享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等。
为确保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各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激活教育内生活力。美国最基本的教育强国战略之一是利用市场竞争促进学校变革,不仅支持特许学校、磁石学校、托管 校等的兴办,还以调整教育税法、加大教育券发行额度以及设立“全国教育选择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择校。二是构建常态化、智能化的教育监测机制。法国、芬兰等欧洲国家很早就形成了内部自评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自评指标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生毕业情况等,外评则由政府、学术协会和第三方机构等对学校发展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基于数据的信息采集和模型分析也是各国评估学校发展状况、改进教学实践的重要技术手段。三是加强教育问责的奖惩改善功能。例如,俄罗斯要求学校将教学大纲、 办学活动、招生情况、残障学生占比、师资条件、物质技术和安全保障等信息向公众社会进行定期报告,并对调查评估不合格的学校进行重组、合并或裁撤。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一是拓展高素质教师来源渠道。各国一方面高度重视本土高级人才,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吸引更多高素质毕业生与优秀社会人才进入教师行业;另一方面通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待遇条件招聘高水平中小学教师,邀请国际顶尖学者和领域专家参与高校学科建设及各类短期教学活动。二是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教师能力标准、教师资格框架和教师从业证书制度,同 时完善高校教师招聘制度,如美国合同制和终身制并行,日本实行考察任期制,德国设立青年教授席位等。三是加强教师入职指导、在职培训与终身 专业能力发展,规范新任教师入职培养方案,开展指导教师计划、教学过渡计划、教师轮岗计划以及教师交流研讨会等校本支助活动,帮助新任教师掌握优质教学和自我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四是强化教师专业评估,深化教师绩效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分类认定、阶段考核、薪资阶梯增长制度等长效激励机制。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已对教师评估制定了专门的立法保障和标准框架,评价方式包含课堂观摩、校长咨询、学生评价等。五是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教务行政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与外籍教师的岗位结构,实施分布式细化管理,减少冗余行政事务给教师带来的不必要负担。此外,各国还注重提升校长等学校管理层的领导力,积极为管理者提供进修学习和交流锻炼机会,促进学校管理方式创新。
三、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伴随高等教育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各国提升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水平、抢占世界科教领先地位的突破口。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开启政府主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其中多数国家选择择优建设现有大学,法国等部分国家选择推进大学合并或合作;芬兰等个别国家选择完全创建新的大学;德国、日本等多数国家优先资助学科(群)发展;俄罗斯等部分国家以资助学校为主;法国等国则实行学科(群)资助与学校资助相结合。各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路径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特征。
一是不断优化遴选标准,根据国家战略和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遴选标准,如俄罗斯等部分国家制定了多套遴选指标,为符合不同标准的高校提供分档分批资金支持。同时,不少国家正逐步淡化世界大学排名榜、高校论文发布数量等指标要求,转而研发符合本国特色的评价体系,以此避免高校同质竞争所带来的发展困境。二是选优集中投资,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内部形成竞争,实施“个别优先,同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资助”等投资策略,以课题公开竞标等方式鼓励良性竞争,提升高校的内生活力和经费使用效率。三是加强动态监督,实行基于数据的阶段性评估和基于成果的周期性拨款,在机构自评、专家评审和政府审议等常规程序之外引入第三方专业评审机构,吸纳国际一流专家加入评估委员会,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四是完善奖惩制度,重点考察高校当前建设水平与未来发展潜力,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奖惩,如韩国政府“BK21 PLUS工程”按10%至30%的比例削减评估排名靠后高校的资助经费并奖励给排名靠前高校。此外,为打破一流高校的身份固化,不少国家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中建立了末位淘汰制度和审议再进入制度,以动态灵活的 进退机制保持高校的危机进取意识。
四、深化产科教融合,支撑社会经济高效发展
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世界发达国家持续推动教育发展与经济产业需求的高度匹配,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和前沿学科布局获得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本开发的全球领先地位。在共同关注科技发展与新兴产业的同时,各国均立足本国实际确定教育战略方向,如英国的学科布局更具基础性,更多关注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所 需的数学、工程、制造、文化创意等学科专业;美国则着眼全球尖端领域,全面发展人工智能、5G 通信、精密医疗、生物材料以及绿色能源等学科专业。此外,各国还采取加大政府专项教育经费预算、拓宽市场教育筹资渠道、开辟行政管理绿色通道等方式促进学科专业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协调。
为提升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世界各国将改革重点聚焦于产学研合作之上。一是深化职业院校与企业间合作关系,积极引导职业院校与大学、行业协会和企业、政府机构和部门、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合作办学,如德国双元制下的“学习工厂”,英国的“教学公司”模式以及日、韩等国的政府委托研究、企业委托培养、联合技术开发等合作模式。二是促进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促进单一科研主体向产学研多元主体转变,打造以培养后备人才为核心的基础教研团队、以科研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专题团队以及面向产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团队,鼓励大学自主创办和孵化产学研结合型风险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三是大力推动高校、企业与研究所等机构之间的基础设施与信息数据共享,鼓励跨机构、跨部门人员互聘与人才联培,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合作的创新共同体。四是加快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除政府部门不断加强法律法规保障之外,各国还在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广泛吸纳地方社区、行业协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等多主体参与监督管理,通过组建董事会、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等方式建立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完善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内 部自治。
五、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入,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世界主要国家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谋划部署,全方位推动教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一是积极升级改造泛在互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各国主要针对校园宽带、终端设备、通信基站等物理空间以及在线资源、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等网络空间进行智能化升级。其中,美、英等国已从数字校园建设转向智慧校园建设,利用虚拟现实、智能感知等设备打造沉浸式学习教室;韩国打造智能型学习分析平台,为学生自适应学习提供针对性诊断与建议;日本推出学生终端与校园网络配置的规格要求,尝试通过统一软硬件设备标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二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创新。在培养目标上,发达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数字素养标准框架,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检索、集成加工、工具使用 与媒介学习等能力。在课程创新上,各国一方面将数字素养以整体嵌入、局部对应或互补融通的方式融入已有的课程内容之中,另一方面围绕核心数字技能专门开设新的数字化课程,部分国家还发起了主题式学习、整合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项目计划。在教学创新上,各国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支持服务,如鼓励学校采用人机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海量的学习行为转化为可用数据,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分析与评估等。
