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教 动 态
第5期
(总第70期)
泰山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二○二三年八月十日
目 录
【本期话题】 现代产业学院
【学术观点】 1. 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大学的组织属性、特征与合作空间
2. 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与路径
3. 校市相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的探讨
【院校实践】 常熟理工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
2023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现代产业学院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平台。本期聚焦什么是现代产业学院;应该如何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国家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以期助力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产业人才。
【学术观点】
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大学的组织属性、特征与合作空间
周继良, 匡永杨
(周继良,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摘要: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产教融合政策背景下高校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有助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企业大学不仅作为一种企业教育培训体系而存在,而且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组织建构和 策略性制度工具。 这两种组织分属于不同性质的组织建构,在办学主体、组织属性、组织目标、服务对象与内容、内部治理、运作机制、投入主体与经费性质、知识生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甚至本质的不同。基于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结合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特征,二者在师资互聘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教学与培训项目开发、培训体系优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合作空间,该空间还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广阔,其合作形式也将更为多元。
【本文节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07期】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现代产业学院是 2010 年以来高职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在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创建的一种新型办学组织,它通过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的深度交融与链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该组织是高校内部非常特殊的一种新型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办学组 织),其组织属性与组织特征异于高校内部由一定学科专业构建的一般二级学院。2021年12 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了高校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这是政府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的要求,对现代产业学院予以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在高校和高等教育研究界,这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被称为“国家级产业学院”,而各地方政府近些年早已通过高等教育政策和各种资源支持地方高校“省级产业学院”建设。2022 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又联合发文鼓励各种类型高校强化与产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的紧密联系,着力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基于产业发展需要对人才实施联合培养。 可以看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在要求和强调要不断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安排与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对产业学院的研究大概始于2007年 。 在研究早期,该领域主要聚焦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及 其研究者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力量,对地方本科教育对该问题的研究热情不够且投入不多;近些年随着产教融合政策的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产业学院建设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强化。 总体来看,学界对产业学院的研究主要聚焦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人才培养模式、核心竞争力、治理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 可以看到,已有研究反映了我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偏好与习惯,即偏好于培养模式、课程资源、核心要素与制度创新等。对于我国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诸多基本问题和重要问题,学界目前还鲜有深入的研究。比如,产业学院作为我国高校一种新型的办学教育教学)组织,其组织属性与基本内涵有哪些? 已有研究虽然界定了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但缺少比较分析的视角,难以科学把握该办学组织与其他教育教学组织的本质差异。这些基本问题如果研究不到位,分析不清楚,不仅难以形成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产业学院组织的科学理解,而且可能会严重影响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
二、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办学组织的基本内涵
1. 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特征
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组织建构的出现(2010 - 2016 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校自主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是高校的自主行为选择而非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政策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改革实践中逐渐出 现了“产业学院”这一术语及其组织建构。 它最早出现在高职院校(非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践中,这与国家 2010 年以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动因和政策背景紧密相关。该阶段政府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强化产业(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建立混合制二级学院等办学要求。2011 年年底 2012年年初,我国最早真正意义的混合制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正式出现并开始具有规范的组织建构。当时,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相继与产业行会、行业龙头企 业、地方政府、产业(科技)园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兴办与当地产业集群匹配的产业学院。 这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中最早建立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混合制产业学院,有诸多 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江苏、广 东等地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也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需求,尝试与当地产业企业共同办学,建立新型的办学组织即产业学院并实施共同治理。 比如,2012年5月,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组建成立的汽车工程学院就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产业学院之一,江苏各汽车行业企业、常熟市政府参与共建共治。 显然,这一时期产业学院的建立,完全是高校和产业企业基于人才培养实际和产业企业需要的自我行动,而非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制与政策要求。2015年 11月,三部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 联合印发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 号),该文件要求转型高校强化与地方政府、产业企业和社区等多元主体的办学合作,通过建立政产学合作发展平台,实现多元主体对高校二级学院的共建共治。 该文件出台后,更多地方本科院校增强了与地方政府、产业企业等的办学合作意愿,产业学院的构建与发展才逐渐被地方本科院校纳入其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该阶段产业学院构建和发展的牵头者、主动方和重要的组织者是高校,而不是产业企业,更不是地方政府;政府在这一时期主要是为高校提供产学合作的政策引导,而不是直接要求产业企业共同参与。
二是产业学院的兴起与发展(2017年至今),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产教融合政策要求与产业企业主体性的融入。2017 年 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95号)。 这份文件的出台意味着高校“产业学院”这一新型办学组织的构建已上升为国家政策层面和政策话语体系,它实际上是“鼓励企业依 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 这说明,在该阶段高校产业学院的构建中,政府其实是期待和要求产业企业(而不是高校)发挥更具主体性和关键性的牵头者作用。 这样一种政策表述,其实深刻指出了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特征,即通过在产业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组织并依托该组织促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企 业发展的紧密匹配与深度衔接,真正培养出适合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种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江苏、广东、 福建等省份在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江苏省在2021年更是决定出台相应政策加大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力度;其他省份近些年同样也在通过高等教育政策和各种资源支持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可以说现代产 业学院的建设大潮正在兴起。