三是构建多主体协同合作的数字生态。各国政府在主导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注重凝聚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合力,在经费筹措、基地共建、联合培养、民主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交流合作。此外,各国还在国别、区域以及全球层面成立各类国际合作联盟,共享教育数字化资源,交流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
四是优化完善数据安全与数据伦理规范。各国不仅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和数据伦理教育,还逐步建立起学生权益的保护法案与数据治理的规范条例,不断优化数据管理的共同标准与权责边界,形成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输入、数据审查、数据挖掘、数据使用、数据存储以及数据销毁等环节在内的数据流动机制。
六、加快教育全球化布局,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
一是促进学生的国际流动。一方面,各国纷纷针对性制定吸引国际留学生的相应战略,如加强海外招生宣传、引入与国际接轨的学制和课程、开设多语授课专业、提供学费减免与津贴补助、创设国际化校园环境、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放宽留学生毕业后就业与居留限制等。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不断加强国际间的学分互认、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和学位互授联授,通过扩大奖学金资助规模与覆盖范围,简化出国留学申请和审核程序,鼓励本国人员赴海外留学访问。
二是加强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各国主要关注国际人才引进的常态化机制设计,如国际优秀人才的搜索、甄选、招募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库建设,引进人才的后续发展以及制度保障等。例如,美、德等国采取偏向高层次人才的技术移民政策,通过设立终身教职、荣誉称号、研究奖项等措施吸引国际尖端人才;日、韩等国则针对研究教育型、企业活动型、未来潜力型等不同类型的国际人才制定不同的引进战略,积极营造有利于外来人才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丰富境外办学形态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国逐步强调海外办学的重要地位,注重外派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培养海外侨民的文化与身份认同。部分海外学校也面向本地学生开放,以此宣扬本国的文化,提升本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各国境外办学呈现多种形态,如高校之间的跨境合作办学,高校在海外设立分校或独立院校、国际性企业大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大学以及由特定区域内相邻国家若干所大学组建而成的非实体性跨境大学或大学联盟等。世界各国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高等教育跨境办学稳定发展,包括创设高水平的境外留学中介组织吸引生源,与公私合作方协调沟通保障办学资源,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以及健全跨境办学监管体系等。
四是积极参加教育全球治理。各国主要致力于和平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理念的传播及其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平台对环境、能源、防灾减灾等全球性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提出解决之道。同时,各国大力开展国际双边和多边教育援助,对外输出本国教育发展建设的相关经验,不断向区域组织、国际组织培养和输送全球教育治理专门人才,以此提高自身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笔谈】
教育强国建设的四个视角
马晓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
【本文节摘自《教育研究》2023年6月15日】
一、教育强国:是基础,也是引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提升为目标,将每一个人的自信、自强、自立凝聚为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制度和道路的自信,进而奠定民族复兴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凸显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中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进一步强调指出教育强国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首先,战略先导体现在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安排,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教育要提前15年左右建成教育强国,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其次,教育在精神和文化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指引作用。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的中国式现代化,都要求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二者不可偏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教育通过提升人口素质和人力资 源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 也不断提高,教育同样肩负提升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使命。
二、教育强国建设:看成就,也要看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机制更加健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全面超过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 ;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义 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基础教育质量为世界所公认;高等学校成为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阵地,全球排名位次整体大幅前移,100多个 学科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例连续11年保持在4%以上,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教 师队伍建设更有规模、更有质量;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国,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教育领域新老问题相互交织。城 乡、区域、学校、群众之间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普惠性幼儿园保障程度低,乡村教育仍是短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对教育强国建设、实施路径和推进策略提出新要求。与科技发展相比,教育也相对滞后。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创新指数2022年已位居全球第11位,人才竞争力指数2022年位居全球第36位。根据英国数字科学公司2022年 10月最新分析报告,基于5个指标的分析,中国可能在10年内超过 美国和欧盟,成为全球研究领域的主导。中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教育强国的排名中,根据我们的研究也可排在前25位 之内。从对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贡献看, 相关报告和研究显示: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教育对GDP的贡献没有较一致的看法,但大部分研究的结论显示,贡献率在30%以下。总体上看,科技强国建设相对快一些,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相对落后,一方面是教育发展的长周期性和滞后性,另一方面也更加凸显了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紧迫性要求。
三、教育强国:看人口,更要看人才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国情。巨大人口规模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蓬勃动力的同时,也带来现实挑战。如何将我国人口“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力度与质量。规模巨大的人口是红利还是包袱?教育至关重要。2022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其中高中以上学历超过92%,高等教育学历超过55%,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了稳步提高。
但正在发生的人口结构变化也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低生育率的长期化直接影响各级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明显变化;劳动年龄人 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仍有差距;202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研究人员达到1 585人,世界教育强国平均水平为5641人;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国内统计范围采用普通本专科与研究生在校生合计数)研究生占比保持在8.7%,而同期发达国家(地区)平均水平均在20%以上,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为24.4%,高收入国家(地区)为22.5%,欧盟更是高达32.7%。印度该指标值也在13%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把人口红利转型为人才红利作为教育强国的核心使命,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教育强国建设:看“如何”,更要看“何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在阐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之后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两个高质量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教育“如何”与教育“何为”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在强国并起、你来我往的世界历史长河中,教育以培育英才、创新科技、赓续文明为使命,成为推动实现国强民富的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动力。从世界各主要强国的发展历程看,教育落后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常态,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一旦起飞,将呈现加速领先发展态势。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中爆发出来的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对科技创新的渴求刺激教育发展,而教育培养出来 的高素质劳动者迅速就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中顺利应用, 极大地激励了教育规模发展,促进学校更大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形成了政府-学校-市场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例如,1913年,美国 钢、铁、煤的产量,已等于英国、法国、德国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的 总和,但当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其高等教育和 基础科学研究被嘲笑为欧洲的“高中”教育水平,而非“高等”教育。美国的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仍然被欧洲嘲笑,被认为是只有欧洲高中教育的水平。但是随后美国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人才需求当中迅速发展起来。1870年,德国统一后在短短30年时间里就达到英国近百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日本大约用了50年时间就 跨越了两次工业革命后所经历的教育大发展。这都是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中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代表。
科教兴国视野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向
张学文 刘益东
(张学文,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
【本文节摘自《教育研究》2023年03期】
一、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发展: 演化视野中的多元互动关系
从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系统和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教育救国”、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系统曾经呈现多元互动关系,其中,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国家兴衰、大学理念更替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及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转移高频同步。在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大潮中,中国教育现代化既遵循人类 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怀有强烈的中国基因和社会主义鲜明特色。充分认识这种共性与差异、一般与特殊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价值基础。
(一)从“教育救国”思潮到科教兴国战略:时代与政策的变迁
在近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教育救国”思潮及其相关运动曾经风起云涌。前者思想及实践的作用时效,大致始于清末,终于“抗日战争”。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严峻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以“兴国”、“强国”为核心使命,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 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了巨大成 就。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2022年,在学总人 数超过4 655万人,毛入学率提高至59.6%,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面对复杂多变 的国内外环境,基于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系。突出三者内在关系,旨在将科教兴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统筹谋划并一体推进,为科教兴国、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二)从“大学理性”到“高深知识”:理性与知识的整合
大学理性是大学内在本质特征和知识探求工具,高深知识是该特征的具体产物;而科学技术发展与高等教育系统的互动,深化了高深知识的类型和功能。从这一组关系出发,审视全球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多元互动关系,可以清晰镜像科教兴国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交互关系。
(三)从“高等教育中心”到“科学活动中心”:教育高地与科学中心的转移同构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典型特征是:科技发达和人才汇聚,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引领全球发展变革。随后,美国学者约瑟夫研究发现,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与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存在高度的同构关系。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突出特征是,其高等教育系统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引领作用,出现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伟大的大学,体现出较强的全球影响力和辐射力。这组同构互动关系,清晰地展现了科技发展与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密不可分。
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高等教育体系的多维视角
(一)政治维度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1.贯彻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2.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3.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高等教育系统顶层设计
(二)知识维度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1.知识分型与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类定位
2.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与跃迁
3.知识价值秩序及其张力与平衡
(三)社会维度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1.高等教育体系的动态性与开放性
2.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3.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四)文化维度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1.理解和建构大学文化的理想类型
2.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力量
3.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
三、科教兴国视野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价值理念与行动路向
(一)树立辩证科学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念之维
(二)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之维
(三)重塑话语体系:高等教育强国的系统之维
本期编辑: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