2.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办学组织的基本内涵
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到,高校产业学院的发展既有自身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际驱动,又有政府产教融合政策的行政引导和影响,而近些年第二个方面的政策力量在进一步增强。 从教育层次和类别来看,高校产业学院属于全日制本专科教育的范畴,是全日制本专科学校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二级学院,而非其他类型和形式的教育范畴,更不是私立或者具有市场性质的办学组织。
那么,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组织,其基本内涵与特殊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职责如一但有目标偏向。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新型办学组织同样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但本质上服务于培养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这些职责与地方或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岗位需求、人力资源发展、未来规划等紧密相关。 其二,主体多元易于实现协同创新与知识生产模式转换。 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有产业企业、高校、地方政府(含当地公共社区)、科研院所、各种创新创业园区 包括经开区、高新区、科技园、产业园、工业园等),有些产业学院还有国外高校的参与,实现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主体的参与使得产业学院办学融入了更为多样的运作元素和功能,这些来自不同主体的元素与功能能够实现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和更多类别的创新,易于开展和完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研究,有助于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 换。 其三,创新素养培育与“项目制”平台。 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更多依托多元办学主体开发的“项目制”课程,这些课程开发来自地方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形成的相关项目,或者来自高校、园区、产业企业等构建的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平台。 其四,内部治理的协同性与民主化。一般认为,由于多元办学主体的参与尤其是融入了产业企业、创新创业园区等市场要素,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不宜实行既有的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则更为适宜。
三、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的组织属性与特征
1. 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组织属性与特征的比较
上文已提及学界对产业学院组织属性的界定,这些界定说到底是对其作为一种组织的基本属性和性质的定位,解决了产业学院“是什么”的问题,而产业学院“具体是什么”这 一问题似乎还缺少比较充分和完整的回答。 已有学者对此也作过尝试,并认为产业学院是高校教学科研单位中的一种混合型组织建构,这种“混合型”是与高校一般的二级学院比较而言的,体现在办学和治理主体、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不同。 该研究对其混合型组织属性的论述总体比较宏观甚至仅仅带有介绍和说明的成分, 更没有从比较的视角来分析,也未深入探究和多方呈现其作为一种新型办学组织的独特运作机制和特殊价值。 从比较的视角进行分析,既能凸显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特征,也能更为直接地表明其组织建构与其他类型办学组织或 大学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部分,我们已经详细阐明了为何选择企业大学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上文也明晰了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办学组织的基本内涵。 鉴于学界对企业大学的兴起、发展现状、运作机制等诸多问题已有系统的研究(在此不予重复),在正式比较之前,仅需对企业大学作为市场办学组织进行简单说明。 其一,企业大学是企业自身举办的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市场办学组织,是市场属性而非公共属性。其二,企业大学的组织属性与目标定位有二:一是作为企业培训体系而存在,为提升内 外部员工的管理能力与各项业务技能开展多样化的培训;二 是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制度工具而存在,服务于企业未来 的重大发展,也即作为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组织或“智囊团”人才库。 分析至此,本研究将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对企业大学和现代产业学院的诸多方面进行比较。
2. 现代产业学院组织建构不同于企业大学
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本质上的不同,二者完全是教育领域性质与目标极其迥异的组织。 我们不能因为名称的相同、字面表达的相似或者翻译的原因,就简单以为二者出自同源或者存在组织发展的逻辑关系。
第一,办学主体不同。 现代产业学院办学主体比较多元,主要包括高校、产业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组织,这些多元主体能够实现共建共治并能促进和提升协同创新力度。 例如,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该校较早建立和重点建设的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除了常州大学以外,还包括常州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 产业基地、武进高新区、常州市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 该产业学院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吸收境外知名高校、当地产业基地与园区的介入和参与。 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 安)也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产业学院,其办学主体除了东莞理工学院以外,还有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 企业大学的办学主体是企业自身,非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共同治理,二者显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苏宁大学的办学主体就是苏宁集团,建行大学的办学主体就是中国建设银行; 华为大学、联想管理学院、海尔大学、平安大学等企业大学的办学主体都是该企业集团本身。
第二,组织属性不同。 现代产业学院虽然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高校办学组织的公共属性。 它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实体的新型二级教育教学公共组织,拥有独立的学生和师资,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 另一方面,它因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而成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协同创新系统(即高校、政府、产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整合共享而成的整体或系统)。 上文所述的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的办学主体,完全可以基于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实施人才的协同培养和实际问题的协同研究。 企业大学本质上属于典型的市场组织,其组织属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是企业培养自身员工、利益相关者或相应产业链条从业人员、有效推动相应员工学习与发展(甚至终身学习)的一种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组织建构和策略性制度工具。 企业大学不仅是作为教育培训组织而存在,也作为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制度工具而存在,甚至可以认为企业大学是为自身员工、业务合作者、利益相关者、产业链条从业人员甚至其他公共组织之间的各种交流搭建的一个学习平台,是 一种企业预期并想要获得持续的、良性的甚至长远发展的重大目标规划。
第三,组织目标不同。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基于深化产教融合和转型发展的政策背景,通过多元办学主体的共建共治,培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着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企业大学的组织目标是通过增进组织绩效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实现企业使命和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总目标是通过很多分目标来实现的。 例如,满足企业员工、利益相关者、产业链条从业人员等多元主体的业务技能学习需求;实现公司与其他主体、社会组织的充分交流;传播企业文化,等等。 西方诸多学人对企业大学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了企业大学的组织目标。我国学者对企业大学也存在多种定义。中外学者关于企业大学的各种定义,虽然存在一些文字表述及其背后的价值偏好的差异,但实际上都深度触及了企业大学的组织目标,即通过为各种利益相关主体提供学习培训与交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组织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使命。可以看到,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目标是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于区域或地方产业发 与结构优化,与企业大学仅仅服务于自身战略目标和企业使命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不同。 现代产业学院的服务对象是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学历教育系统中正式招生录取的入学学生或在籍学生,这些学生一般还需要参与和通过入校后高校实施的专门性选拔考试,重在考查其是否具备跨学科知识学习和迁移的能力、创新创业潜力、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现状了解程度等。企业大学的服务对象是自身员工、利益相关者和产业链条从业人员等相关利益主体。 从服务内容来看,现代产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是依托相应学科专业的综合性学习,由专业培养方案决定课程体系、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完全是一个在籍在读学生应该接受的所有环节的培养与训练,只不过融入了产业企业中的很多要素,如项目制课程、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和企业岗位的一些教学环节等。 企业大学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业务管理技能、企业员工和利益相关主体职场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产业和技术前沿培训等。
第五,内部治理不同。 现代产业学院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其内部治理目前主要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 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设立各种治理委员会或治理机构(教 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学院办公室等)来具体实现各种管理,具有网络化与民主性的特征,但其治理机构与岗位设置还是按照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是按照高校二级教育教学部门的属性与业务性质等进行科学设置。 企业大学基于其典型的市场组织属性,则完全实施公司法人内部治理制度,按照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规则来进行。
第六,运作机制不同。 现代产业学院目前是以高校二级教育教学组织单位(依托相应学科专业的二级学院)而成建制存在的,其运作机制主要还是按照公共事业单位的内涵与要求进行的,公共属性更强,但辅以各种创新创业园区、产教融合平台等运作机制。 例如,上文所述的常州大学智能制造 产业学院就已经与园区正式签约入驻办学,于2021年 1月正式进驻中以(以色列)常州创新园。 这种运作机制突破了高校及其学科专业组织的空间限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学科研活动物理空间的迁移和变化,实际上却是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和深化;在该种培养方式和运作机制下,教师和学生都将走出象牙塔和舒适的大学校园, 深度“沉浸”和“扎根” 在产业企业和园区当中。 这能够促进高校和产业企业之间各种资源(包括教师)的双向流动,真正实现高校、产业企业、园区等多元办学主体对人才的协同培养和开展合作研究,并最终实现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目标。 比较典型的还有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该产业学院同样实施“校园 + 产业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 产业园区建立教育教学中心或平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各种教学活动与产业园区各企业的良性互动。 企业大学则同样因其市场组织属性而完全采用市场组织的运作机制,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经费投入主体与性质、知识生产模式等两个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上文已述,现代产业学院本质上是高校的二级教育教学公共组织,其经费必然主要来自政府和高校的公共经费,只有少数产业学院部分经费来自产业企业、各种园区或行业组织。企业大学的经费投入主体则是企业自身,属于私人经费。从知识生产模式来看,根据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组织目标,它属于典型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院,且重点匹配区域产业结构,旨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因此,其知识生产并不是单一的学科学术取向的基础研究,而是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种复杂多元的现实问题展开跨学科(专业)的应用与开发研究。
另外,上文已述,现代产业学院因其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而成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协同创新系统,其知识生产主体涵盖高校、政府、产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种组织,这注定其科学研究必定沿着知识生产模式II和知识生产模式III的进路;其成果形式既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研究报告、专利、调研报告与咨询报告等。 企业大学的办学主体为企业自身,其科学研究虽然也是应用与开发研究,但因其主体的单一而难以沿循知识生产模式II和知识生产模式III的进路;其成果形式主要为调研报告、咨询报告、专利、技术方案、业务系统与实施方案等。也就是说,企业大学的知识生产更多地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往往不直接与基础学科相关。
根据如上诸多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教育类别与范畴方面进行界定。 现代产业学院属于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只不过它更多地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而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企业大学属于企业培训与 发展教育,具有典型的市场性质且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与实现企业使命。
四、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的合作空间
1. 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从中西方企业大学发展趋势来看,它们也在根据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现状注重如下方面的调整甚至转型(从上文有关学者关于企业大学的定义也可以看出一些转型动向):
一 是组织属性和功能的转型,逐渐从以传统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功能的企业支持性部门转型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部门甚至智力资源中心,重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咨询、企业作为组织的学习与创新、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整合与优化、核心竞争力提升等诸多方面;
二是教育培训内容的调整,从以前比较注重员工业务技能提升逐渐过渡到更加重视员工和利益相关主体职场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产业和技术前沿的把控与掌握等;
三是服务对象的拓展与延伸,除了企业自身员工以外,还吸收利益相关者、产业链条其他人员甚至其他组织有关人员,比较成熟的企业大学 甚至专门对外开放,专门吸收企业外的相关人员进入企业大学学习;
四是合作机构逐渐拓展,由于企业大学的办学主体是企业自身,一般都不能独自授予服务对象学历与学位,西方比较成熟或实力雄厚的企业大学正在寻求与正式大学组织的合作,期待能够通过一定合法教育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为企业内部或其他组织中工作业绩非常优异但却不曾接受过正式高等教育的员工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可能的获得同等学力教育或学位认可的机会,他们甚至期待通过一定的努力争取在某些教育或培训项目上获得联合授予学位的办学资格。
2. 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大学可能的合作空间
根据上文关于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办学主体、组织属性、组织目标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初步预判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大学其实是存在很大合作空间的。这种合作本身也属于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重要内涵,或者说本身就是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 根据国家2022 年5月开始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大学可在如下两个重要方面构建合作体系并开展合作议题。
其一,共建职业教育和产业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凡是举办企业大学的企业一般都是规模较大且有很大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的组织,完全可以与高职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一是师资互聘与课程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教师一方面来自高校相关学院及其学科专业(当然最好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与背景,或者具有企业行业实践经验、创新创业背景等);另一方面,来自产业企业,即企业技术专家(骨干)和中高层管理者、行业精英、各种园区管理者等,这部分教师本身也可能是企业大学的师资。 来自产业企业或企业大学的师资可参与现代产业学院项目制课程建设与教学、项目设计指导、项目竞赛指导等。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与要求:企业大学可参与产业学院专业教材开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相关教材,并可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企业大学还可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发与产业学院相关的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 企业大学也可聘请现代产业学院教师丰富企业培训内容,重点放在企业员工和利益相关主体职场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产业和技术前沿的了解与把握等,前文所述的苏宁大学就有部分师资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 二是科学研究。 上文虽然曾提及二者知识生产模式的差异,但在科学研究方面二者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与团队共享。现代产业学院可借助企业大学的基本信息、相关资料与运作实际情况,加深和拓宽区域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社会 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极力完成从知识生产模式I向知识生产模式 II、知识生产模式III的转换。 这样一来,现代产业学院的科学研究可能会在企业的战略性咨询、企业作为组织的学习与创新、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整合与优化、核心竞争力提升等诸多方面,取得更多且更有质量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研究是有利于企业和企业大学自身发展的。企业大学同样可以聘请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升研究的学术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实现其开发和应用研究的目标,使得企业大学的科学研究既能沿循知识生产模式II和知识生产模式III的进路,也更有利于企业科学把握员工和利益相关主体职场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产业和技术前沿等诸多问题。 三是教学与培训项目开发。企业大学可基于产业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与正式大学寻求办学合作,通过签订办学合作协议和开发相应的教育培训项目,为企业内部或其他组织中工作业绩非常优异但却不曾接受过正式高等教育的员工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些学历教育或学位认可的机会,甚至在某些教育培训项目上为相应人员联合授予学位。 现代产业学院本身就是基于产业、依托产业并服务于产业企业发展的,它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本身就与产业企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企业大学要为企业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学历教育或学位认可的机会,完全可以考虑与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办学,具体开发哪些教育培训项目需基于产业企业发展实际、现代产业学院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及其匹配的产业结构。
其二,优化教师和员工培训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十条规定了职业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的形式与内容。根据这些要求,现代产业学院可借助企业大学高端的培训体系,将其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各种企业运作项目,用于对现代产业学院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意识与职业教育能力;反过来,企业大学也可借助现代产业学院的师资力量,不断丰富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比如学科前沿报告、应用和开发研究的范式与特点、国外相关产业发展等。这一点其实在上文有所提及,但此处主要是指企业大学培训体系的优化而非培训内容的拓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主要的合作体系、具体议题甚至合作冲突都需要现代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通过办学合作契约来规范和纠正。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的变化以及者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其合作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合作形式也将更加多元。
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与路径
蒋惠凤 张 兵 刘益平
摘 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内实施产教融合工程的创新组织,迫切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及其观点,界定了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维度: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针对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组织合法化进程缓慢、生态位差异化不显著、多元主体共生发展难等发展困境,提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主动合法化、寻找合适生态位、实质化“一体化共生”等路径保障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本文节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12期】
二、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强调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是“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这种“产业需求”导向使得现代产业学院在制度创新、办学主体、资源配置、内部治理及运作机制等方面应追随产业对其“自然选择”过程及时进行调整或变革,要求多元主体通过协同来整合资源,并通过组织环境的反馈不断调整主体协同和资源融合。因此,可从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来表征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共生度反映通过协调解决现代产业学院多元共建主体之间多重复杂交叠的利益冲突。现代产业学院存在着校企共建、政校企共建、校行企共建、政校 行企共建、政校研企共建、校—研究院共建等不同共建模式,这些从事类似活动并具有相似资源利用模式的组织构成了不同的生态圈(种群)。生态圈内共 建主体(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研究院等)之间的共生关系受到种群规模、种群密度、资源互补性等因素影响。就组织共生关系而言,现代产业学院是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质参量紧密结合,共生能量的生成、分配呈现一体化演进的组织,属于“一体化共生”。就共生行为关系而言,现代产业学院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最佳共生关系。因此,现代产业学院提高共生度的关键在于将一体化共生实质化,并不断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发展。
融合度是多元共建主体的价值观念、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师资队伍等资源的深度组合与融合带来的价值增长,反映了通过创新和资源共 享培育现代产业学院自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融合度主要体现在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具体表现为落实专业优化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标职业标准、教学过程模拟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并重,以及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以及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适应度彰显现代产业学院对所处生态系统的融入效果。现代产业学院嵌入其所处的教育、产业和制度等环境中,共同构成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环境和现代产业学院之间也同样存在物质和信息能量的交流,现代产业学院和环境在长期的共生作用中相互改变并相互适应,现代产业学院对环境的融入效果体现为适应度。适应度主要表现为母体学校、产业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人才培养效果、科技服务水平、产教融合师资服务能力提升情况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反映通过跨界开放使得产业的 自然选择”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外部动力。
综上,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观点,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体现为共建主体之间的共生度、资源的融合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度。共生度、融合 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之间存在循环促进的关系。组织内部多元主体共生为组织基础,反映生态融合的可能性,共生促进资源融合,资源融合提升对组织环境的适应度,而对组织适应度的反馈信息可用于调整组织内部多元主体的共生关系。
三、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困境
(一)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合法化之困
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合法化程度的增强会提高组织种群内个体组织的成长。关于组织合法性的分类,学术界广泛认可Scott 提出的基于制度内容的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这三种合法性约束。按照Scott 的分类,我们同样把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的合法性分解为规制、规范、认知合法性三个方面。其中,规制合法性来源于国家、不同级别的政府和相关组织所制定的法规、规章、标准和期望,现代产业学院最主要的规制合法性源于混合所有制;规范合法性是社会的标准和社会价值观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影响;认知合法性是利益相关者对现代产业学院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表现为现代产业学院形象塑造、产教融合的参与度、人才培养的赞誉度、社会服务的美誉度等。2014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允许学校探索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 2018)》鼓励校企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在政策引领下,产业学院成为混合所有制探索的典型模式,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体现产权“小混合”性质却没有独立法人资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不明,大部分现代产业学院是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易面临法律风险;二是各办学主体的价值冲突使得现代产业学院产权模糊。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初衷是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以及规避投资风险,学校共建产业学院主要为深化产教融合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资本逐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矛盾必然存在。就产权制度而言,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产权结构不明确,相关权力保护不到位。一方面,学校主体的资源配置、人员管理受母体 学校管辖;另一方面,缺乏明确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引发非公有资本对规避资本风险的担忧。在模糊产权的不完全契约下,共建产业学院各方易陷入“囚徒困境”,无法实现整个社会“帕累托最优”。相较于规制合法性,规范和认知合法性需要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主动合法化战略获取,如各个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体制机制,制定了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改革了师资聘用方式,免除教师投身产业学院建设的后顾之忧,制定了学生选拔规则和毕业规则,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知合法化方面,有的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媒体宣传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学术交流获得学界认同,通过向企业输送人才收获企业的赞誉等。然而,不同现代产业学院的规范和认知合法化进程差异显著,且现代产业学院的载体功能并未完全体现,换言之,脱离现代产业学院这一载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规范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赞誉等认知合法性也可获得。
(二)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态位差异化之困
现代产业学院并非封闭的组织,具有开放性和生态化发展趋势,其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及时引入外部因素保持组织发展的持续性,这就要求现代产业学院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选择新的战略,使得自身基础生态位随“势”而变,实现学院与环境之间的持续平衡,这也是生态位竞争对组织生存的选择,因此现代产业学院需要在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过程中,与学科学院差异化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存力和发展力。然而,作为产教融合载体,现代产业学院承载了政府所赋予的经济、社会和治理三重目标,这种目标一方面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迅速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迫使现代产业学院缩短路径演化时间,未能建立适宜的生态环境,抑制了自组织的孕育与发展,致使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所需要的他组织与自组织共同作用、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难以建立,始终处于组织运行的低阶。受制于产权制度、教育和产业的运行机制等宏观层面因素,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体系处于浅层构建阶段;受限于高校内部学科逻辑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科层制管理体制,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形成低效和不稳定的融合;宏观和微观制约共同导致现代产业学院的教育功能与普通学科学院陷入泛化与重叠困境。
(三)现代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共生发展之困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预期目标是打破高校和产业之间的边界,通过在产业学院内创设真实产业场景和课堂相结合的空间,引入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交融,使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浸润在产教融合环境中,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有序传递。为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财政激励等方式;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政策包容性,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师资互聘、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等方式;企业通过参与管理、设备进校、提供实践基地、帮助招生宣传、成果转化、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实施共生发展战略。然而,受限于共建现代 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的行为逻辑差异,现代产业学院各主体虽实行了一些共生发展的措施,但走“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发展路线,仍是“荆棘满地”。高校层面,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同质化导致生态位重叠,教育链与人才链、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动态协同机制尚待完善。在办学经费来源二元化 格局、综合性大学发展路径依赖、“学术观”标准化评价模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高校倾向于沿袭组织惯性,规避变革风险,学校在资产投入时可能无长期投 入规划,教师在转型发展时可能犹疑不决,学生在课程选择时可能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层面,企业的逐利动机、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对人才的高标准需 求等因素使得企业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可能存在政策套利动机,无长期投入打算。政府层面,公共资源稀缺、追求短期的政绩目标等因素使得地方政府忽视了政府在现代产业学院内的深度参与职能。
四、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加快合法化进程,保障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合法性是引导现代产业学院规范办学、产教高效融合的遵循依据,合法性地位的提升也是现代产业学院获得其他各方资源的基础。在建设初期,政府关于现代产业学院的政策性文件较少,给予新创产业学院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主动的合法化行为更能够促进组织的生存和生长。因此现代产业学院需要通过主动合法化战略争取多样化的资源支持。如产权制度建设,由于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一种项目制方式的举措,是通过计划引领与项目驱动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运作逻辑是问题导向与绩效管理,政府给予校企更多机会进行新制度的摸索。现代产业学院可作为混合所有制探索的“特区”,建议产教融合基础好的现代产业学院采取操纵型合法化战略,进一步试点混合所有制,探索公有和非公有资本竞合边界的最佳匹配值,建立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进而明确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角色定位和结构关系,并向 社会推广新的产权结构和治理体系,抢占领导地位,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人”。其他相对弱势的现代产业学院采取依从型合法化战略,追随占先的现代产业 学院不断实践调整,当规模足够大,影响范围足够广泛时,政府将为这片制度空白的新兴领域确立新制度。又比如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平台认知合法性 地位的取得,建议通过媒体宣传、学术影响、口碑传播等方式扩大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平台的影响力,吸引各界的持续关注,将更多的产教融合活动吸引到现代产业学院这个载体中来,发挥现代产业学院的载体效能。
总之,作为创新组织,一方面要依从现有规章制度,符合公众的认知约束,获得政府、产业协会、学生等公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更要采取能动战略,通过创新建立内部成员的信任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不能完全依赖政策的完善,而是要主动合法化,才能保持多元主体更长久的合作稳定性,获得更高的绩效。
(二)寻找合适生态位,实现现代产业学院生态位的跃迁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模式,如何才能走出一条不断酝酿、试错和寻找合适生态位的“披荆斩棘”之路?本研究认为需要经过触 发→响应→行动→反馈四个阶段,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 的转型,对技术型人才的专业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在产业发展需求和政策驱动的触发下,高校响应创建现代产业学院。创建初期,现代产业学院应明确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的初始生态位,包括定位和边界问题。在创建时,现代产业学院根据其资源禀赋(学校资源、当地产业资源、政府资源)、集体行动能力以及与母体高校、政府、企业和其 他生态系统主体的博弈关系选择初始生态位。现代产业学院与政府、企业关系越紧密,处于生态系统核心位置,其初始生态位就越高阶化,越具有竞争性。 现代产业学院创建的过程也是资源融合的过程,是各类资源全方位的融合,并转化为组织适应环境的生态特征,逐渐占据多维度的生态位。这些不同维度的生态位共同构成现代产业学院生态位的层次结构与空间规模,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圈为其资源融合提供了来源,此时,现代产业学院需建构生态圈,确定生态位的边界,包括资产、权责、风险等边界。创建成功后即开始行动,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和产学合作,这一过程伴随着推动区域产业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提升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依托于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等诉求,因此 现代产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生态位的改革,如从顶层设计上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建议依托原有学科优势,依据产业需求,开设“微专业”,建设课程模块,然后根据产业需要进行调整和拼接;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合理的投入对创新性的事物进行尝试,如纸质教材和工厂实景式慕课的融合,开发产教联盟 APP 和网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实现基础理论教育大模块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技术要求较低的项目,进而以项目培养学生,以师生智慧解决项目问题。评价体系方面,建议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术观”,对于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等成果出台评估细则与奖惩政策,建立包容性强的评价激励机制。此外,现代产业学院受到组织合法性程度的制约,即学生、企业、社会对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的合规、合意性评判,这些评判会对资源的可得性和利用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在合法性程度的制约下重新进入资源融合与生态位调整的循环,最终实现生态位的跃迁。
(三)实质化现代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共生”,促进多元主体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
将现代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共生”实质化,进而促进多元主体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可从以下三方 面着手:
一是强化审核与过滤机制。在创建初期,现代产业学院在“扩大种群规模”的核心思想主导下,往往更注重参与共建企业的数量,忽略了同质企业如果过多,可能导致生态位高度重叠,并引发共建企业之间的竞争,稀释政府提供的支持性资源,使得协同效应难以实现,也可能降低了对共建企业的创新水平、社会责任等维度的考察,增加了内部治理的困难。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应将审核和过滤机制的着重点从种群规模转到质量上。
二是构建多方参与的民主治理机制,如政府对产业学院组织形式、校企合 作的权责、利益分配以及问责机制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行业协会、高教学会等第三方组织以合作、认证和监督等方式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如果共建企业或高校的参与度过低,易导致权力旁落,治理以校企中的某一方单边意志为转移。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治理需要校方和企业方的民主参与。
三是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目前,现代产业学院专任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较少,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不稳定,建议培养能留得住的人,包括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管理团队的不稳定易导致管理制度的多变以及管理人员的懈怠,不利于现代产业学院的稳定发展,因此应配置具有产教融合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同的行政级别、待遇和晋升机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优化配置“校本”师资和“企业”师资,重点培养“校本”师资的“双师型”能力,鼓励“校本”师资真正进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实践,并配套改革教师工作绩效评估方法,将产教融合产生的应用型成果纳入多元化工作绩效评估体系。通过颁发聘书、给予名誉、学生“点赞”肯定等方式激发“企业”师资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通过与合作企业交流沟通,调配“企业”师资的工作安排,允许灵活的教学安排,配备助教等方式解决“企业”师资 的时间安排矛盾;对“企业”师资定制适量的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其教学表达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严格控制运行性费用。充分利用学校可提供的实践、实验、技术和场地资源,以及企业可提供的生产、经营和研发资源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对于一些可能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研发秩序的必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视频采集、网络直播、虚拟实践等方式完成。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高质量发展却是必然要求。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生态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开放式适应和演变的过程。现代产业学院在此发展过程中,需要先明晰发展目标,认清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困境,内生和外生齐发展,方能达成。
校市相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的探讨
秦福利,秦小云
(秦福利,广西科技大学研究员,教务处处长)
摘 要:高校与所属城市的合作、互动、融合,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这是由高校和城市各自所具有的功能及彼此的共生关系所决定的。在分析柳州市与属地高校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实践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校市相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应在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企业办学重要主体等三方面进行发力。
【本文节摘自《高教论坛》2023年第06期】
校市相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逻辑起点
一般意义上,校市相融是指高校(多数是地方高校)与城市(市级政府及所辖区、县各级政府或职能单位)以促进双方发展进步为目的,在经济建设、 社会治理、文化繁荣、企(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的具有明确目标、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的合作与联动。校市相融的模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各级政府层面,也可以是政府下属的具体职能业务部门,还可以是通过政府搭桥,行业或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和共同发展。现代产业学院是新形势下校市相融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契合高校和城市发展需要,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要求。
(一)价值逻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多元主体协同的内在要求 一直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来开展,与高校外部的联系较少,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质量信息很少直接嵌入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导致高校的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存在偏离。现代产业学院强调“校政行企”等多方主体协同育人,特别提出要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目的就是要解决高校单一培养主体面临的不足。在现阶段,校企协同育人往往陷入“校热企冷”的窘迫,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政府的政策工具、资源配置、组织协调,对校企双方的协同、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影响甚大。所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不能少了政府,尤其是高校属地的政府。
(二)实践逻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外在表现现代产业学院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具备较多优势,如落实深层次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为人才培养服务、拥有独立运行机制以及服务对象清晰明确等,是深化产教 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要真正发挥现代产业学院的优势,地方 政府的产业布局、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必不可少。以广东省为例,首批入选的7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与广东省双十产业核心城市分布、国家级先进制造 业集群分布高度匹配,与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措施密切相关,这得益于广东省较早启动产教融合城市建设,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核心城市有明确的战 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高校整合多方资源,聚焦战略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进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经验表明,校 市相融的建设模式能够较好彰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效。
二、校市相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
柳州市作为我国西南工业重镇和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一直以来,注重教育事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与属地高等院校进行密切合作、共谋发展。随着柳州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汽车、钢铁、机械、化工及日化、轻工5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制药、生产性 服务业5大新兴产业,并依托其作为全国首批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的 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校市相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截至目前,已建立了19个普通本科、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其中,部分产业学院获批为国家级、自治 区级(示范性)、市级现代产业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秉持校市相融合作办学的理念,是国内较早成立由校政企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办学董事会的高校之一。1994 年,学校在柳州市政府的支持下,组织柳州市13家大型骨干企业成立了第一届董事会,目前连续运行28年,现有董事单位51家,包括柳州市发改委等19家市局委办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工程机械集团等32家企业。近年来,学校立足柳州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地域优势,深化校市相融、 校企合作,布局现代产业学院,目前学校有3个广西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其中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是广西唯一获批的全国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智能车辆(制 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采用“2.5+1.0+0.5”及4年全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5年在校的专业理论学习+1.0年的企业实践锻炼+0.5年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企业(东风柳汽等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打造、实践课程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柳州工学院依托柳州市的政策支持,建立起了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各二级学院先后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及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国内100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标准化学院采 取“校政企联盟”模式组建,对接地方和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链,采用“X 专 业+标准化方向”和“标准化专业+X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借鉴和引进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市相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路思考
当前,现代产业学院主要有四种实践模式:政府主导,高校与行业企业共 同参与成立;以企业为主导,高校参与共建成立;由高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建 成立;行业协会牵头,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成立。从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 实际情况来,高校牵头最多,政府主导次之,企业主导、行业协会牵头的较少,不管是高校牵头还是政府主导,政府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往往以政策支持、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等形式出现,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具体讲,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所决定的。城市中的大学与城市存在天然的联系,城市滋养着大学,大学涵养着城市,校市相融是现代大学发展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
校市相融是大学与城市共生的必然选择
大学是城市文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 阶段,大学始终与城市同向同行、共生发展。就城市而言,大学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就大学而言,城市对大学发展起到重要的资源供给、产业需求和服务保障作用。为此,大学与城市客观上要求互动与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大学与城市的双向赋能、双向服务是校市互动发展、融合发展的关键。《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增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因此,找准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结合点,构建校政行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地方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校市相融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路径选择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连接地方经济与大学资源的新型教育组织形态,是高 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的纽带,承担着人才培养、学科 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的重任。这其中,政府和高校的责任或作用至关重要,如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 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都需要高校和地方政府的有效合作。结合实践经验,以下三方面是校市相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关键。首先,构建权责明晰的产业 学院运行机制。鉴于现代产业学院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其举办主体如地方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应成立理事会,明确理事会构成、职责和运行方式,地方政府和高校作为举办或合作主体的权利优势方,要特别关注或保证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话语权,应主动出台相关的制度进行政策激励和自我约束,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现代产业学院章程》等,明确现代产业学院各参与主体的权益、地位和责任,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的正常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赋予现代产业学院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7大建设任务,其中5大任务是直接与人才培养有关,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实体。所以,高校和地方政府要结合各自的定位、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线,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定位、服务 面向、运行机制、管理模式、预期目标与成效等进行思考和谋划,建构“产业体系-专业体系-培养体系-人才体系 -产业体系”相互衔接和互为支撑的产教融合闭环系统,以此推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最后,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主体作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 作用”,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强调“产教融合型企业必须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特色。教师要根据学校、专业的发展历史、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全面深入研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要与专业现状,深度挖掘与提炼专业课 程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要贯穿学 校、专业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体现课程思政的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也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更有温度,更具情感,学生更能把自己摆进去接受沉浸式教育,也更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学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历史以及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专业、职业的认同感与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专业的感恩之情,有利于提高学生振兴专业、热爱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有利于培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这是专业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 是 评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
【院校实践】
常熟理工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节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06日】
“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示范案例是常熟理工学院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持续探索的成果。从2009年起,学校率先探索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搭建了以校企合作教育项目为载体的合作机制。2017年,学校启动了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行业学院2.0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前学校建有现代产业学院10个,其中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项。经过近12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构建了以“三对接、六融合、八共同”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以综合性创新型项目为引领,将行业部门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契合新工科、新文科等理念,在体制机制、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革新,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探索了新路径,在推进全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起到了奠基性、开拓性的作用。
创新思维和创新应用能力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然而应用型高校大多办学历史不长,学科、平台和师资的基础较弱,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训练脱离实际应用、项目化教学难落地、创新课程的项目和师资不足导致创新教育难持续等共性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2011年以来,常熟理工学院探索并建立了“创新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推动创新教育课程化、课程训练项目化、专创融通一体化的“项目中心”创新课程模式改革,以破解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从行业学院到现代产业学院,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2009年起,学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探索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搭建了以校企合作教育项目为载体的稳定合作机制。2017年,学校启动了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行业学院2.0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近12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构建了以“三对接、六融合、八共同”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产教融合型课程为核心,以“双结构型”师资队伍为保障,代表产业前沿的技术、工艺、标准等成为教学内容,大批产业技术骨干成为授课教师,行业企业先进的设备成为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校内教室,更多的实践环节在企业真实场景中完成,并推动了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改革。目前,学校已建成10个现代产业学院,覆盖了13个一级学科、35个本科专业,成为承载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职能的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和学校办学资源配置的主体。
建立“项目中心”创新课程模式,重构专创融通的课程体系。学校要求各专业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平台遴选实际工程案例、技术转化成果和创新创业项目,融入专业学习和知识应用,结合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方法运用进行课程化改造,建成兴趣项目、基石项目、综合项目、顶点项目四类创新课程,按照“工程认知—工程分析—工程伦理—工程设计”层次递进与专业教育常规课程互补融通贯穿四个学年。创新课程实施“问题情境+任务分配”项目式教学,融合课下“三合一”实践训练,通过真题、真景、真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和创新实战能力。为此,学校专门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创新课程建设的课程负责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方法等具体要求,确保创新课程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每个专业须开设3—4门项目化的创新课程,推动创新课程与专业教育常规课程紧密衔接、相互印证、融合开展,通过重构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通的课程体系,规范了应用型高校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效解决了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
依托“五维驱动”协同机制,为创新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保障。学校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搭建“项目+平台+师资+组织+文化”的“五维驱动”机制,可持续地推进创新课程建设与实施。一是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提供行业企业真实项目选题,不断丰富和改进创新课程内容。二是按照“技术逻辑”优化整合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若干(N)现代产业学院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产业经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1+N+1”创新课程实践训练平台。三是校企双向流动共建“产教融合创新课程教研室”,促进校企师资融通和产学研能力融合,充实高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创新课程教学水平。四是建立产、学、研、转、创、用相结合,教学、科研、学工多条线相协同的创新课程组织模式,推进形成具有自我更新活力的创新教育体系。五是通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相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良环境和积极氛围。
采用多课堂融合项目式教学,在解决真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项目中心”创新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全面推进课上“问题情境+任务分配”项目式教学和课下“三合一”实践创新训练,开展创新课程多课堂融合教学。课上,教师设置真实项目的问题情景、分配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阶段,六环节”交互学习:三阶段包括“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分析评价”,六环节包括“讲—学—做—答—评—馈”,让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产,在探究、分析、评价、创造中发现创新能力的不足,促进主动学习和能力提升。课下,有计划地开展“三合一”实践创新训练,让学生“加入一个专业社团、完成一个双创课题、参加一项学科竞赛”,形成“学为中心,创为核心”的课堂内外全程化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产生兴趣,从内心驱动自己主动学习,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了保证多课堂融合项目式教学的学时要求和教学效果,学校通过开展创新课程教学专项改革、提高教师创新课程参与率和课时费、建立学生专业社团和设置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等具体举措,落实不少于20周的创新课程学分和学时。
学校产教融合构建的“项目中心”创新课程模式有效推动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大学生在解决真问题中主动参与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带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项目资源、平台资源建设,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面向新能源产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本文节摘自《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
从2006年开始,常熟理工学院逐渐探索出一种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建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从解决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入手,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培养行业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了区别于一般的校企合作,学校将之称为“行业学院”。
2009年,在常熟市政府的助推下,常熟理工学院瞄准苏南光伏产业发展需求,与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成立全国首个光伏科技学院,构建政校企行合作新模式。随着产业变化,光伏科技学院从成立之初的“冠名班”,逐步形成以中利集团牵头的光伏行业;随着产业链的延伸,逐步面向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对此,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大学的转型》专著中说到,“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没有行业背景却把行业学院做得相当好的地方高校。”
一、机制与建设
行业学院是常熟理工学院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与行业合作办学的特色,面向行业及骨干企业,融合政策、资源和智力等要素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与载体。这样的优势,决定着行业学院拥有独特的机制构建与建设路径。
一是合作对象:瞄准新兴产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行业、企业对人才、技术的旺盛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学院应运而生。与一般校企间开展合作教育不同,在行业学院模式下,高校不再只是与某一家企业“一对一”的合作关系,而是与特定的整个行业相对应。
行业学院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常熟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该专业正是依托光伏科技学院设立和建设的,由于行业学院灵活的机制特点,使得该专业充分融合了各方优质教育资源,有力地推动了专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课程建设:引入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先由光伏企业根据行业标准提出,再由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审订完成,最后由高校依据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做进一步细化,并依之构建起全新的课程体系。”常熟理工学院钱斌教授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都会选派两名教师前往企业“锻炼”。教师锻炼期间有两个任务:一是坚守生产一线,与企业的生产工程师共同工作,了解并掌握真正生产一线的实际知识;二是把他们所学到的有关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全部引入课堂,再反向构建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入大二学年下学期,开始接触校企合作课程;进入大三学年的专业选修课程阶段,大部分的课程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老师共同授课;大四学年,则完全是企业课程。在企业课程阶段,学生要深入企业完成四门课程,而且必须参加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由此获得每门课程的学分,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行业学院的课程建设,要求专业课程及教材必须契合企业生产实际。正是按照这种思路,光伏科技学院在与行业、企业合作基础上,引入行业标准,先后完成了《光伏电池组件的设计及制造》《太阳能电池测试及标准》等12门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行业学院教材编订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充分借鉴行业技术发展和国内外培训教材的成功经验,注重实用知识的讲解和工作原理解析,紧贴行业标准,体现新产品、新技术以及行业发展的方向。
三是人才培养:突破专业界限。行业学院在常熟理工学院也是一个人才培养“特区”。在这里,学生学习突破了专业的界限,也不再局限于“某个专业与某个企业的合作”的教育模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理性选择某个行业学院的某个课程模块,或者根据兴趣自愿申请,在通过遴选后进入特定的“项目班”学习。
“做中学”是行业学院强化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目的是在每一个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以2016届毕业生陈璇璇为例,她从新能源专业毕业后在江苏中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脚踏实地地从技术员干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已成为助理工程师,目前负责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丝网印刷工艺。她认为“学院的课程规划非常好,很多课程为我目前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相当大的帮助
二、创新与升级
2019年,为服务好高质量发展大局,同时面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常熟理工学院主动求变,在经过充分研判后抓住时机提出打造行业学院“升级版”—--现代产业学院:光伏科技学院。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过程中,学校融合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级实践创新类一流课程,校企合作出版新能源方向系列教材,为地方区域产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融入产业的专业课程群融合建设。光伏科技学院为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通过不同专业课程群相互支撑和知识重组,形成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群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群融合建设特色。产业学院根据地方产业,校内校外联合重建了面向产业的项目化教学环境,利用项目化的工程项目,重组了传统学科、课程间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是面向产业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成熟的课程训练体系,并组建了由能源动力类专业教指委专家领衔,国际知名教授和产业专家参与的工程应用型教学师资团队,专业教师95%以上具有博士学历,大部分具有留学背景和企业工作经历。团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和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三是能源产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常上课,我喜欢和学生多互动。”在课堂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骨干教师侯海虹经常会讲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生动小例子,把枯燥的新能源理论讲得鲜活起来。“这样既能让同学们听懂,又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一举两得。”课后,她鼓励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转化为模型,让学生自己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她还时不时把自己在从事专业研究时的一些创新思维带进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研发。近年来,该专业的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00余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60余件。毕业生大部分在新能源行业就业,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专业考研录取率名列学校前茅,包括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对学院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就业稳定性强。
行业学院培养模式,受益者最终还是学生。陈海龙曾在光伏科技学院学习,毕业后被行业学院推荐给江苏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专业技术突出并具有管理能力,两年内就晋升成为公司技术部部长。“我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又对管理有兴趣,所以选择了‘管理学’的课程模块,没想到毕业后这些知识都派上了用场。”陈海龙说。
三、启示与展望
从2009到2021,全国首个光伏科技学院的十二载成长史,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一段历史。华中科技大学院校研究中心刘献君主任认为,“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打破学校的自我封闭,与企业、政府联合……在服务地方中,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创造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龚放教授认为,“常熟理工学院对行业学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在走‘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之路。”
“从最初探索组建行业学院,到打造行业学院‘升级版’,常熟理工学院不断创新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每个行业学院在不断传承、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成果导向,重视人才产出以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多方面成果的积累,并积极地以建设成果反哺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这是常熟理工学院校长江作军教授在《新华日报》一篇署名文章的结语。
“注重通识、融入业界”是常熟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十多年从行业学院到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学校建立了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产业学院、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全线推进,构建现代产业学院,并凭借这一办学特色获得了国家教育成果奖二等奖。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将行业学院进行提档升级,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期编辑:刘雷